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大连市刘大水库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层次分析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能够较真实的反映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张凤翔 《治淮》2007,(4):22-25
针对淮河流域目前存在的水环境安全问题,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水环境安全综合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评价影响淮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系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层次分析法及其在水环境规划中的应用。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在流域水环境中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并结合实际,确定出了水环境治理的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4.
湖州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伟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11):947-949
基于水环境对社会经济和人口的支持能力,综述了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技术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向量模法分析了2000-2006年湖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湖州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评价值由0.0511增加到0.0554。在主要的水环境支持因子中,技术管理因素对水环境的贡献增长速度最快,但自然资源因素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量是维持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作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基本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复杂的大系统,也是最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的领域。近几年来,海南工业和城市的迅猛发展,造成某些地区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水环境水质污染。目前,海南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可以预见,逐年增加的游客数量会使淡水需求急剧增加,将势必对其水环境承载能力造成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加和"法对海南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0年海南水环境承载力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均处于弱可承载的等级,水环境状态很脆弱。最后,在分析海南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和提升海南水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内涵,从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选取人口、城镇化率、灌溉面积、国民生产总值、总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指标,构建具有3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了蟒河济源段2012—2017年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指标(TN、TP)对水环境承载力影响最为显著,对水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的指标中,大部分都是水质量承载力指标,说明水质量子系统对水环境承载力影响更显著;水环境承载力从2012年的0.396增加到2013年的0.684,然后开始持续下降,一直下降到2016年的0.464;蟒河济源段水环境承载人口、社会与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7.
关于水环境承载力模糊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地介绍了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及指标权重计算的基本方法;并把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纳入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把原本复杂、模糊的问题定量化,从而使得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既清晰又简单。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法在重庆东汇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豪  黄川友  梁川 《东北水利水电》2005,23(12):46-47,31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水库在多种水环境关联因素作用下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同时,介绍了用该方法评价水环境质量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渭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严重制约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渭河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确定其水质优劣次序,为污染优先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虽然拉开档次法是一种基于差异驱动的动态综合方法,但却不能较好地反映评价者的主观信息。为了能准确表达原始统计数据的规律和决策者对于影响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因素的管理,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了权化处理。通过对采用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与纵向拉开档次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陕西省水环境承载力都呈增强趋势,但改进纵向拉开档次法的计算结果与原始数据更为贴切,即改进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水资源承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对三江平原及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7个县市中,七台河市与穆棱市水资源承载力为Ⅱ级,处于"较好"水平,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与依兰县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2.
BP神经网络在城市水环境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到水环境承载力预测的研究应用中,选取11项指标为模型输入项,把综合污染指数作为输出项,构建了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利用构建的模型预测评价丽水市内河水环境承载力状况,给出了该区在不同方案下的水环境承载力情况,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建模方便等特点,通过训练能快速准确获得样本信息,评价结果能直观地反映评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状态。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灰色关联分析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级评价标准,引入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灰色关联分析等级评价模型,定量化地评价一定阶段内区域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并通过实例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01~2005年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值均处于Ⅲ级,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非协调发展状态;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用水率低是影响该市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努力开源节流,加大环保投入及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提出的模型具有计算简便,所得结果清晰、明确等特点,对于多因素、多指标的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基础和依据之一。本文通过水资源基础评价、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和基于人水关系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云南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总趋势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山区多、河谷平坝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大部分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受地形条件限制,兴建水利设施较为困难,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从人口角度来看,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良好,绝大部分地区为水资源盈余状态,水资源承载力盈余县市占93.8%。  相似文献   

15.
应用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方法对石羊河流域及其两个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当前该流域水资源承载量远远超出其承载能力,随着流域的规划治理,水资源承载力逐步提高,但是该承载力水平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更加合理有效的规划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承载力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了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详细探讨了水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并对水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AHP法,从自然环境状况、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三方面入手,构建了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好的评价体系分析了重庆市2001-2010年的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近10年来,重庆市的水环境承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在3个评价层中,自然环境状况对水环境的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是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中,水资源量、废污水排放总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百分比、环保投入GDP百分比等5个指标呈现出较大波动。为保证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稳步提高,应特别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加强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保护,并注重城市水利设施建设和环保资金的优先、稳定投入。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汕头市水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基本原理,选取了14个适合汕头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并将承载力等级划分为3级,再分别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3种方法对汕头市2000-2009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总体介于Ⅰ级与П级之间,情况较好,但有逐步恶化趋势;RBF神经网络模型法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比BP神经网络模型法评价效果好,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几种主要的量化方法,并指出水环境承载力和水环境容量概念和内涵的区别,最后阐述了水环境承载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