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2 37Np在破碎凝灰岩和凝灰质砂上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 ,4 8h以后 ,2种介质对2 37Np的吸附百分数相近 ,而且吸附的2 37Np在各相间的分布均以离子交换态为主。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差异显著 ,说明离子交换作用仅发生在粘土矿物的表面 ,凝灰岩中蒙脱石的层间没有发生阳离子交换。在 2 8d的实验时间内 ,2 37Np在介质中的Fe Mn氧化物 氢氧化物上的吸附百分数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这可能是因为该吸附过程为瞬时即可完成的表面化学反应。介质内离子交换相和残余相上的吸附则显示为缓慢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3.
^237Np,^239Pu,^241Am在膨润土和矿物上的吸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红泉膨润土为预选的缓冲、回填材料,研究了核素237Np在该材料中的吸附行为。在大气和低氧(氧含量低于5×10-6mol/mol的Ar气气氛)两种条件下,分别测定了237Np在混合型、Mg 型、Ca 型三种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Kd值;并以混合型膨润土为例,研究了pH值和CO2-3浓度对Kd值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大气条件下,237Np在混合型、Mg 型、Ca 型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Kd分别为:47.3,52.0,42.4mL/g;低氧条件下分别为:89.3,38.8,29.0mL/g;(2)低氧条件下,混合型膨润土在最终pH<9.2时,随着pH的升高,Kd值增大,在pH=9.2时,出现最大值;(3)在大气和低氧两种条件下,在Np(V)的浓度低于NaNpO2CO3的溶解度时,随着CO2-3浓度增加Kd值减小。结果表明,混合型膨润土对Np(V)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237Np在不同材质(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玻璃、有机玻璃和尼龙)上和不同实验条件(pH=2无土,pH=9有土、无土)下的吸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的材料在低pH值无土和高pH值有土的情况下对^237Np的吸附有很弱的,高pH值无土的情况下吸附较强。  相似文献   

6.
90Sr、237Np、238Pu和241Am在含水层中迁移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野外试验场的地下研究设施内进行了^90Sr、^237Np、^238Pu和^241Am在含水层介质中迁移的模拟实验。实验用的非扰动原状土柱取自地下研究设施内的含水层,实验用水为地下水。实验结果表明,试验场含水层介质对^238Pu和^241Am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237Np的吸附能力相对次之,对^90Sr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在实际水流速为6.13cm/d条件下,经过527.5天,各核素的活度浓度峰分别迁移了16cm(^90Sr)、3.9cm(^237Np)、小于0.2cm(^238Pu和^241Am)。采用核素二维迁移方程和本文提出的核素从源层释放的洗脱模型对浓度分布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核素迁移参数,实验数据和拟合曲线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3H、237Np(V)在土柱中的迁移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道了^3H、^237Np在黄土介质中的吸附特性及其迁移速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237Np在含水层土壤中的迁移速度为0.19m/a,滞留因子为2403,吸附比为591mL/g。  相似文献   

8.
杨月娥  江洪  姜凌 《同位素》2003,16(2):65-69
将装有示踪剂和含水层未扰动土的水平土柱,通过竖井壁水平插入含水层,天然地下水通过与含水层介质紧密相连的一端流过土柱,在另一端接取水样;通过测量实验期间采集的水样和实验结束后切割的土壤样品中示踪剂的浓度,得到核素的迁移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核素中迁移最快的90Sr的延迟系数>290,说明黄土对实验所用的90Sr、237Np、238Pu和241Am都有较强或很强的吸附能力;有腐殖酸的3号和8号土柱中90Sr的延迟系数大于无腐殖酸的2号土柱的延迟系数,说明腐殖酸延缓了90Sr的迁移;无腐殖酸的2号水平土柱中90Sr的延迟系数与实验室模拟土柱的延迟系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237Np、^238Pu、^241Am和^90Sr在包气带黄土、含水层和工程屏障材料(膨润土、水泥、变质水泥、水泥砂浆粉)中迁移行为的野外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在包气带黄土和工程屏障材料中的迁移试验是在天然和喷淋(15mm/d)两种条件下进行的,含水层迁移试验包括核素在用未扰动含水介质填装的组件试验与核素在未扰动含水介质中的示踪试验。经过3年试验,核素在天然条件下的包气带黄土中以及无论在天然还是喷淋条件下的工程屏障材料中,示踪剂未见明显迁移(即未迁移出示踪源层外);在喷淋条件下,在包气带黄土中通过石英砂示踪源层^90Sr(质心)向下迁移2.7cm,通过示踪源层外边缘上的黄土向下迁移13cm(峰位);^237Np、^238Pu、^241Am未见明显迁移。发现石英砂做示踪剂载体对黄土非饱和水有屏流作用,影响核素迁移,以石英砂和黄土做载体的对比实验证实了这一点。^90Sr、^237Np、^238Pu和^241Am在未扰动含水层介质示踪试验中经1023d未见明显迁移,仍在示踪源点。含水层组件试验中^238Pu和^241Am未见明显迁移,在组件8(面源)中,^237Np向后迁移0.95cm,^90Sr(质心)迁移4.7cm。试验结果还表明,核素在变质水泥和普通水泥中迁移(3年)规律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多孔高硅氧玻璃作吸附柱,研究了在8mol/LNHO3介质中^237Np与子体^233Pa的分离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用H2SO4解吸^233Pa,能使^237Np与^233Pa定量分离。^237Np和^233Pa的放化回收率分别为99%-101%和99%-103%,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和3%。  相似文献   

12.
用地下水淋洗了核素迁移试验现场中使用的石英砂源,用超过滤法研究了淋洗液中核素的形态,用连续浸取法研究了淋洗后石英砂上残留核素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当淋洗液为110倍柱体积时,地下水可将砂源上90%以上的^237Np淋洗下来,且主要以可交换的离子态存在;淋洗后残留在石英砂上的^237Np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其份额分别约为5.5%和1.3%;^238Pu从石英砂上的淋洗没有^237Np容易,在淋洗液中^238Pu主要以胶体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实验快堆(CEFR)中直接测量237Np的裂变截面和俘获截面较困难且误差很大,根据CEFR采用UO2燃料的特点,可通过测量237Np/235U裂变截面比和俘获裂变截面比以获取237Np的相关数据。本文通过分析截面比的测量结果得到237Np的较重要数据,为后期在CEFR上进行237Np嬗变研究和238Pu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44 Cm的α实验谱进行拟合得到单能峰的峰形参数,采用随机抽样技术表征谱计数的统计涨落,建立了一种模拟半导体α能谱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238Pu和243Am的α能谱,与实验谱基本吻合,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39Pu对237Np的α能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39Pu与237Np的活度比A(239Pu)/A(237Np)≤10时,通过解谱得到的A(239Pu)/A(237Np)与设定值的相对偏差≤2.0%。对于A(239Pu)/A(237Np)约为3 000的样品,如果对钚的去污系数达到300以上,则可由α能谱法测量样品中的237 Np。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二氯苯基二硫代膦酸(DCPDTPI)对示踪量Am^3 和Eu^3 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此萃取剂优先萃取Am^3 ,当萃取剂浓度为0.1mol/L,pH=2.73时,最大的分离因数β(Am^3 /Eu^3 )max=8。用ICP-MS法同时测定了DCPDTPI对除钷以外的所有镧系元素的萃取分配比,并计算了Am^3 与这些元素的分离因数。  相似文献   

16.
用^133Xc作示踪剂研究了市售活性碳纤维对大气本底水平氙的吸附性能,并与粒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作了比较;测定了市售活性碳纤维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市售的几种活性碳纤维在低温下对大气中氙的吸附性能均优于粒状椰壳活性炭。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建立SuperLig®620分离水中90Sr的方法,研究了接触时间、硝酸酸度、柠檬酸铵浓度、干扰核素等对90Sr在SuperLig®620固相萃取颗粒上分配系数Kd的影响。在0.1 mol/L HNO3介质中,接触时间大于30 min时,Kd大于1 000 mL/g。在c(H+)>1 mmol/L时,SuperLig®620不吸附137Cs、239Pu、90Y,但可吸附133Ba。通过调节解吸时柠檬酸铵的浓度,可排除133Ba对90Sr分离的干扰。研究了SuperLig®620色层柱分离水中90Sr的方法,将样品调节至0.1 mol/L HNO3上柱,首先用10Vc(柱体积Vc=0.1 mL)0.1 mol/L HNO3洗涤杂质,然后依次用9Vc 0.1 mol/L柠檬酸铵、13Vc 1.8 mol/L柠檬酸铵解吸90Sr、133Ba。该流程对90Sr的回收率大于99%,对主要干扰核素的去污因子大于3×103,适用于环境水中90Sr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