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Ф690×1600mm双辊式铸轧生产线流槽系统改造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改造后,静置炉温度由原来的820-850℃降为740-770℃,铸轧带的晶粒组织明显细化,夹渣减少,含氢量降低,产品质量大幅提高,现可生产双张箔坯料等高端产品。  相似文献   

2.
针对铸轧3003合金铝板带产品深冲性能方面的不足,实验使用铸轧供坯3003铝合金带材,通过两种不同的生产实验方案,在冷轧轧制前对坯料进行520℃~540℃及560℃~580℃均匀化退火,对均匀化退火前后的产品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等试验指标分析,验证不同均匀化退火温度对产品金相组织以及冲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轧坯料在560℃~580℃均匀化退火作用下过饱和固溶体大量析出细小均匀的第二相,成品的晶粒组织更加细小均匀,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的加工性能,同时通过本实验顺利打通了产品批量工业化生产最终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包括铸辊在内的三维整体模型,计算了熔池与铸辊的流场和温度场.流场模拟结果表明熔池内形成了大面积的环形流动区,有利于温度及池内钢液的均化.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熔池内漩涡区由于回流作用温度比周围要低30 ~50℃.经试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相吻合,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铸轧速度对熔池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并根据凝固终点的位置给出较合理的铸轧速度为0.5 m/s左右.  相似文献   

4.
薄带铸轧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带铸轧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世界上已有多条薄带铸轧生产线接近工业化水平。重点介绍了美国纽柯Castrip、欧洲Eurostrip、韩国浦项Postrip、日本新日铁Hikari和我国宝钢Baostrip等薄带铸轧试验设备参数、试验钢种、主要技术和产能指标,分析了双辊薄带铸轧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薄带铸轧技术的发展前景;比较冷轧、热轧和薄带铸轧工艺生产的薄带成本可知,用薄带铸轧产品替代冷轧产品,每吨钢可降低成本60~70美元。  相似文献   

5.
无锭铸轧法生产不锈钢薄板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成功一种新型的双辊冷凝铸轧法,生产铬—镍—钛系不锈钢薄钢板,其方法是:钢液在1550℃下直接铸入双辊轧机辊缝中。轧辊为铜质中空,通水冷却。两辊联线与水平面成60°倾角,轧辊以每分钟8.3~23转旋转。辊缝1m...  相似文献   

6.
在双辊铸轧过程中,铸轧力的控制是铸轧过程稳定进行和提高薄带质量的关键.为了控制铸轧力,必须建立铸轧力计算数学模型,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前向神经网络训练算法以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在网络的目标函数中引入了表示网络结构复杂性的惩罚项,融入"奥克姆剪刀"理论,避免了网络训练的过拟合.将上述网络应用于铸轧过程的铸轧力计算,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同时在收敛速度、稳定性和泛化能力方面都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7.
首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在Anand模型基础上对304不锈钢双辊铸轧熔池应力场进行模拟,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及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铸轧熔池中应力较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熔池出口处及熔池与轧辊的接触部分,且随着铸轧速度和浇铸温度的提高,出口处整体应力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优化后的铸轧速度应控制在0.7 m/s以上,浇铸温度应控制在1 520℃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轧制压力模型,对常规铸轧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符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快速铸轧进行了虚拟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增强铸轧辊内、外冷却能力,单纯减薄铸轧板坯厚度即可提高铸轧速度;随着铸轧速度降低与铸轧区增大以及铸轧坯厚度减薄,轧制压力峰值增大;随着铸轧辊径增大,轧制压力提高,因此铸轧机力能设计参数也要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9.
液态铸轧低碳钢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液态铸轧钢板新工艺,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条件下铸轧低碳钢板获得成功。并利用铸轧低碳钢板制成农具和日用五金。通过系统的工艺研究,掌握了稳定成型的工艺参数和生产过程;通过对铸轧低碳钢板的组织、热处理制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铸态组织为不均匀晶粒和魏氏组织,其性能较为硬脆,经退火和“周期处理”后晶粒细小且均匀,珠光体形态规则,分布均匀,综合性能基本合格。铸轧钢板经900~950℃、10~30%热轧,不仅改善表面质量和板厚精度,而且其力学性能达到传统方法生产的 G3钢板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拉伸试验、杯突试验、表面张力试验和针孔度检查,测定、分析了4种不同生产工艺方案样品的力学性能、破裂强度、表面张力以及针孔度,确定了合理的8011-H18状态PTP药箔基材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8011铝合金铸轧坯料可以生产高质量的PTP铝箔基材,在其冷轧至1.5mm时进行中间退火,退火制度为450~470℃/11~13h。通过对铸轧、冷轧和箔轧工艺的配合,可获得高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PTP铝箔基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拉伸试验、杯突试验、表面张力试验和针孔度检查,测定、分析了四种不同生产工艺方案样品的力学性能、破裂强度、表面张力以及针孔度,确定了合理的8011-H18状态PTP药箔基材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8011铝合金铸轧坯料可以生产高质量的PTP铝箔基材,在其冷轧至1.5mm时进行中间退火,退火制度为450~470℃/11~13h。通过对铸轧、冷轧和箔轧工艺的配合,可获得高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PTP铝箔基材。  相似文献   

12.
双辊薄带铸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产方式.采用薄带铸轧技术可以实现节约能源消耗、简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铸轧的快速冷却特点开发新的结构材料等目的.本文对采用铸轧技术生产高磷、铜钢薄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铸轧高磷铜钢薄带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磷含量为0.1%(质量分数,后同),铜含量为0.3%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可分别达到290和400 Mpa,延伸率为19%.对铸轧和铸轧后退火+冷轧+退火处理的薄带进行的研究表明,磷含量为0.1%以上时,在薄带中开始出现明显P的偏析,而铜含量达到1.5%时仍未出现明显的偏析现象.由此可见,采用双辊铸轧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抑制钢中有害元素如磷和铜的偏析,同时还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经典轧制理论和现代连铸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铸轧力计算公式,并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描述双辊结晶器内的金属凝固和塑性变形.此模型可以作为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铸轧力的实时在线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利用电解铝液直接生产铸轧带坯的常见质量缺陷,分析了这些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改善铸轧带坯冶金质量的有效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后,铸轧带坯的冶金质量显著提高,氢含量降低至0.10~0.14mL/100gAI,晶粒度达到二级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中,铸轧力的控制是铸轧过程稳定进行和提高薄带质量的关键。为了控制铸轧力,必须建立铸轧力控制数学模型。基于经典轧制理论,采用工程法推导出铸轧过程中熔池区域微元体静力平衡微分方程,根据凝固终点位置即可给出铸轧过程中单位压力分布,进而给出铸轧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为铸轧力的在线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辊铸轧过程中凝固终点位置这一关键参数,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神经网络和理论模型,根据经验模型及熔池断面几何关系建立凝固终点位置数学模型.在化学成分和工艺约束已知的条件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凝固终点位置这一铸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相应的工艺参数的优化计算.铸轧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行性,从而为提高双辊铸轧板形和板厚的控制精度,改善铸带表面质量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型有限元模拟软件MSC.Marc建立了连续铸轧过程的热-力耦合模型,应用材料流变本构模型和辊/板界面接触热导模型,对铝合金的连续铸轧过程进行了二维的直接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连续铸轧过程中辊套及板坯的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的铸轧工艺下的板坯温度场、应力场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在铸轧过程中,辊套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均存在所谓的"集肤效应",板坯在铸轧区内的应力场与板坯物性因素、几何因素及温度、铸轧工艺等有密切的联系,仿真的结果与大量的工业现象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弹塑性大变形热力耦合有限元法,模拟薄板坯连铸液芯铸轧过程中的坯壳变形,指出液芯铸轧初始阶段坯壳较薄时铸坯纵向伸长可以忽略,但铸轧后期坯壳较厚时铸坯纵向伸长不能忽略.分析影响铸坯纵向伸长的主要因素,给出铸坯纵向塑性应变与坯壳厚度和压下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戴飞 《铝加工》2013,(1):48-51
分析了用电解铝液直接生产3003阴极铝箔坯料的质量问题以及铸轧板质量缺陷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生产铸轧坯料的原辅材料、熔体处理、晶粒细化、板形控制、铸轧辊表面质量的控制措施,提高了铸轧坯料的质量,有效地控制了阴极铝箔的针孔数量和偏析.  相似文献   

20.
评述了铸轧铝带坯的组织特征与性能特点,综述了双辊连续铸轧铝带坯生产工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当今世界的发展动向.分析了我国铝带坯的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