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系统分析高炉生产关键控制点,分析炉料性价比,创建低成本炉料优化模型,为推行经济冶炼技术做好基础工作;为高炉提升产能创造条件,以风为纲、提高氧量、扩大矿批、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在炉况稳定的基础上优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使炉况保持了长时间的稳定顺行,实现了高炉的高产低耗。  相似文献   

2.
傅曙光 《江西冶金》2012,(6):15-16,48
新钢9号高炉(2 500 m3)在原燃料条件变差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高炉操作,调整煤气流分布,控制合适理论燃烧温度和调节炉渣成分等措施,实现生铁中硅的质量分数稳定在0.40%左右,利用系数、消耗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炉炼铁技术进步支撑河钢集团全工序流程的发展。本着“以高炉为中心,保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的基本思路,河钢集团致力于提高高炉利用系数、煤比,降低高炉燃料比。通过优化布料制度提高煤气利用;通过合理调整炉料结构应对环保限产;通过积极探索送风参数适应原燃料条件变化;同时,还探索高炉长寿控制技术,研发环保新工艺技术,提高智能控制水平,在钒钛矿冶炼、高比例球团冶炼、熔剂性球团、碱性球团生产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一系列措施下,河钢集团各类型高炉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升,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高炉炉况顺行,提高高炉热制度调控质量,深刻理解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动力学,以冀南地区某钢铁联合公司3号高炉为研究对象,研究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波动机理。量化表征降低铁水硅含量变动量的6大决策空间,通过单变量估计方法和复相关系数联合估计方法的对照分析,优选可以兼顾决策变量间耦合协同性的联合估计方法,确定铁水硅含量变动量调控决策变量的响应时间,消除变量间的时滞性;通过Hopfield神经网络、Boltzmann神经网络与Elman神经网络算法的对照分析,优选具有记忆功能的Elman神经网络算法,兼顾变量时序特征,确定变量间的耦合非线性关系,构建高炉铁水硅含量变动量智能预报模型。基于铁水硅含量变动量最小为目标,构建调控决策智能推荐模型;通过遗传算法(GA)和进化策略算法(ES)的对照分析,优选变异程度自适应变化的ES算法,智能求解推荐模型,快速获取最优的维持铁水硅含量变动量最小的调控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响应时间估计算法对照验证了多决策变量联合估计响应时间,产生的样本集兼顾了决策变量间的耦合协同性;预报算法对照验证了Elman神经网络的优越性,目标算法构建的预报模型命中率达到94.10%;...  相似文献   

5.
烧结矿碱度变化对其产量、质量、冶金性能和高炉经济技术指标都有一定影响。对比烧结矿碱度与烧结机产量、高炉产量、焦比等指标的关系,试验研究烧结矿碱度变化对成品率、利用系数、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酒钢高硅烧结矿在碱度为1.6~1.9时,冶金性能及各项指标较好,利用系数随碱度上升而提高;在此区间内降低烧结矿碱度,可提高烧结矿品位,降低生铁成本。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7,(2)
基于武钢8号高炉连续4年8个月的生产数据,开发了燃料比和利用系数预报的两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它们整合到以生铁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高炉配矿模型中。优化高炉配矿模型,根据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块矿的化学成分和冶金性能,并综合考虑焦炭的性能和高炉生产对鼓风制度、热制度、喷吹制度、有害元素入炉量等方面的各种要求,可计算提出生铁成本最低的配矿方案。该模型从2015年开始应用于武钢高炉生产,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董成国  王盟  陈艳波 《山东冶金》2011,(5):23-24,29
介绍了石横特钢3号高炉近两年的炼铁技术进步,通过严格原燃料质量管理、细化设备管理、优化高炉工艺操作管理,定期排碱,选择合理的送风和装料制度、适宜的热制度和造渣制度等,实现了高炉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高,利用系数2.97t(/m3·d),综合焦比488.45kg/t,煤比139.18kg/t。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首钢京唐1#高炉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增产降耗措施。通过优化大煤比冶炼技术、改善煤气分布、稳定合理操作炉型、降低休风率等措施,生产水平取得显著进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高炉领先水平。其中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日产铁水12 669 t,高炉利用系数2.33 t/(m~3·d),入炉燃料比491 kg/t,焦比280.6 kg/t。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8,(4)
对梅钢5号高炉稳定顺行的操作制度进行了阐述。5号高炉开炉后,面临着高富氧条件下炉顶温度过低、大量使用外购焦等不稳定因素,高炉操作人员通过采取合理的上部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造渣制度和出铁制度,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利用系数达到2.3,煤比达到150kg/t,燃料比达到491kg/t。认为高炉操作人员需要不断摸索创新,找出适应本高炉的操作制度,才能保证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到冶金固危废循环入炉的控制标准和马钢两座4000m3高炉结合炉底板上翘的原因及研究,创建了高炉炉底应力监控模型,发现了高炉炉内数据量化的盲板力、热应力、有害元素力、边缘气流力;应用监控模型的数据及趋势,指导高炉生产优化操作。三年多来应力稳定在2800t以下,高炉入炉固废均衡使用,且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一步提升,该模型亦可为大型高炉安全长寿,开发智能炉缸出铁模型等提供全新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冶金》2020,(1):6-8
随着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酒钢高炉生产经营策略,在提高高炉入炉品位降低消耗的同时,不断加强原燃料质量及库存资源的管理,合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高炉炉况顺行稳定大幅改善,高炉利用系数有效提高,促使经济技术指标改善,达到了高炉高产低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储滨  唐培华  肖阳 《钢铁》2007,42(2):7-10
介绍了宝钢股份不锈钢分公司2 500 m3高炉所采用的多焦种配焦技术、改进现场操作技术、应用低硅冶炼技术、实施低燃料比等效能优化综合技术,高炉各项技术指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年利用系数达到2.385 t/(m3·d),燃料比达到485.83 kg/t,综合指标跃居国内同类型高炉前列,高炉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了高产、优质、低耗.  相似文献   

13.
《钢铁》1955,(20)
全国炼铁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比去年有很大降低,今年1月到8月,每炼一吨铁所占用的高炉有效容积,全国平均比1954年减少了4.7%以上。至此,炼铁工业中的这一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水平。目前,广大炼铁工人正继续挖掘潜力,争取进一步降低这项指标。我国高炉利用系数的降低,表示着炼铁工人用同样的高炉炼出了更多的生铁。在今年头八个月内,全国炼铁厂降低高炉利用系数的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河钢宣钢2 000 m~3高炉冶炼的技术进步情况。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操作制度、实施高富氧、高顶压,强化出铁组织,细化原燃料管理等手段,实现了炉况稳定顺行,技术指标大幅提升。2017年较2013年,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 21 t/m~3·d,焦比降低35 kg/t,煤比提高14 kg/t。  相似文献   

15.
杨传举 《中国冶金》2012,22(3):33-35
介绍了济钢炼铁厂根据钢铁市场形势和内部生产条件,利用富裕的烧结产能生产酸性烧结矿对高炉炉料结构进行优化。从实践情况看酸性烧结矿质量和冶金性能满足高炉生产需要,高炉使用后,虽然入炉品位降低,渣量升高,但高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高炉平均利用系数提高0.095 t/(m3·d),焦比降低21 kg/t,燃料比降低19 kg/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多年焦炭质量指标与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了焦炭M40和CRS与高炉利用系数和燃料比之间的关系,以及焦炭质量波动对高炉顺行状况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风口焦取样方法,研究了焦炭在炉内的劣化程度和炉缸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7.
马钢配加1.0%轻烧氧化镁粉生产镁质球团矿,竖炉炉况稳定;成品镁质球团矿MgO含量为1.68%,转鼓强度为92.18%,抗压强度为3 022 N/个,其冷态强度基本与酸性球团矿持平;冶金性能较酸性球团显著改善,其中RDI+3.15提高了9.62个百分点;透气性指标S值由752.41 kPa℃降至461.91kPa℃;熔融温度区间变窄;还原度指标提高3.73个百分点。三座高炉配用镁质球团矿生产期间,生产稳定、顺行,高炉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改善,其中高炉利用系数提高了0.014 t/(m3.d),焦比下降8.45 kg/t,煤比降低4.62 kg/t,总燃料比降低14 kg/t。  相似文献   

18.
侯兴 《中国锰业》1997,15(1):46-49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86~1995年10年来新钢高炉锰铁实际生产数据,得到了高炉利用系数、综合焦比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冶炼强度、休风率、焦炭负荷、入炉锰矿品位、锰回收率的两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式,确定了上述各因素对高炉利用系数、综合焦比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为今后高炉锰铁生产预测、决策和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7,(3)
对宝钢高炉喷涂造衬实绩和在喷涂造衬方面的生产操作技术进行了总结。着重阐述了喷涂造衬在喷涂施工、喷涂后高炉初期的维护、喷涂后高炉的炉型管理三方面的主要经验。宝钢高炉喷涂实践表明,喷涂对提升高炉利用系数作用有限,但对于改善炉役后期的炉况和部分技术指标(如提高煤比、降低总焦比和燃料比等)非常有效;生产中降料线喷涂的高炉生产指标的改善能维持12个月以上,而利用快速大修进行炉体喷涂的高炉,在生产24个月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操作炉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湍流两相流理论建立了高炉喷煤两相流动及传质三维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指导高炉生产 ,高炉利用系数由2 .7t/(m3.d)提高到 3 .0 t/(m3.d)以上 ,焦比由 460 kg/t降到 40 0 kg/t,煤比达到 10 0 kg/t,提高了高炉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