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固体辣椒红色素在贮存过程中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等。结果表明,固体辣椒红色素宜于低温、避光、充氮下保存。  相似文献   

2.
3.
影响辣椒红色素稳定性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辣椒红色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氧稳定性作了实验,并就其影响因素作了理论分析,有利于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在90℃以下时热稳定性良好,色素在不同食用酸中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耐光性差,故在阴暗处保存或采用不透明包装可以延缓色素的褪色;除Fe3+和Cu2+离子对其色素有褪色和变色作用外,大多数金属离子都有护色作用,故最好避免Fe3+和Cu2+离子的介入.  相似文献   

5.
肉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肉红色素的稳定性,考察了pH值、温度、光照、食品防腐剂这些因素对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512.0 nm处有强吸收,在pH>6下稳定,耐光性、耐热性很好.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对色素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水分散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水分散性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温度、氯化钠、柠檬酸、蔗糖、氧化剂、抗氧剂均不影响该色素乳状液的稳定性,仅在含酒精的水溶液中有破乳现象。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颜色保留率比酸性条件下高,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柠檬酸、蔗糖、酒精溶液中保留率较好,有抗氧剂存在时,保留率很高,为其颜色保存提供较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氧化剂(H2O2和Fe2+)、NaCl离子强度等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茶多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VE、植酸四种常用抗氧化剂对提高色素稳定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对温度敏感,光照、氧化剂和pH5的酸性环境都会促进其褪色,而NaCl离子强度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四种抗氧化剂中,茶多酚和VE能有效提高色素的稳定性,且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025%和0.01%。  相似文献   

9.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从红辣椒中提取了辣椒红色素,探讨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变化的程度与规律,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素是完全可行的,所得产品的光谱特性及主要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辣椒红色素在90℃以下的稳定性较好,但辣椒红色素的耐光性较差,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色素易分解,建议采用不透明材料包装产品进行避光保存.此外,pH值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除Fe3+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有影响外,Ca2+、K+和Na+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故最好避免Fe3+离子的介入.  相似文献   

10.
陈菁  黄明 《食品工业科技》2014,(04):287-290
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氧化剂(H2O2和Fe2+)、NaCl离子强度等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茶多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VE、植酸四种常用抗氧化剂对提高色素稳定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对温度敏感,光照、氧化剂和pH<5的酸性环境都会促进其褪色,而NaCl离子强度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四种抗氧化剂中,茶多酚和VE能有效提高色素的稳定性,且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025%和0.01%。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传统溶剂萃取法得到的辣椒油树脂为原料,以无毒、易得、价廉的CO2为萃取剂,采用超临界萃取的方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等条件的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产品质量好、萃取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精制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报道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精制常规有机溶剂方法生产的辣椒红色素的情况。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精制过的辣椒红色素,具有杂质少,溶残低,无异味的特点,精制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甘蓝红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从红甘蓝中提取花青素类天然食用色素,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花青素类天然食用色素的工艺方法,以及甘蓝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包括光谱特征和溶液pH及其它理化因素对甘蓝红色素颜色稳定性、呈色强度和色调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其它来源的花青素一样,随pH增大,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Fe~(3 )、抗坏血酸等氧化还原剂加速甘蓝红色素溶液退色,并导致红色组分减少,黄色成分增加,色素溶液的色调由红变黄.  相似文献   

14.
黑莓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黑莓红色素的最佳浸提条件,并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黑莓红色素的方法及黑莓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温度对黑莓红色素浸提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料液比、浸提次数及时间,较佳的浸提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温度40-60℃、浸提2次、每次浸提15min。大孔树脂吸附法可以有效纯化黑莓红色素,提高黑莓红色素的质量。AB-8树脂是吸附分离纯化黑莓红色素的优良材料,洗脱剂以80%乙醇较佳。黑莓红色素对酸碱极为敏感,适于在pH4.0以下的酸性条件下使用,在80℃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因此黑莓红色素可以作为一些酸性食品加工的着色剂。  相似文献   

15.
红心萝卜汁和萝卜红色素中异味物质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红心萝卜汁和萝卜红色素中异味物质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分析异味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了解Glucoraphenin在各种条件下的降解途径和产物,以及探讨防止Glucoraphenin降解和除去其降解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The kinetics of degradation of color was evaluated using a fraction conversion model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red chilli puree at 60, 70, 80 and 90°C (up to 20 min) and storage of red chilli paste at 5, 25 and 37°C (up to 6 mo). Red chilli puree was subjected to heat treatm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a well-stirred water bath. Test samples were removed from the bath at selected time intervals (0-20 min after come-up), cooled immediately and analysed for color using a Hunterlab colorimeter. Chilli paste was prepared by a standard formulation by adding common salt (8%) and the required volume of citric acid to bring the pH to 4.0. The paste was thermally processed at 85°C for 15 min, filled into glass bottles and stored at selected temperatures for 6 mo. Red chilli color was expressed as a tristimulus combination value (L·a·b) as well as the total color difference (ΔE). The fraction conversion model adequately described the kinetic changes in both color values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puree and storage of puree. The process activation energies were 24.2 and 24.8 kJ/mol, respectively, for ΔE and L·a·b during the thermal treatment, and during the storage the respective values were 24.1 and 25.0 18;kJ/mol. Up to the end of the 6-mo storage, the paste was microbiologically stable with no major changes in othe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7.
酒度对红曲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曲红色素在不同酒度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光照、pH值、温度等因子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光照、酒度降低是影响红曲红色素色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pH值在4.0~7.0,温度在-4~50℃间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内容基于第一套设备和实践经验,是运用二元镜头的监测系统,在Domo—Besmer工厂历时一年多的实践中得到的。基于色彩矢量束处理的新的智能测色专利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一种可靠的、强有力的仪器。这种仪器不但可以在即将出现色差时给予预警,而且可以产生有用的统计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最终改善各种与色调相关的产品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