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主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五个统筹"方针一脉相承,使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基调得到了进一步确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化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为贯彻"五个统筹"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赋予了信息产业新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社会经济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强调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包括电信业在内的服务业,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通信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信息通信产业也已成为技术更新最快、最频繁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通信》2009,(12):71-73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据通信》2009,(12):71-73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6.
郑昕 《中国信息界》2006,(22):17-19
一、信息化是中小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可逾超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前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方针。中小企业是推动网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芟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息界》2004,(10S):23-23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主办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确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定,是建立在对传统工业化反思基础之上的。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党近年来一贯的政策。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鲜明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10.
陆平 《山东电子》2004,(2):M003-M003
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方针,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农业和商贸流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十五”以来,国家和省下达用于扶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财政资金近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50亿元。项目的实施可年增产值近250亿元,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指明:“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六大既把信息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又把信息化作为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兰 《通信世界》2003,(8):23-2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话水平。”并指明:“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六大既把信息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又把信息化作为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扪心三问     
6年前,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回顾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体现了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通信》2005,(12):51-5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强调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战略重点,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目前,信息产业部正在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抓紧研 究制定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国家信息产业部副 部长苟仲文在出席第十届中国(天津)信息技术博 览会时说,中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很快,目前 信息产业部正抓紧研究制定信息产业“十一五”规 划,初步确定了今后5年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 务: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  相似文献   

16.
《UPS应用》2013,(6):13-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首先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对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十六大以来,四川通信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推动监管工作转型的攻坚之年。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全国电信监管工作会议部署。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和信息技术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以改革引领发展,以服务带动监管,以制度规范市场,以创新提升能力,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谋划工作开展,务实奋进,攻坚克难,全面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努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及其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0.
ICT新词     
《世界电信》2009,22(12):6-6
Convergenc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两化融合"两化融合"诞生于党的"十六大"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论断,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表明了我国对于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然而,认识的背后,是如何把这一国家意志推行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