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棉机小漏底部分的工艺,影响梳棉机后车肚部分的除杂效率,并影响生条质量和用棉量。为适应不同性能的原棉和梳棉机不同的产量,各厂对小漏底部分的工艺时有改进,但部分机台小漏底仍常有糊塞和挂花情况出现,形成棉网云斑,生条品质下降。 大漏底主要是托扶锡林上未被道夫剥取下来的纤维,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使用弹性针布时,只要大漏底状态正常,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使用金属针布后,往往出现了大漏底糊塞、挂花,棉网破洞,生条条干恶化,甚至断头、不能连续生产等情况,也出现车肚花倒吸而造成坏车等现象。因此大漏底部分的工艺,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梳棉机小漏底网眼堵花现象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刺辊罩吸尘放气,使小漏底内气压降低,网眼糊塞现象大为减少,但不能彻底消除,特别是小漏底靠大漏底接口处的几排网眼,堵塞现象始终存在,影响正常落棉和棉网质量。  相似文献   

3.
梳棉棉网中大棉块云斑的成因为确保梳棉生条的质量,提高梳棉棉网的质量是关键。我们对梳棉机小漏底部分所引起的棉网中大棉块白云斑问题,进行了跟踪观察测试,现粗浅分析如下。1棉网中棉块的形成1.1小漏底与刺辊气流的关系小漏底的工艺上机要求:变形限度为弧度小于...  相似文献   

4.
梳棉机大漏底与锡林隔距的工艺要求是从进口至出口逐渐收小,使车肚气流稳定,以稳定棉网质量。原A186、A181F型梳棉机用半径为643毫米(以下未注单位的数据单位均为毫米)的大漏底,易产生挂花现象,影响棉网质量,甚至造成轧车事故。本文将进行合理半径设计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JWF1213型梳棉机锡林下部采用铝合金罩板封闭,入口采用梯形截面导流;道夫下面采用铝合金罩板封闭,入口采用斜角导流。在纺差别化纤维或高温高湿天气时,纤维回潮率大,棉网在三角区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大漏底入口吸花以及道夫上棉网瞬时被吸入大漏底的现象,而后再转入梳理区,随道夫转移出来形成粗棉条,输出时堵塞喇叭口造成断头,同时面板检测出现条干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降低速度(从200 m/min降至160 m/min)运行,同时也出现棉网质量差、棉结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A186系列、FA201系列梳棉机在纺制细号纱、混纺纱时,因定量轻或其他原因,棉网在道夫针布表面转移困难,被锡林气流不定时带人大漏底,在锡林与盖板问形成二次分梳,增加棉结,且因为吸网造成条干不匀、重量不稳定,严重影响成纱质量.以往维修时多调整前页大漏底与锡林进口隔距,对道夫针布进行磨针或更换,缩小道夫与锡林间隔距或降低锡林转速等.吸网虽暂时得到控制,但却费工费力,耽误产量,且操作危险性大.随着生产品种的变换,此问题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梳棉机刺辊除杂效率,降低生条和成纱棉结杂质,近年来各棉纺厂对小漏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小漏底弦长由203.2mm缩短到127mm,材料由镀锌铁皮改为变形较小的不锈钢铁皮,形式由全网眼式发展到平弧板网眼混合式,尘棒网眼混合式、尘棒光板混合式等,漏底圆弧半径也由130mm发展为曲率半径与之相对应的渐开线圆弧段。现对各种小漏底规格、形式与刺辊落棉的关系粗略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析短纤薄型热风法非织造材料的原料性能及成型机理,重点探讨梳理工序中气压棉箱、供棉匀整系统、罩板与漏底、出网装置、吹吸风系统等设备结构的优化,以及针布配型、上机工艺参数,以期提高短纤薄型热风法非织造材料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梳针分梳板对棉结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鹏子  张明光  王兰 《纺织学报》2008,29(10):34-38
为研究梳针分梳板对棉结去除的影响,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梳棉机刺辊下采用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小漏底在不同加工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棉结检测,结果显示:1)在隔距较小范围内,梳针分梳板去除棉结和SCN能力更强一些;2类分梳板去除棉结和带籽屑棉结(SCN)能力都比加小漏底方案要好。2)在隔距较大的条件下,锯齿分梳板去除棉结能力要强于梳针分梳板,分梳板去除棉结能力不如小漏底。分梳板和小漏底对SCN的去除随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异。3)在小隔距条件下,锯齿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稍大,在大隔距条件下,梳针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稍大;和小漏底相比,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略小。  相似文献   

10.
王凤坡 《纺织学报》1989,10(9):13-13
青岛纺机1968年生产的A186型梳棉机,在速度提高后,气流发生变化,使原设计的小漏底弧长不适应,后车肚落棉增多。为此,我们将小漏底改成可调式(弦长可调),使之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能适应加工不同品质的原棉,取得了良好效果。改进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厂梳棉机使用的是青岛纺机厂一九五九年生产的1181F型全金属针布梳棉机,随机来的大漏底的圆弧度为R=25(5/16)英寸≈643毫米。而锡林的工作半径R_c=锡林半径641 针高3.2=644.2毫米。漏底的圆弧度比锡林的工作半径为小,势必造成每块漏底的中部隔距过大,影响气流均匀排出。实际生产中也证实,采用R=643毫米的漏底很易落白,吊挂,严重的在大漏底下如一床薄絮,每当停车后启动,因后块漏底中部隔距变大,形成负压,而把落棉吸附于漏底尘棒间,常因此而轧车,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12.
王勇  李界宏  闫循斌 《纺织器材》2024,(1):27-29+33
为解决现有多仓混棉机测量压力稳定性差、角钉帘维护成本高、漏底网眼板和排杂管易堵塞等问题,分析多仓混棉机的结构组成和混和原理,分别从储棉仓压力检测、角钉帘维护和漏底除杂等方面剖析多仓混棉机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结构进行改进。指出:改进后多仓混棉机的压力波动值减小,无效要棉次数减少,钉条更换省时省力,角钉帘易维护性提升,漏底除杂装置堵塞和杂质堆积情况改善;且故障率降低、混棉效果改善,减少用工、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于 1 990年购进A1 86G型梳棉机 40台 ,经过十多年的运行 ,存在着漏风点多 ,吸风量下降 ,落棉杂质、短绒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 ,造成大小漏底挂花 ,严重影响生产质量 ,同时机配件消耗大。针对这些弊端 ,自行设计了地面风斗式吸尘装置 ,该装置结构见图 1。图 1 地面吸风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刺辊速度变化对梳理后纤维长度指标的影响。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分别对所加工的生条、盖板花、刺辊落棉、大漏底落物中的纤维长度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梳理过程会增加纤维损伤,使梳理后短绒总量增加;梳理后生条及各部分落物中纤维短绒率大小排序依次为大漏底落物、刺辊落棉、盖板花、生条。认为:刺辊速度为800r/min时最有利于生条中短绒的减少,刺辊落棉中排除的短绒最多;刺辊速度为1 000r/min时大漏底落物中排除的短绒最多。  相似文献   

15.
广州造纸厂共有7台长网纸机。由1988年1月在#6纸机上使用第一张聚酯成型网计起至1992年3月,花了四年多时间,7台机全用聚酯网。 一、长网纸机网案改造情况 广州造纸厂长网纸机基本情况和使用聚酯成型网的起始时间见表1。 #5、#6、#7三台新闻纸机的网案改造,以引进ALBANY公司的脱水元件和辅助设备为主。 #5纸机的网案改造情况: 5刀(1大4小)成型箱1个,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机采棉生产技术在我国新疆产棉区的推广应用,包括采棉机、成模机、运模机和开模机等配套设备也不断应用于机采棉采收、运输和加工环节,机采棉规模效益开始显现。由于棉花采摘期较短,有时因为不能及时运至加工场站进行加工,棉模就需要就地存放。如何保证棉模在存放期内安全不变质,作者结合美国的机采棉采收和棉模存储情况,详细介绍了籽棉在棉模中的存放和处理技术,希望能对我国机采棉生产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厂现有60台A182型梳棉机,该机锡林轴承原设计为油淋步司,尽管锡林速度控制在280r/min以内,步司磨损烧坏轴的机台时有发生,严重者将轴烧成明显沟槽,迫使停机换轴。增加了维修费用和维修工作量。如加油量过多则溢出积在大漏底上,严重者波及锡林边针布含油充塞油花、直接造成棉网破边,影响棉条质量。我们结合老机改造将该机锡林步司改为A186型的滚动轴承。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遵循毛主席“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的伟大教导,为吃好国毛决心自制打土除杂机。在棉纺厂等兄弟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终于制成了几种国毛打土除杂机。 先用1011型混棉给棉机──两台威罗机加双打手──1041型高速尘笼改装成双锡林打土机。 又于1970年,贯彻全国毛纺会议精神,在双锡林打土机的基础上。改制了三锡林打土机。我们认为尚不够理想。如:体积稍大,握持下打击点少,撕松程度差,漏底结构是圆辊式,落土杂率低,抽屉式漏底劳动强度大等。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伪大好…  相似文献   

19.
集棉尘笼是棉花加工厂加工生产工序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加工生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山东棉机公司高密棉机厂生产的MJ系列尘笼以全封闭型、受棉面积大、排风畅通、阻力小、排尘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可省略尘室.并且减少占地面积及投资·耗能少,漏风率低等特点,在全国各地棉花加工厂站稳了脚跟。该尘笼采用箱式结构,由尘笼辊、压根辊、拨棉辊、中介齿轮、调节压力机构、速度继电器、传动等几部分组成;进棉形式为下进棉,当皮棉进入尘笼时能均匀散开,成为雪花状而吸附于尘笼网面。尘笼装在箱体内,两端与机壁由胶…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26日,由129团在北疆片区首次引进的美国机采棉加工附属设备:运模机、开模机、自动喂花全套设备,在加工机采棉生产中调试运行成功,设备的运转实现了棉花采收,加工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