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锋锋 《新食品》2005,(13):44-45
在某中等城市,乳品销售进入旺季,各乳品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A公司也不例外。A公司是该中等城市的乳品生产企业,处于二类城市市场,该市乳品企业的竞争同样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2.
我国乳业经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乳品企业普遍受益。但在迅速发展的卜习时,也带来了行业的无序竞争。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价格战此起彼伏,产品促销轮番轰炸,原料成本一路高涨,进口乳制品关税大幅下调,疫病风险难以根治,行业利润不断下滑,等等,都说明了乳品行业的生存环境已趋恶化。这将使未来的几年很可能成为我国乳业的行业转型期。  相似文献   

3.
“2003年乳品质量没有大问题”《乳品与人类》:2003年,中国乳品市场的乳品质量在整体上还存在哪些问题?李茂胜:质量上没有大的问题,而且各企业现在对质量的控制都比较严格,所以2003年中国乳品市场的乳品质量总的来说还是很好。因为乳品的质量主要受奶源、设备、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国家对于奶源的管理一向都是非常严格的,另外随着国产设备在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企业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企业营销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如企业拥有的营销资源,所遵循的营销观念是否有正确的营销战略,是否对产品、价格、渠道、分销等因素进行了有效整合等等。其中,产品战略始终是乳品营销的重要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乳品企业大约有1600家。这些企业的战略竞争地位存在着巨大差异,对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来说,所需要选择的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也是不同的。 如下图所示,根据企业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以把它们分为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或补缺者。假设某一市  相似文献   

5.
<正>“价格战”的不断升级可以反映出:中国的乳品行业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竞争阶段,比较混乱。“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环境下,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就有可能打造出一个成功的企业。但接下来如何在这个竞争惨烈、诸侯割据的市场“守土开疆”,则是国内企业家们面临的又一挑战。“中国的乳品企业如同一支原始的骑  相似文献   

6.
现在中国乳品市场的竞争正面临着日趋白热化的考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其中除了严重的产品同质化之外,便是乳品企业普遍缺乏明确而有效的产品及产品线规划。在进行产品规划及新产品开发时,乳品企业常常面临着以下困惑: 1.创新和模仿之间的两难选择 2.如影相随的同质化与价格战 3.卖产品和卖概念的区别 4.产品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薄 什么样的产品,才会让消费者不得不买?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7.
在细节化竞争的营销时代.产品到终端渠道链的效率和质量.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于已经利润微薄的乳品行业,刺激销量增长和降低渠道管理运营成本.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 国的乳品加工企业中有多数是刚刚由“牛奶加工者”过渡到“地区产品生产者”的 ,反映在营销战略上 ,是由单一产品大规模营销过渡到产品多样化营销阶段。处于营销发展更高阶段的品牌战略和目标营销尚未在这个行业中形成气候。在中国的乳品市场即将遭遇更加激烈的外来竞争冲击  相似文献   

9.
乳品安全从来都是整个行业最受关注的事情。注目乳品安全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在消费观念和行为日渐成熟,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乳品企业更加重视的今天,乳品安全的神经始终是越绷越紧。日益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更使得国内乳品企业甚至一些知名乳品企业屡现乳品安全问题,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打击了消费者对乳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随着牛奶大战的白热化以及乳品行业利润率的不断下降.不少乳品企业又开始重新关注奶粉,试图在这个品类上获取更多利润。于是,本来不太平静的奶粉行业又掀起一股新的竞争热潮。“本土品牌做低端市场.国际品牌做高端市场”的格局逐渐被打破,“靠促销、凭导购”的推广手段逐渐被改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综合实力为基本优势”的相对有序而完全竞争的局面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乳品企业应该如何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激烈竞争使乳品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家庭奢侈品变成了日用消费品。当乳品性质在人们心目中发生变化时,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目标顾客选择、市场定位(独特的竞争优势)、乃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以及渠道策略必须相应地发生变化。否则,也就意味着企业和市场趋势的脱轨,离淘汰的时间不远了。新时期的乳品企业应当如何作为呢?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4):18-18
2007亚洲乳制品市场研讨会已在上海闭幕。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已成为全球7大产奶大国之一,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日本、中国(含台湾)越南、泰国等这些亚洲国家的乳业得到快速和蓬勃的发展,已成为亚洲乳业发展成功的典范;同时,也引起了国际乳业界的广泛关注。亚洲乳品市场专题研讨会在中国还是首次召开。会议是由新加坡艾毕思(IBC)会务服务中心主办、国际乳品联合会(IDF)和中国广东省乳业协会共同协办的。国际乳品联合会主席吉姆(JimBegg)先生抵达中国全程参加了会议,并在该研讨会将近结束时作总结性发言时认为:“随着亚洲各国人民对牛奶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各国政府对乳业的重视及乳品企业对牛奶的宣传,亚洲乳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乳品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他特别指出,“再过10年,中国本土的乳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是集产品研发、乳品生产、市场销售、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乳品企业。公司主导品牌—圣元诞生以来,在中国乳品市场上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为中国婴幼儿乳粉的八大品牌之一。短短几年,圣元已先后通过了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ISO9001质量管理及  相似文献   

14.
在加入WTO后,中国乳品市场已经由原先相对封闭的市场面越来越快地融入国际市场,正在成为国际乳业市场中重要的一员。在这样的转折面前,国际乳品企业怎样看待中国市场?中国乳业应该如何打造自已的核心竞争优势?如何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在东南亚的几个项目已达成了合作意向”。上海瑞派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元生先生在接到记者的电话后说。 “随着中国乳业巨头产能扩张的基本完成,中小乳品企业因市场竞争激烈和资金实力有限,引进新的乳品机械设备的意愿比较保守,乳品机械设备的需求最在下降,乳品机械设备的利润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中国乳品机械行业,中小乳品机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价格战频频上演,国内的乳品机械市场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泥潭。  相似文献   

16.
牛初乳     
中国的乳品市场可以说是非常的热闹,三元、光明、伊利、蒙牛、三鹿、完达山一起上阵。不过更多的时候似乎都是围绕液态奶产生的话题,产品同质化让乳品竞争日趋白热化。当乳业巨头把目光纷纷聚焦在谁比谁地盘更大时,有的企业则开始在竞争的夹缝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和乳品有关的高端产品——牛初乳应运而生。牛初乳的出现,无疑成为市场格局重新划分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岳蕾 《新食品》2007,(8):28-30
如今,对于乳业巨头来说。经销商的角色已经逐渐由一个独立的产品经营实体,转变成以物流中转为核心的配送实体。乳品企业对经销商的支持、管理、控制空前强化,包括导购、促销、维护、市场人员工资等费用也多由厂家负担。可以这么说,目前乳业市场的绝大部分已经掌握在了几大巨头的手中,因此它们对市场的态度和战略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广大乳品经销商的利润,及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乳业供应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乳业供应商在中国乳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健康协调发展和整体竞争水平的提高,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乳品与人类》杂志将按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三个标准,组织评审团和读者共同开展2007年度"最值得信赖的中国乳业供应商"评选活动。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乳品与人类》杂志特别支持单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支持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经济日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包装机械》杂志《中国食品工业》杂志中国食品产业网策划支持:同盛整合营销机构二、供应商类别1、前处理设备企业 2、罐装及包装设备企业 3、包装及包装材料企业4、原奶处理设备企业 5、原料及辅料企业 6、其它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石家庄三鹿集团与全球最大乳品制造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Fonterra)对外宣布:合资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恒天然集团已认购三鹿集团43%的股份。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外国企业在中国乳品行业的最大投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向低调的三鹿乳业经过此次大手笔的运做,将会强势崛起,有望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阵营中的中坚力量。在过去的几年中,外资乳品企业如帕玛拉特等由于种种原因,纷纷退出中国市场,而近来的恒天然和三鹿,完达山乳业公司与RichKeen公司的"高调"合作,是否意味着外资进入中国的又一轮热潮即将来临?又会对中国(?)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岳蕾 《新食品》2007,(20):18-18
乳品天然就具有营养的基因。打起营养牌来能轻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当大家都是乳品企业时,仅有营养的概念是不够的,于是,某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提高生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再被乳品企业们细致地解读为各种数据、分子结构和设备设施。与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微妙的互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