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本文以国内某200 kA级系列铝电解槽侧部破损分析为基础,着重探讨了侧部炭块在不进行电解槽停槽的状态下,即在线进行局部更换和维护侧部炭块的技术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关铝股份有限公司190kA系列电解槽侧部早期破损分析为基础,着重探讨了侧部炭块在电解槽不停槽的状态下,进行局部更换侧部炭块的技术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85kA预焙铝电解槽破损的各种原因,并从各方面提出了延长其生产周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铝电解槽阴极炭块结构形式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上插自焙槽阴极炭块组的相关试验、原由及情况,就试验结果展开了论述,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大型预焙铝电解槽侧部早期破损的修补方法——侧部碳央重塑法,此方法不需要停槽操作,经小修后的电解槽运行平稳,槽寿命平均延长345d。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大型铝电解槽寿命低于国外寿命的情况,从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对造成电解槽破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总结近年来提高槽寿命的各项措施和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延长槽寿命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300kA级大型预焙电解槽生产实践中,电解槽侧部炉帮易空,散热窗易出现发红现象。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对电解槽侧部破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及控制措施,有效地延长了槽寿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200 kA大型预焙电解槽侧部破损时,在不停槽不停电的情况下,对破损部位进行准确判断、科学修补和合理维护的方法,从而有效延长了破损槽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型预焙铝电解槽侧部早期破损的修补方法——侧部碳块重塑法,此方法不需要停槽操作,经小修后的电解槽运行平稳,槽寿命平均延长345d。  相似文献   

10.
铝电解槽槽壳侧部散热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大光 《甘肃冶金》2006,28(1):21-24
本文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厂240 kA预焙阳极铝电解槽槽壳侧部散热进行研究,建立半槽切片有限元解析模型,对其电、热场进行耦合计算。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槽壳各区域表面温度偏差在4℃以内),所计算的侧部散热量与实测值基本相符,与传统的公式计算相比,更能真实地反映铝电解槽实际运行的散热状况,为铝电解槽能量平衡的研究与优化设计提供精确、快速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阳极炭块实施上下倒角,可有效降低吨铝阳极毛耗。下倒角还可改善阳极底部直角掉粒掉渣,减少槽内炭渣量,促进电解槽稳定运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碳化硅砖和碳化硅砖与普通碳砖复合侧块,在上世纪末期我国铝电解槽上开始推广应用。使用后各厂家普遍发现碳化硅砖及碳化硅砖与普通碳块复合侧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上抬和脱落现象,该文对断裂、上抬和脱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贵冶熔炼一系统蒸汽干燥机主要用于对备料预干燥过来的铜精矿进行二次干燥,文中主要介绍了一种创新加工工艺对干燥机大直径侧挡轮进行现场不拆卸车削修复,该加工工艺满足了机械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一些大尺寸、无拆卸条件备件的车削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炉单楔形炭块和双楔形炭块砌砖设计及计算方法,编制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双楔形炭块砖量计算表。  相似文献   

15.
SP侧压过程板坯头部失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宪章  刘才  江光彪 《钢铁》2005,40(3):56-58
为了分析定宽过程中板坯头部失宽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板坯侧压的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在固定板坯宽度和不同侧压规程的前提下, 板坯头部失宽量的变化情况,得到了失宽量和侧压量的变化规律。并相应地进行了测试研究,对比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两者吻合良好。表明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对控制侧压过程中板坯头部失宽有重要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阴极炭块材料的选取与铝电解槽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以某180 kA级铝电解槽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电热场数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三种阴极炭块材料对电解槽电热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情况下的阴极炭块欧姆压降分别为0.286 V、0.226 V和0.142 V,总散热量分别为333 kW、339 kW和346 kW,采用石墨化阴极炭块的节能效果最好,而半石墨化阴极炭块次之。  相似文献   

17.
钒钛磁铁矿含碳球团的还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底炉工艺为基础,对不同配碳比、不同焙烧温度、不同焙烧时间条件下的金属化球团宏观形貌和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Ti在球团中由集中分布到均匀分布再到集中分布,与Fe逐渐分离,而Ti与Mg的分布状态几乎相同,且V的赋存形态几乎与Ti一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分析得知,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球团孔隙度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还原反应的继续进行。还原时间为20~40min时,Fe与Ti、V基本能够分开,Mg与Ti则基本互溶在一起,走向一致。无论在何种配碳比的条件下,球团中均出现了金属铁和(Fe,Mg)Ti2O5,而黑钛石的存在限制了金属化率的进一步升高,且当配碳比增加到1.3时,球团中出现了新相TiC0.2N0.8。  相似文献   

18.
在1273~1573 K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煤种、木炭和石墨与不同种类矿石制成含碳球团的还原速度;进而讨论了温度、配碳比(C/O)、挥发分含量等因素对含碳球团还原所需时间和金属化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含碳球团还原冷却后的强度,对影响强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还原冷却后的强度在温度1273 K时较低,配入含挥发分较高的气煤,可以使还原冷却后的强度提高,加快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