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介绍了地铁抗侧滚扭杆装置研制的概况,结合车辆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了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刚度计算和强度分析方法,通过实际项目印证了刚度计算和强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SIMPACK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某80km/h B型地铁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比较了该车辆的动力学性能随抗侧滚扭杆刚度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抗侧滚扭杆装置能显著降低车辆柔度系数、轮轴横向力、车体侧滚角和倾覆系数;对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脱轨系数则影响不大;对车辆运行平稳性、轮重减载率则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洪美琴 《机械制造》2007,45(12):35-37
抗侧滚扭杆是一种用在客车车辆上的以提高车辆抗侧滚刚度的部件,与空气弹簧共同使用,能增大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弯杆是抗侧滚扭杆的一种,基于其形状结构和技术要求阐述了其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4.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现有的抗侧滚扭杆系疲劳试验原理及方法和实际轨道车辆的运行工况,分析出正确的试验原理,从而可对抗侧滚扭杆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选择轴箱内置转向架车辆抗侧滚刚度,建立某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分析一系、二系垂向刚度和抗侧滚扭杆刚度对车辆运行平稳性、扭曲线路通过和抗侧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垂向刚度和抗侧滚扭杆刚度对车体的平稳性指标影响较小,而二系垂向刚度对车体垂向振动的影响较为明显。一系、二系垂向刚度和抗侧滚扭杆刚度较大时,虽然车辆具有优秀的抗侧滚能力,但是不利于列车通过扭曲线路。因此车辆抗侧滚刚度取值既要满足轴箱内置转向架车辆抑制侧滚的需求,也要具备良好的适应线路扭曲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抗侧滚扭杆系统的系统刚度是重要的性能参数.文中通过分析在车体侧滚时扭杆系统的变形,研究扭杆系统刚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计算抗侧滚扭杆系统刚度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高速车典型抗侧滚扭杆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7CRH2-500,CRH380D,eRH3,CRHlA-250,CRH5A型抗侧滚扭杆的技术特点,同时阐述了几种关键技术的应用情况,另外对CRH2-500型动车组转向架抗侧滚扭杆的研制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抗侧滚扭杆是轨道车辆转向架上与空气弹簧协同工作,弥补空气弹簧抗侧滚刚度不足,减小车体柔性系数的重要装置部件。其主要由扭杆、扭臂、拉压杆和铰接元件组成。其中的支撑座是安装于转向架或者车体,支撑扭杆的重要零件,其结构多种多样,疲劳寿命十分关键。本文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 15.0对支撑座的结构进行了仿真,预测其疲劳寿命和失效模式,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和材料对寿命的影响作用。最后对支撑座结构作优化设计,并制作实际样品进行工况试验,验证其效果是否符合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铁抗侧滚扭杆组件产品形状复杂多样、尺寸范围大的特点,研发一种在生产现场使用的抗侧滚扭杆无人化智能测量系统.构建大行程精密三坐标测量系统与数控夹具及机器人协同,通过企业MES读取扭杆产品形位尺寸及公差参数、自动规划测量项目、检测路径及轨迹,实现无人化全自动智能检测.通过智能标定及补偿、温度补偿等技术,满足车间现场下大尺寸复杂工件的精密形位尺寸测量.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类产品的全自动检测要求,检测速度快、效率高.该系统技术还可以运用在类似工况环境的大量程复杂工件智能精密尺寸检测,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李济棋 《机械工程师》2012,(10):147-149
对A型、B型、C型抗侧滚扭杆组成在检修的过程中出现的铸件焊补裂纹、热处理裂纹、过载裂纹进行了裂纹特征描述、金相组织分析、断口特征分析,并针对A型、B型、C型抗侧滚扭杆组成出现的裂纹提出了相应的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结构分析、CATIA软件建模、运动学分析,同时结合理论计算,对某轻型载货汽车扭杆弹簧及其悬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通过实验验证,证明扭杆弹簧的设计符合整车的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HJL1 0 2 0汽车的扭杆弹簧进行了设计 ,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以扭杆弹簧的最大变形能为优化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 ,可计算获得主要几何参数的最优值。使用设计计算所得的参数进行扭杆弹簧样品试制 ,并进行了疲劳实验 ,实验证明样品均合格 ,也证实了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 ,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改进设计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In allusion to fatigue life of a tracked vehicle torsion bar, a virtual prototype model of the tracke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including a flexible torsion bar was built based on dynamic simulation software—ADAMS. Node force and stress results of the torsion bar from last step simulation were acquir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fatigue life of the flexible body of the torsion bar was predicted. Engineering results can be acquired through the contrast of the result of virtual test and statistical fatigu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2006, 20(1): 44–47 [译自: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14.
扭杆弹簧计算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扭杆弹簧是车辆悬架装置中常用的弹性元件。文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扭杆弹簧进行了建模和优化计算。给出了扭杆弹簧的优化参数和结构应力分布规律,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实验测试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扭杆弹簧过渡区的结构对其应力分布具有较大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改进扭杆弹簧结构,有利于提高其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制的行星轮式月球车的安全行驶寿命主要取决于扭杆弹簧悬架中扭杆弹簧的扭转疲劳寿命。模拟月球表面的温度环境进行了扭杆弹簧的扭转疲劳试验,确定了扭杆弹簧的扭转疲劳次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扭杆弹簧悬架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此动力学模型及功率谱寿命预测法推导出了扭杆弹簧疲劳寿命与悬架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估算了月球车的安全行驶里程。  相似文献   

16.
金玉英  黄勤  赵磊 《现代机械》2012,(6):48-49,65
本文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30 t转炉倾动装置的扭力杆柔性支承系统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得出了当柔性支承系统的关键零件扭力杆采用不同材料时的系统的疲劳寿命,为同类柔性支承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扭杆弹簧的结构和几种设计计算方法,并将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其优缺点,可为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敬忠  冯燕  赵燕伟 《机电工程》2012,(6):654-657,661
为研究悬架和横向稳定杆的刚度对车辆操纵性能的影响,进而为悬架设计和调整提供参考,以某轻型客车为原型,在ADAMS/Car中构建了无横向稳定杆和前悬架装配横向稳定杆的两辆虚拟样车及其变型车,通过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仿真试验,得到了前悬架扭杆和横向稳定杆角刚度对车辆转向灵敏度的影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有稳定杆两种车型,扭杆角刚度自0.5倍增大至2.0倍基准刚度,转向灵敏度分别产生相对于经验值域约20%和1%的下降量;横向稳定杆角刚度自基准角刚度减小至0或增大至2.0倍基准刚度,转向灵敏度分别产生相对于经验值域约10%的增长量或1%的下降量。  相似文献   

19.
应用应力函数法探讨了变直径圆轴扭转的弹塑性理论,建立应力集中的应力协调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该应力协调方程,并根据扭力杆的扭转确定其解的边界条件。最后,针对具体的扭力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过渡部分的应力集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小型扭杆弹簧倾斜仪的工作原理,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扭杆弹簧振子进行了静态、模态等分析,给出了应力云图和各阶振型图。从理论和实验方面研究了扭杆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实验测试与理论估算值同ANSYS分析值大体吻合。分析了倾斜仪的灵敏度与电容传感电路的灵敏度、扭杆弹簧振子几何尺寸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振子弹性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此结构有利于提高倾斜仪的机械灵敏度,减少交叉耦合误差,增加了仪器机械本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