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一种集成装配过程信息的装配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配工装、装配夹具、装配工具和装配操作等装配过程信息的参与对产品装配顺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获得合理的装配顺序,需要在装配模型中描述装配过程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集成装配过程信息的装配建模方法,在分析了装配单元、装配过程信息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引入和退出装配环境的优先关系基础上,基于有向图和无向图的连接图模型建立了集成装配过程信息的装配模型,并采用邻接矩阵表示法对装配模型进行了表示。该模型有利于装配工艺经验的表达和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采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并已在某型飞机机翼装配工艺规划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装配顺序能有效地提高装配效率,复杂产品的装配过程需要大量装配资源的支持,对其进行装配顺序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装配资源的角色作用且计算繁琐.文中提出一种在装配资源约束下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复杂产品装配顺序规划方法,集成装配过程中的装配零(组)件以及相关装配资源信息,研究面向装配零(组)件与装配资源的基因染色体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表达形式以及信息素更新机制,建立起了整个遗传蚁群算法应用在复杂产品装配规划过程中的流程.以某型飞机组件装配为例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资源环境中不同来源、不同建模过程的机械系统模型自动装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同类零部件模型装配基准的自动定义方法,通过获取模型中共有、参与配合的异构几何体实现装配基准的自动定义与自动装配。该方法的核心在于自动提取同类零部件 共有的配合几何体并以此设定判断标准,遍历模型以找出其配合几何体并自动添加装配基准,并遍历模型特征树对添加的装配基准统一命名,利用这一基准实现模型的自动装配。以两种不同建模过程、异构齿轮模型为例,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不受模型建模过程和非主要结构的限制有效完成同类零部件装配基准的自动定义。分析了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6类同类零部件的特征,编制了应用程序,实现了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零部件装配基准的自动定义和自动装配。 研究结果表明,该装配基准自动定义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产品装配图中零件间的装配方式,从理论上探讨了附加何种软约束能限制装配顺序配置的增加,提出对装配顺序配置生成方法选择的原则,采用装配顺序图为用户表示装配顺序配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虚拟装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装配规划的系统结构,并对其中的装配信息建模、装配序列规划、干涉检测、装配序列评价等关键技术做了具体的介绍。基于拆卸思想.采用几何推理与经验知识相结合的方法,交互生成装配序列和装配路径,用于形象、直观地指导现场装配。  相似文献   

6.
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介绍了一种基于MDT的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装配系统,简要介绍了组合夹具元件图库的建立,组合夹具的装配与定位误差分析。采用面向对象开发环境VC 作为界面开发工具,利用ODBC技术实现数据库链接,采用Autodesk公司自身提供的ARX接口实现在MDT下应用程序的加载。  相似文献   

7.
针对产品装配设计中存在的装配约束演化问题,提出了基于配合面偶的装配约束建模方法.该方法根据装配约束基本要素定义了配合面偶,归纳了一组基本的配合面偶类型,建立了装配约束框架网络图模型和配合约束扩展网络图模型来表达装配结构及装配约束,通过装配约束的分解描述装配过程的演变,设计并实现了动态装配建模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抽象的装配约束转化为具体的结构描述,表达了装配状态和过程信息的演化,实现了自顶向下的产品装配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将SolidWorks装配模型转换为虚拟装配模型,提出把虚拟装配系统模型转换划分为零件模型转换和装配约束模型转换两部分.使用虚拟仿真标准格式OpenFlight数据库表达零件的层次化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层次化模型表达零部件间的装配约束模型,零件模型和装配约束模型通过结点编号实现映射.在基于OpenGL Performer的虚拟装配系统中实现了装配模型的重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具有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为将SolidWorks装配模型转换为虚拟装配模型,提出把虚拟装配系统模型转换划分为零件模型转换和装配约束模型转换两部分.使用虚拟仿真标准格式OpenFlisht数据库表达零件的层次化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层次化模型表达零部件间的装配约束模型,零件模型和装配约束模型通过结点编号实现映射.在基于OpenGL Performer的虚拟装配系统中实现了装配模型的重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具有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面向过程的产品自适应装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适合计算机的表示的产品信息模型,提出了面向设计过程的产品自适应装配信息建模理论和方法。初始装配设计:从产品的功能需求出发,初步确定实现产品功能的主要零部件,主要零部件的装配约束关系;零件详细设计:继承初始装配设计中确定的零件结构和尺寸信息,对零件结构进行详细设计;自适应装配重构;随着零件结构的细化,或零件之间的约束关系的改变,相应的装配模型在继承初始装配设计的过程信息和约束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零件的约束关系的搜索和匹配,自适应重构装配体。各设计阶段反复、循环地进行,每一次设计循环都更趋近目标设计结果,直至达到产品的所有设计需求。实践证明,自适应装配信息建模方法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智能大厦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概念、设计依据、目标、原 则的分析,阐述了智能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 线子系统、配线架子系统、主干布线子系统等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及安装与实现 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串联RSM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络计划资源优化中资源有限、工期最短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串联RSM法,给出了串联RSM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并评价了串联RSM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格系统的动态特性,基于Web服务资源框架设计了网格资源监测与预报系统,为网格用户和调度程序提供在线信息服务。从总体结构、工作流程、信息流程等多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原型系统进行了性能评测。分析与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能够适用于网格资源信息的实时监测与预报,具备较低系统开销,友好用户接口,通用数据格式,可以作为独立子系统与网格环境进行无缝整合。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使人类开始重视雨水资源的利用.本文论述了雨水资源利用是可行的和必要的,指出了雨水资源渗透系统和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系统是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本文以锦州为背景,选取大学校园为典型实验区,对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作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雨水资源利用不仅是城市开源节流的良策,也是改善城市水资源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使人类开始重视雨水资源的利用.本文论述了雨水资源利用是可行的和必要的,指出了雨水资源渗透系统和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系统是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本文以锦州为背景,选取大学校园为典型实验区,对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作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雨水资源利用不仅是城市开源节流的良策,也是改善城市水资源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的ERP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JAVA平台及Orica19i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WEB的适合本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的销售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于多层的、多种关系的销售组织和客户的销售业务的管理;提供了集成的销售及其财务信息,支持业务活动与库房现有量的关系控制,能确认相应的财务债权、销售费用,实现销售部门的考核.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产品设计、生产规划与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提高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构建了面向数字化车间的布局与生产仿真框架;针对传统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产品数据零散,不能保证各子系统数据一致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单一产品数据源的制造资源库模型,对制造过程中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引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车间进行三维布局设计,构建了基于产品、工艺、规划、资源组成的复杂离散生产系统的仿真模型。最后,以某军工制造企业的数控加工车间为例,对车间的生产线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仿真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灰色损伤树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基于灰色损伤树的损伤定位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了模型的求解和计算过程.结果表明,设备损伤定位灰色损伤树法是迅速确定设备损伤部位和设备损伤子系统、避免大量不必要的拆装和检测、节省修复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响应矩阵法的建模思想,一般的二维承压含水层系统可分解为两个承压含水层子系统,一个为由人工干扰作用下的,另一个为由天然补径排条件作用下的.本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方法的基本理论,证明了前为线性时不变(LTI,Linear Time Invariability)系统,并应用LTI系统响应特征的卷积表示法,论述了将地下水流离散系统通过响应矩阵与规划管理模型进行耦合的方法.最后,建立某水源地规划管理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应用于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小城镇发展公平性理论分析和样点城镇的数据基础,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设置小城镇整体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的公平性指标,依据G ranger检验理论和方法,探讨小城镇整体系统发展公平性和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公平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案例城镇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公平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