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吕江波  张琦 《华中建筑》2011,29(9):45-48
当代佛教寺庙建筑如何既体现佛教精神,又具有时代特征?该文选择当代寺庙的两个典型案例,与传统寺庙形式相比较,分析当代寺庙建筑如何进行设计创新.论文以当代文化视角,阐述了传统寺庙建筑的格局与不足,通过台湾中台禅寺和法鼓山案例,探讨了当代寺庙建筑设计在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建筑功能上,使用空间的调整;二是建筑形式上,对时代的回应...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当代台湾建筑和建筑师时,必然会涉及台湾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台湾建筑受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影响十分明显,地理条件独特,政治风云的变幻对台湾的建筑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可以说,当代台湾建筑是人文精神与政治因素、商业化冲撞及平衡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王中丞 《现代装饰》2011,(8):126-126
VISAVIS HAIR DESIGN是台湾最项尖的发型设计公司,本案位于台湾最美的河岸台湾高雄爱河旁,是该品牌的南台湾旗舰店。南台湾人生活步调缓慢且性格爽朗,本案大量运用建筑版膜技术,将混凝土拆除版膜后的原始表面保留,作为空间主轴,目的呈现南台湾人朴实的个性。在空间表现上使用常见的材料,以不同的形态重组,创造新的材料元素,令空间能和谐自然。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当代台湾建筑和建筑师时,必然会涉及台湾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台湾建筑受地缘政治和历史的影响十分明显,地理条件独特,政治风云的变幻对台湾的建筑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可以说,当代台湾建筑是人文精神与政治因素、商业化冲撞及平衡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梁贵堡 《山西建筑》2009,35(24):10-11
从二战后台湾经济的奠基、快速发展、泡沫,观察社会环境、建筑潮流的改变,探讨了重要建筑师的贡献及经济、空间、建筑、文化良性循环的可能性,从而总结出台湾建筑师的探索经验,为大陆建筑的多样发展提供借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单向与迂回台湾战后建筑的发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的现代建筑发展,伴随着时代背景,显现一种在单向与迂回间,不断更替的演进过程。单向指的是台湾当代建筑意图现代化的学习模仿,迂回指的是对建筑自体位置何在的思索与反省。作者在文章中以五个波段来对整个台湾战后当代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分野叙述,并揭示出单向和迂回这两股力量在台湾战后建筑史上,交错轮置地反复定义出台湾当代建筑的此刻面貌。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化背景出发,探讨台湾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趋势,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介绍和分析基于地域环境独特性的地域主义创作实践,提出建筑设计应尊重地域差异性和环境独特性,从而促成当代台湾建筑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荷兰Mecanoo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卫武营艺术中心在台湾高雄举行了动工仪式,这座面积达14.1万m2的文化建筑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场馆.其技术先进.包括一座2000座席的音乐厅、一座2250座席的歌剧院、一座1250座席的儿童剧场和一个500座位的排练厅,此外还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及音乐和舞蹈工作室等。  相似文献   

10.
高铁新竹站是架构在台湾高铁整体基础工程上的建筑物,因其优雅简洁的屋面形式与构造细部,已成为近年罕见深具象征意义与设计质感的建筑作品。本文从台湾铁路百年发展的背景出发,检讨姚仁喜建筑师在本案中对于地方特色与公共空间的思索与表现,并申论此设计进程中的新尝试对其个人创作以及台湾当代建筑之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的“中台禅寺”,介绍当今台湾建筑师在佛教寺院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做出的宝贵尝试,试图为中国大陆地区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资料和思维方式,同时也为建筑师创作其它建筑类型提供新的审美角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全球化浪潮和西方文化的侵袭,探讨台湾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趋势,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介绍和分析基于地域文化的固有性与象征性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实践,提出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尊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生活型态,从而促成当代台湾建筑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以后,台湾建筑在经历政治转型以及九二一地震之后,一群青年建筑师都共同地面对台湾的城乡地景,并藉以不同的建筑构筑实验和论述,寻找所谓的“在地性格”和“人文关怀”,开创了一系列在台湾地景风貌之间的一种“或存”、“若存”状态之台湾当代本土建筑.他们分别地回到自身的城乡环境,以参与/介入的方式,进行一个社区改造和场所塑造的建筑运动,并以较小尺度的建筑或是地景系列作品,来找寻着属于自己的真实生活景观.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第六届远东建筑奖第一次跨越两岸设奖,《时代建筑》借协助上海地区评奖之际,参与了台湾地区入围作品评勘工作,考察了台湾当代建筑实况,和台湾的建筑业界和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积累了丰富的资料。2008年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促使我们通过专刊进一步扩大与台湾建筑界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16.
当代语境下的佛教建筑主要是采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手法,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建造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的新的空间的佛教建筑。该建筑比起传统佛教建筑,造型更加自由,空间更加丰富,在表达建筑环境与意境上手法也更加新颖多样,因此营造出的建筑空间环境也十分美观大方,这样从而还避免了传统佛教建筑千篇一律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许铭哲 《华中建筑》2008,26(2):15-20
该文探讨了当代台湾建筑的古典意涵倾向及其原因,分析了这类建筑的三种表现:新古典主义的路线;后现代主义的路线;古典与前卫建筑的并置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台湾法鼓山佛教文化园区采用的是以人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共生的法则,注重其实用性与生态性的一种规划理念。在多元且开放的社会形势下,园区在空间规划上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分别以学院区、修持区、佛教文化区和生态公园区的划分来达到教育、休闲娱乐以及修行的目的。在园区的活动安排上,注重人文关怀及社会教育的功能,并且积极推动"人间佛教"的社会理念。在建筑设计上,做到对现有地形与地貌的最大化保护,并且使其融入自然环境中。研究透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园区的整体规划与建筑形式进行了分析,从而较为科学地认识到台湾法鼓山佛教文化园区的创新与文化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球化和生态环境的快速变迁,探讨台湾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趋势,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介绍和分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实践,提出建筑设计应当尊重地域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促成当代台湾建筑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苏州工业园区重元寺重建规划的创作出发,初步探讨了当代佛教建筑的多元社会需求,因地制宜的环境利用,规制有度的寺庙格局,僧俗和谐的功能分区等规划设计要素,并提出了于史有据、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以实现当代佛教建筑的历史使命:弘扬文化传统,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