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讯地址: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勐朗镇)邮编:665601电话:0879-7235016传真:0879-7235094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是由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和昆明冶金研究院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16日,注册资本7000万元。现有员工1756人,年生产能力为电铅2万t、粗铅1万t、电炉锌粉1000t、褐  相似文献   

2.
杨钢 《云南冶金》2005,34(5):71-71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正在曲靖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建设10万t/a电铅生产线,明确以电解工艺对粗铅进行精炼。为减少曲靖基地投资,设计方案拟采用高电流密度生产铅。为此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特成立研究组,自2001年11月起,进行高电流密度生产试验。电流密度为186~216A/m^2。经生产试验,电流效率,电铅片质量、电耗及酸耗达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3.
《有色设备》2006,(3):56-56
锦州义县原来生产能力1万t,根据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决定扩建,预计2006年8月建成年产3万t电解铅,扩建项目总投资4JD00万元人民币,厂房面积5000m^2,预计年销售收人可达到1.6亿元,利润1500万元。企业所需原料以内蒙古、辽东为主要供应地,产品销往国内。目前该企业主要产品有粗铅和电解铅。  相似文献   

4.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正在曲靖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建设10万t/a电铅生产线,明确以电解工艺对粗铅进行精炼.为减少曲靖基地投资,设计方案拟采用高电流密度生产铅.为此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特成立研究组,自2001年11月起,进行高电流密度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5.
甘肃现代冶金工业始于 1 958年。虽然 1 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甘肃钢铁冶金企业曾一度全面停产 ,但经过 2 0年的建设和发展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至改革开放前的 1 978年 ,终于初步形成现代冶金生产技术体系 ,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然而 ,由于起步晚、地域偏僻、地区社会经济落后 ,再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 ,甘肃冶金工业终究是技术水平低、生产能力不配套。据统计 ,1 978年甘肃省冶金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仅为 :生铁 80万 t,钢 2 0万 t,钢材1 0万 t,铁合金 3万 t,焦炭 90万 t,炭素制品 4.2万 t,电解铝 0 .2 5万 t;1 978年工业总…  相似文献   

6.
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的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1万t/d生物堆浸、萃取、电积湿法冶金工程(年产1.3万t阴极铜)顺利建成投产。2005年12月31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建上杭紫金山铜矿举行了隆重的投产典礼,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院副院长李春林、矿山分院副院长杨松,工程项目总师王伟等应邀出席工程建成投产典礼。  相似文献   

7.
《云南冶金》2004,33(4):F002-F002
云南冶金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以1981年成立的云南冶金进出口公司为基础,1997年企业改制后,由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控股,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弛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新立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建水锰矿、云南澜沧铅矿、昆明冶金研究院参股的科工贸结合,集团化经营,多元化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23日上午,由中国十五冶金建设三公司承建的江西省冶炼技术最先进的铅冶炼厂--金德铅冶炼厂正式开工。位于江西省德兴市的金德铅冶炼厂总投资6亿元,设计年产电解铅8万t,硫酸7万余吨,银锭200 t以上,年销售总额20亿元以上,业主投资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百亿元Yunnan Metallurgical General Company sales-revenue exceeded100billion RMB到2006年11月底,云南冶金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7.2亿元,在2004年46.54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提前15个月完成3年倍增计划,成为云南省第2家提前实现倍增的大型工业企业,也是全省第4家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2006年,云南冶金集团主产品铝、铅、锌、锗和金、银、硫酸、以及铁合金、锰系列产品产量同比大幅快速增长,生产经营创出历史新高,带动了销售收入和企业利益的大幅快速增长。111月,集团共生产有色金属61.31万吨,同比增长38.…  相似文献   

10.
《黄金科学技术》2012,(3):45-45
2012年6月16日,山东能源临矿集团会宝岭铁矿300万t/年采选工程投入联合试运转。这是山东省冶金行业第一个单井产能达到300万t的大型矿山。会宝岭铁矿位于临沂市苍山县境内。矿区面积约4.23km^2,铁矿石资源储量为1.73亿t,工程概算总投资17.17亿元,设计规模年采选矿石300万t,年产铁精矿75万t。该项目于2008年7月开工建,预计2014年可实现达产。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7月6日,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6万t/a粗铅、10万t/a电锌及渣综合利用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受云南省发改委委托,本次竣工验收由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并主持。由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昆明冶金研究院、冶金集团5名专家组成竣工验收专家组。专家组听取了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审阅了竣工验收相关资料,进行了现场查验,经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提交的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锰业》2015,(1):8
<正>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为云南冶金集团下属企业,前身为云南建水锰矿,始建于1958年,2005年改制为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与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12个重点锰矿之一,在建水县境内拥有平台、芦寨两个采矿权。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公司现有锰矿石年开采能力15万t,高锰酸钾年生产能力0.3万t,锰系合金年生产能力20万t。主要产品有:"朝晖牌"天然放电锰粉、锰硅合金、  相似文献   

13.
邹仲琛 《山东冶金》2006,28(5):I0007
1 主要工作回顾和体会 1.1 能源消耗总量增幅明显低于产品产量增幅 2005年山东省冶金企业能源消耗总量2072.5万t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1185.1万t标准煤,增长133.56%;2005年主要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总量1707.5万t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1156.7万t标准煤,增长209.99%,能源消耗总量增长幅度低于钢产量增长幅度76.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专利申请号:CN201310316238.0公开号:CN103436705A申请日:2013.07.25公开日:2013.12.11申请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一种用富氧顶吹炉处理铜浮渣的方法,属于火法冶金技术领域。采用连续进料,间断放渣、铅的方式。(1)铜浮渣20~30 t/h、原煤1.5~2.5 t/h连续加入富氧顶吹炉内熔炼;(2)在750~900℃温度下冶炼2~3 h,使铜浮渣中的金属形态铅与铜分离,而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具有丰富的锌资源,居全国首位,占全国资源的23%,其中高铁闪锌矿资源约占三分之一。总量700万t。为了使云南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1999年开始,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组织了高铁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技术的攻关。该项工作得到了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以及省内外专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杨大锦 《云南冶金》2000,29(2):30-36
根据各种有关冶金文献资料 ,概述 1999年云南冶金的生产、科研状况及冶金新技术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冶金》2004,33(5):F002-F002
2000年11月,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由云南经济贸易委员会(云经贸技术[2000]647号)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2003年初以来,随着人员机构的变动。集团总公司及时调整了技术中心的领导班子,明确了技术中心的组建思路。此外,云南省选冶新技术重点试验室,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和《云南冶金》编辑部挂靠在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18.
由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负责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的越南太原有色金属公司太原电锌厂项目,已获越南计划投资部和工业部审核批准正式立项。该项目总投资1219万美元,年产电解锌和硫酸各1万t。1999年,由越南太原有色金属公司派出的一行7人专家组对云南有色冶金行业进行考察后,与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签订了三个合作项目备忘录,一是委托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编制在越南太原建设年产1万t电解锌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是委托对现有的太原黑村铅锌浮选厂进行技术改造以进行铅锌分离和提高回收率;三是转让烟化炉技术以处理同年9月,云南冶金…  相似文献   

19.
杨大锦 《云南冶金》2003,32(2):33-39,49
根据有关云南冶金的各种文献资料,分析、概述2002年云南冶金的生产、科研及技术开发状况。  相似文献   

20.
从刚刚结束的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会上获悉,云南冶金集团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紧紧围绕集团深化改革,突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完成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6万吨,同比增长46.4%,实现销售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税利13.1亿元,同比增长3.1倍,其中: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4倍以上。集团的生产经营保持了健康高速增长,为“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