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和敏化处理状态的304L不锈钢晶间腐蚀行为。结果表明,EPR法可灵敏并定量评价304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测量时,推荐采用1.0 mol/L H2SO4+0.1mol/L KSCN混合溶液;304L晶间腐蚀敏化度随固溶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随敏化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恒电位脉冲法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锈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经热处理敏化,在晶界附近形成贫铬区,引起晶间腐蚀,本文采用恒电位脉冲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进行检测,并讨论了该法检测敏化的最佳实验条件。与常用的双环ERP法相比较,恒电位脉冲法具有测定速度快、对试样损伤小、测定结果更准确等特点。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敏化度较高的不锈钢电极,经过双环EPR实验后在电极表面发生较严重的孔蚀,这可能就是EPR法测定常会出现偏差的原因;而经恒电位脉冲法实验后的同类电极,则未发现明显的孔蚀现象,从而保证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李久青  孙冬柏 《腐蚀与防护》1994,15(2):69-72,68
1 前言 晶间贫铬引起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和沿晶应力腐蚀,导致有关材料特别是核电设施的失效,故迫切需要有一种快速、非破坏性的定量检测技术及仪器,用于现场监测及评价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1978年,Clarke等首先将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用作沸水堆(BWR)核电站中304及304L不锈钢管晶间腐蚀敏感性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O_4+Na_2S_4O_6溶液中钝化区回扫电位、扫描速度、溶液温度、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测试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AISI304、316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进行了不同敏化状态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EPR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_2S_4O_6作为活化剂的EPR法同样是一种快速、定量、非破坏性的评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304系列不锈钢选用H_2SO_4+KSCN溶液比较灵敏,而对于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定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O_4+Na_2S_4O_6溶液中钝化区回扫电位、扫描速度、溶液温度、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测试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AISI304、316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进行了不同敏化状态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EPR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_2S_4O_6作为活化剂的EPR法同样是一种快速、定量、非破坏性的评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304系列不锈钢选用H_2SO_4+KSCN溶液比较灵敏,而对于316系列不锈钢则选用H_2SO_4+Na_2S_4O_6溶液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6.
固溶处理温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敏化与晶间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研究了经950℃和1050℃固溶处理30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化度Ir/Ia、敏化时间t和敏化温度T之间关系,根据腐蚀速率Rmpy与微观腐蚀形貌绘制了304不锈钢敏化的TTS曲线,探讨了固溶处理温度改变对TTS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固溶处理试样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优于950℃固溶处理试样。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价308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测得的反向扫描电流的最大值与正向扫描电流的最大值的比值(ir/ia)评价各种敏化程度的308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在不出现过敏化条件下,比值ir/ia与材料的敏化程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随着敏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和敏化时间的延长,电流比值ir/ia增大。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可以灵敏并且定量地评价308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并且与草酸实验中得到的金相评级有对应性,ir/ia≤2.97×10-3对应草酸浸蚀实验中的“阶梯”组织,2.97×10-3相似文献   

8.
对304不锈钢进行时效处理,利用EPR(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对时效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腐蚀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不锈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未经敏化处理的304不锈钢不会有晶间腐蚀的产生,700℃敏化后,在400~500℃时效温度下,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晶间腐蚀敏感性也随之增大。因此,应严格控制304不锈钢的焊接工艺参数,杜绝晶间腐蚀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激光焊接热输入对奥氏体不锈钢激光搭接焊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激光搭接焊接头的相组成与主要合金成分. 结果表明,不锈钢激光搭接焊接头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高于母材,且随着激光热输入的增加,焊接接头的阳极极化曲线钝化区间逐渐变窄,维钝电流密度增大,再活化率Ra = Ir/Ia增大,接头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 与焊缝金属相比,焊接热影响区的晶间腐蚀倾向更为明显,成为接头中耐晶间腐蚀性能最薄弱的部位,而在晶界上析出M23C6导致晶界贫铬是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Cu-CuSO4-16% H2SO4沸腾试验和电化学再活化方法研究了八种400系列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C含量及稳定化元素是影响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化学测量方法评价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时易受晶粒再活化的影响,可结合电镜观察表面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要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机理。讨论了C、Cr、P等元素以及冷加工、铸造、焊接、热作成型等热加工方法对晶间腐蚀的影响;降低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主要是限制不锈钢中的C和N的含量分别不超过0.03%和0.10%的和进行固溶处理.  相似文献   

13.
18-8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机理,讨论了C、C、N等元素以及加热时间、温度、冷却速度和焊接等工艺条件对晶间腐蚀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304不锈钢晶间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固溶态、敏化态304不锈钢在0.5mol/L H2SO4+0.01mol/L KSCN溶液中的阻抗谱特征.研究表明,不锈钢在不同极化电位下的阻抗谱呈现活性溶解、活化-钝化、钝化及再活化的特征.达到再活化之前,固溶态和敏化态的不锈钢在0.5mol/L H2SO4+0.01mol/L KSCN溶液中呈现相同的EIS特征;而在再活化区,钝化膜局部溶解,EIS图有两个容抗弧,低频容抗弧延伸到第二象限,呈现负电阻特征,低频下敏化态比固溶态不锈钢阻抗模值小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技术(EPR)研究了不同含量氮(N)、铌(Nb)元素的添加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蚀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元素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耐点蚀性能,但对于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却有不同的机制。少量的N会降低材料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但含量增加到0.2%时,却可以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Nb元素的添加会明显增加材料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但会降低其耐点蚀性能。基于以上结果,确定了N和Nb添加的最佳含量,并给出上述微量元素改变材料耐腐蚀性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Huey试验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新型F28低偏析个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这种钢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和选择性腐蚀性能,可以代替316L或2RE69不锈钢在尿案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EPR法评价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各种判据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与草酸浸法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并对动电位再活化法用于评价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各种判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判据与材料的敏化程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能灵敏定量地反映低敏化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的变化,各种判据中电流比ir/ia,电量比Qr/Qa的数据波动性小,重现性好;而再活化电流ir志再活化电量Qr有数据波动较大,重现性较差,电量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