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酵肉中有益菌的分离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RS培养基和番茄汁琼脂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咸肉、咸鱼、香肠中分离得到五个菌株,均为球状菌。经过进一步测试表明:五个菌株在pH值5.0左右或低于5.0时生长良好;五株菌在2%~6%的NaCl浓度内生长较适宜,其中有两株菌在10%NaCl的环境中仍能生长,五株菌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30~40℃,但在35℃培养时生长最好。基本都能符合肉品发酵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自然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以MRS和改良TJA(改良番茄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自然发酵肉品中分离得到8个菌株,其中4株为乳酸菌,3株为杆菌,1株为球状菌。进一步测试表明:4株乳酸菌在30℃培养时,生长最好;在pH3.5~4.0时生长良好;4株乳酸菌在10%NaCl的环境中均能生长,其中以2%~6%的NaCl浓度内生长最适宜;属兼性厌氧菌;对大肠杆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分离出的4株乳酸菌均适宜作为发酵肉制品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3.
产耐热纤维素酶菌株的分子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温泉热源地区采集的水样中筛选出1株60℃生长的纤维素酶产生菌NR615。通过ITS序列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的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该菌株在28~60℃生长较好。对菌体及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初始pH6.5,碳、氮源分别为结晶纤维素、牛肉膏时有利于产酶。其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65℃,最适pH5.0,且在50~70℃有一定稳定的活性。经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培养基,发酵5 d时活力达到2.411 3 IU/mL。这些特征表明,该菌株是1株性能良好的耐热纤维素酶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4.
啤酒酵母菌的复壮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退化啤酒酵母进行纯化复壮,并对复壮后酵母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壮后菌株发酵力和生长速度均高于原始退化菌株,其适宜生长培养基为麦芽汁培养基,适宜培养时间是28h,适宜发酵pH与生长pH均为5.0~5.8。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从姜料分离的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在姜料中产生亚硝酸盐的能力,分析即用姜料产生亚硝酸盐的原因及规律。方法:进行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生化实验,观察该菌在不同冷藏温度、氯化钠浓度和pH的生长情况,用该菌污染姜料后分析姜料的亚硝酸盐变化规律。结果: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在1、4℃培养时会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死亡,在8℃会缓慢生长;氯化钠浓度为1%和2%的培养基适合其繁殖;在pH4.0的培养基中会逐步死亡,pH5.0、6.0适合其繁殖;姜料中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总数增长到108CFUg时,多数姜料中亚硝酸盐含量达到峰值。结论: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具有硝酸盐还原能力,在4℃以下不会生长繁殖,其生长的适宜氯化钠浓度为1%~2%,适宜pH为5.0~6.0,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的大量繁殖可以导致姜料中亚硝酸盐大量产生。  相似文献   

6.
宋昕磊  张鹏 《酿酒》2007,34(1):40-43
对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能利用木糖产酒精的菌株1125-3进行发酵性能的研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自筛菌生长和发酵的规律.自筛菌株定向驯化后对木糖的利用率可达92.92%,酒精得率达12.88%.菌株1125-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范围为4.6~5.0;最适发酵温度为37℃、pH为6.0左右,用尿素作为单一氮源,自筛菌1125-53的生长和发酵情况良好.自筛菌的混合糖发酵效果优于单纯木糖发酵,在2.5%葡萄糖与2.5%木糖做混合碳源发酵时,其酒精得率达到了纯葡萄糖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7.
菌株 Y960 1及 Y980 1是从 4株供试的同化淀粉酵母中挑选出的两株同化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株。在 3 0℃ ,p H5.5条件下 ,采用 2 %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摇瓶 2 4 h,酵母数每 ml分别达到 1 .5× 1 0 8个和 9× 1 0 7个 ;采用井岗霉素废渣培养基固态发酵 2 4 h,酵母数每 g分别达到 4 .1× 1 0 9个和 2 .7× 1 0 9个。对菌株 Y960 1及 Y980 1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 ,表明菌株 Y960 1同化淀粉能力强 ,并对淀粉具有较强的酒精发酵能力 ,鉴定为酵母属糖化酵母的一个新种 ;菌株 Y980 1鉴定为异常汉逊酵母。这两株同化淀粉酵母在 4 0℃都能微弱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均为 3 0~ 3 4℃ ,最适生长 p H Y960 1株为 5.0~ 6.0 ,Y980 1株为 3 .5~6.0。  相似文献   

8.
以姜蓉中分离的栖冷克吕沃尔菌为对象,研究该菌还原硝酸盐及其在不同冷藏温度、NaCl浓度和pH值下的繁殖情况,以该菌污染姜蓉,研究其在亚硝酸盐产生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栖冷克吕沃尔菌能还原硝酸盐,在1℃无明显生长,4℃可缓慢生长,8℃生长迅速,在NaCl浓度为0.5%、1%、2%时生长良好,在NaCl浓度为5%时逐渐死亡,该菌在pH5.0~7.0条件下适宜生长,pH4.0条件下逐渐死亡,栖冷克吕沃尔菌污染姜蓉4~8d后开始检出亚硝酸盐,当细菌浓度增长至108CFU/g时,多数姜蓉中亚硝酸盐含量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
从腌渍豆酱、香肠、腌渍萝卜中分离到5株乳酸菌,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研究了分离菌株的生理学性质和降解特性.初步鉴定表明,L1,L3,L4和L5菌株为明串珠菌,L2菌株为链球菌.L2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 ℃,L1,L3,L4和L5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 ℃,5个菌株的最适生长pH值均为6.5,在4%~6% NaCl溶液中均能正常生长繁殖.L2菌株在30 ℃时对亚硝酸钠的降解率最高,其他菌株在25 ℃时最高;5个菌株均在pH=3.5时对亚硝酸钠的降解率最高.在适宜pH值和培养温度下,L3和L5菌株对亚硝酸钠的降解率超过93%,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六堡茶中“金花”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对六堡茶的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以"金花"菌普遍茂盛品质为佳。"金花"生长具有随机性,因此,难以控制六堡茶中金花的数量。本研究对从六堡茶分离出的一株金花菌株LB-1雪黄散囊菌(Eurotium niveoglaucum)的形态学与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力图掌握其发花规律。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形态学表现为,大量黄色菌丝,有隔;闭囊壳缠绕在具饰菌丝网中,破碎释放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头结构呈疏松放射形,其末端会出现泡囊状的顶囊,分生孢子梗较长,壁光滑,顶囊烧瓶形,产孢结构单层;分生孢子椭圆形,少数近球形。菌株LB-1生长周期呈"S"形,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5℃、pH值为6.1。菌株LB-1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以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良好,其中蔗糖浓度为20%时生长最佳。NaCl浓度为5%时菌株LB-1生长良好。菌株LB-1在不同氮源的培养基中以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为碳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1.
Two salt-tolerant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s to treat a high-salt-content wastewater from a pickled plum production plant. The strains, which were identified as Staphylococcus sp. and Bacillus cereus, grew well in a medium containing 0 to 15% NaCl. When wastewater in a flask was treated with the strains for 72 h, the COD removal was about 70%, and this was increased to about 90% when they were used in a pilot plant (working volume 1 m3) in a batch culture carried out for 7 d. The Staphylococcus sp. and Bacillus cereus strains occupied almost all of the pilot plant, in which they were present in a ratio of 3:1 (at 23-27 degrees C).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适用于辣椒酱发酵的生香酵母,从自然发酵辣椒酱中筛选优良菌种,并对菌种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菌种发酵辣椒基料等进行了研究。经筛选,获得一株生香能力较强的菌株LA-Y09,该菌株被鉴定为鲁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菌种LA-Y09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 ℃,在NaCl质量分数为12%的培养基中仍有较高菌数,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耐盐特性,在质量分数为8%的辣椒基料中能够生成多种呈现蜜香和果香的香气成分,使辣椒发酵醪香气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甜橙皮渣发酵蛋白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甜橙加工制汁后的废料———甜橙皮渣进行固态发酵制作蛋白质强化饲料。通过对发酵饲料样品的相关营养成分分析测定等方式筛选菌种、优化发酵条件,即经过单菌试验初步筛选出5株优良菌种,进行3种菌的混合固态发酵,找出适宜该皮渣发酵的优势菌种组合,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为:添加15%左右的麸皮;在温度29℃左右,pH自然下培养4~5d;混菌接种比为黑曲霉(2281)∶康宁木霉(13016)∶产朊假丝酵母(1807)=1∶2∶3。该饲料样品的粗蛋白含量比相应对照高出近80%,是纯皮渣对照样粗蛋白(绝干含量)的3~4倍。此强化蛋白饲料未添加任何无机物或有机氮,全天然,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发酵剂是生产羊肉发酵肠的关键,本实验通过对5种典型的肉制品发酵菌株发酵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植物乳杆菌(Lp)和戊糖片球菌(Pp)三株菌株在羊肉浸出液中具有较强的产酸能力,对6%的食盐和150mg/kg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没有明显的蛋白和脂肪分解能力;在30℃厌氧培养条件下,22~26h内均能进入对数生长期,具有较好的发酵活力,初步确定为适合生产羊肉发酵的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15.
以实验室保藏的16株葡萄酒酵母为供试菌株,通过模拟酒精发酵初筛获得发酵力强、产酒度高或产香好的酵母5株。以2株商品酵母为对照,采用杜氏管发酵法研究其对NaCl、SO2、酒精、酸碱、温度和高糖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SO2200~600 mg/L、葡萄糖400~600 g/L浓度范围内都能发酵产气,且在pH1.5~13.0范围内可生长,其中有5株最高耐NaCl为100 g/L以及22%vol的乙醇、2株耐温最高达70℃。葡萄酒酿造结果显示,菌株Y-6发酵酒度高于2个商品酵母,总酸和挥发酸低,且其发酵葡萄酒具有浓郁的果香且香气持久、口感协调,有望应用于特色葡萄酒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液态发酵柿子白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柿子打浆后 ,加入 0 2 %的柠檬酸和抗坏血酸 ,经过防褐、护色、酶解处理分别得到果汁和果浆 ,进行果汁、果浆对比发酵 ,确定了果浆为液态发酵的最佳酵基。添加 1~ 1 5 g/L酒精活性干酵母 ,经过 32℃发酵 4d后 ,发酵率达 97% ,原酒酒精体积分数为 8 5 %~ 8 9%。将原酒蒸馏、陈酿、勾兑得到酒精体积分数为 30 %~ 40 %果香浓郁的柿子白酒。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生产性能优良的菌株,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平板涂布法从腌鱼中分离、纯化酵母菌,研究优势耐盐酵母菌株的生长温度、耐酸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等生理生化特性及IT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15种不同种类腌制海鱼中共分离出436株酵母菌,经纯化后获得9株不同种属的酵母菌,通过不同NaCl含量的YPD液体培养基对9株酵母菌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7#季也蒙毕赤酵母和9#奥默柯达酵母两株耐盐性较好的优势耐盐酵母菌菌株,耐盐能力分别达到9%和12%,最适生长温度均在28~32 ℃之间,最适pH在5~6之间,耐亚硝酸盐含量可达100 mg/kg。腌鱼中获得优势菌株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可为腌鱼制品发酵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5株疑似病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CBS(硫柠胆蔗琼脂)培养基从上海金山区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出5株优势疑似病原菌(编号为S1、S2、S3、S4、S5),应用ARDRA图谱分析、ERIC-PCR分析结合16S rD- NA的PCR扩增与测序等多相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S1为Pseudomonas属细菌;S2为Leclercia属细菌;S3为Exihuobacterium属细菌;S4为Jeotgalibacillus属细菌;S5为Staphylococcus属细菌。GenBank登录号为EU251039~EU251043。其中S2、S3、S4是首次从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中分离出来的疑似病原菌。结果还表明,TCBS培养基并非专一性选择培养弧菌的培养基,其他疑似病原菌也可以在该培养基中生长。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含水率和贮存温度下3株嗜热链球菌酸奶发酵剂的发酵活力,确定了酸奶发酵剂含水率的适宜范围及最佳贮存温度。测试含水率的影响选定含水率<5%、5%7%和7%9%三个因素;测试贮存温度的影响选定-20℃、4℃、25℃和37℃四个因素,以全脂复原乳为发酵介质,定期检测发酵剂的发酵活力。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剂含水率在5%以下,贮存温度为-20℃储存稳定,贮存温度对发酵活力的影响较大,且菌株间贮存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稻壳和麸皮的混合物为主要原料 ,采用绿色木霉 (Trichodermasp 3 2 942 )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浅盘发酵实验表明 ,稻壳经 4%的NaOH溶液 40℃浸泡 2 4h后 ,以 30 %的质量比添加到麸皮中发酵 ,滤纸酶活和CMC酶活比未经处理时提高了 2 7 5 %和 2 5 1 %;最优发酵条件为 :培养温度 30℃ ,接种量 2 0 %,培养基初始含水量 45 %~ 60 %,此时滤纸酶活和CMC酶活可达 5 1 5IU/g(干物质 )和 38 46IU/g(干物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