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正>浙江大学-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是英特尔在中国支持建立的首批五个多核技术实验室之一,主要进行多核这一前沿技术的教学推广及多核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实验室负责人为陈天洲教授。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教育》2008,(19):140-142,135
1994年英特尔大学合作计划在中国展开后,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踏上了鼓励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快车,在师资培训、学生支持、课程建设、合作研究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当全球信息产业将眼光聚焦在多核技术上时,2006年,“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也正式启动。2008年8月28日,被誉为中国高校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交流平台“2008英特尔中国多核技术学术论坛”在厦门召开,全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精英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计算机事业在多核时代的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方向。会议期间,本刊主编奚春雁(以下简称奚)专门采访了英特尔中国大区教育事务部总监朱文利女士(以下简称朱),双方就创新人才培养、英特尔教育计划、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鞠道霖 《个人电脑》2010,16(8):26-27
十年前3dfx告诉我们显卡可以多核,五年前英特尔告诉我们CPU可以多核,今天,华硕告诉我们能提供多核技术的不仅仅是处理器和显卡,主板一样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教育》2008,(18):F0002-F0002
2008年8月28日,厦门,被誉为中国高校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交流平台“2008英特尔中国多核技术学术论坛”在这里召开。该论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英特尔公司共同主办,云集了全国102所高校的计算机教研精英,共同分享与全球同步的最新多核技术,展示中国高校多核技术研发、多核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教育》2009,(1):93-94
在飞速运转的信息社会,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多核时代。英特尔携手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英特尔多核大学合作计划",提出"迎接多核时代,从教育开始"的理念,致力于通过技术成果共享,加快中国高校多核技术课程建设,整合产业、政府、高校教研机构的资源,不断深入推动多核人才的培养。如今三年时间已过,这一计划惠及的院校已达152所,所有院校都已经或准备引入多核相关的教学内容,受益的学生已达17000余名。《计算机教育》杂志持续关注"英特尔多核大学合作计划",将在2009年陆续推出这个计划的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6.
圈点     
《软件工程师》2007,(6):5-7
<正>英特尔启动多核技术大学计划4月17日下午,英特尔在北京举行的春季IDF大会上宣布,将与中国的32所高校共推“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连同去年国内首批与英特尔携手合作的5所高校,  相似文献   

7.
英特尔Core 2处理器被誉为芯片技术的第六次转折,标志着英特尔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多核”大战也由此登场。应用层面的台式机市场也必然波澜四起。Core 2能给PC用户带来什么?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我们真的会跨入一个真正的多任务的时代?为了解答用户的疑问,本专题评测了10款基于Core 2处理器的台式机,让数据和事实回答用户的疑问,也为用户选购提供帮助。-周童  相似文献   

8.
双核技术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特尔预计:在2006年将有超过85%的服务器处理器采用双核或多核架构。现将读者对双核技术的一些疑惑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共享。  相似文献   

9.
同时,英特尔公司还宣布启动“英特尔杯”全国计算机多核程序设计大赛。该大赛面向在校大学生、软件工程师和计算机爱好者,旨在普及计算机多核技术,提升国内在校大学生和软  相似文献   

10.
走进多核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核技术的必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核技术的含义进行了阐述;报告了在多核技术方面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以及现状,指出了多核技术发展可能出现的误区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江南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44):i002-i004
上期我们介绍了多内核技术的发展,以及双内核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还分析了多内核技术带来的软件许可问题。可以说,让大家从整体方面对多内核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期《服务器》,我们将围绕当前大家比较感兴趣的x86双内核处理器,提前做些剖析。尽管英特尔和AMD还在对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遮遮掩掩,但从不同渠道透露出来的一些情况,已能让我们对这两家厂商的双内核处理器有了大概的轮廓。不过,最终的产品都还要到明年才能和用户见面。  相似文献   

12.
郝艳 《软件世界》2008,(7):63-64
“一年前,英特尔编译器的主要用户还是以科研院所、能源单位为主体的高端人群,而一年后的今天,英特尔编译器的主要用户则已经是普通的软件开发人员,这些均源于多核的普及!”英特尔开发者产品事业部销售和业务发展总监佘。飞对多核时代的到来自信满满,“多核并行编程已经成为软件研发人员不可规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NI宣布其已经加入多核协会,此协会是全球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开发帮助缩短多核执行产品投入市场时间的标准。作为此协会的一员,NI将与包括英特尔、飞思卡尔半导体和风河系统公司在内的具有领先技术的公司合作,改进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开发工具间的协同工作能力,以方便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能受益于由多核技术带来的高端性能。  相似文献   

14.
多核技术是当前计算机学科发展的热门方向,针对将多核技术融入到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中出现的学生对基础算法并行化了解甚少的问题,文章提出将多核技术引入到前导课程数据结构中的实施方案,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多核技术实践大纲及实例,并引入基于多核的课程设计。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对多核技术和并行算法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份英特尔发布32nm酷睿i处理器,至此,酷睿i处理器高、中、低各档已大备,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即将开始。从DIY市场也可以嗅到,酷睿i已成为最热的名词之一。那么,这次英特尔处理器的升级,只是让人麻木的摩尔定律呢?还是有革新的变化?特别是,它会给PC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电脑世界》2004,(22):102-110
从2005年开始,Intel和AMD不仅要在主流CPU产品线中切换到64位,而且陆续要在服务器、台式机甚至笔记本电脑的CPU中置入双核,CPU即将迈入64位多核时代。64位能快多少?用户将以什么样的模式来使用多核CPU?多核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报讯11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英特尔I D F大会上,全球首台X86四核服务器浪潮N F380D亮相主席。浪潮服务器总经理彭震在与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亚太区联合总经理兼中国区总经理杨旭进行的高峰对话中,共同就四核技术及其为客户带来的创新价值进行了论述。彭震表示,IFA+智能弹性架构理念是国内厂商提出的惟一的针对多核的技术理念。在多核时代,浪潮进一步发展完善IFA+技术理念,致力于服务器最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解决方案的研究;使多核技术蕴藏的高计算力在浪潮服务器I F A+平台上得到充分体现,为客户实现多核带来的价值飞跃,在节约投…  相似文献   

18.
子珍 《程序员》2006,(12):32-32
11月14日,英特尔公司宣布推出了面向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个人电脑的英特尔至强5300和英特尔酷睿2四核处理器至尊版系列处理器。这也是业界针对通用个人计算机x86结构的首次4核处理器发布。从去年开始,AMD公司就率先发难,推出了其双核技术的处理器。并将电脑处理器的架构引向多核,大幅提高处理  相似文献   

19.
《电脑迷》2011,(13):56-56
暑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近期处理器新品基本已经上市,英特尔的SNB处理器仍然是用户关注的焦点,已经完成高中低端各产品线的布局,而AMD则凭借高性价比多核处理器得到追求性价比玩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IFA+的产品理念仍将主导多核时代的浪潮服务器。多核时代带来的计算力大释放也会使客户对服务器计算性能的关注相对淡化,而服务器平台的智能、弹性等特性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例如多核的出现让客户对服务器的管理智能化更加看中。在四核服务器方面,浪潮将更加致力于服务器"智能化"的开发和服务器行业应用方案的研究,为用户提供不仅仅是"算的快"的服务器,而且是"算的好"的服务器,让多核的高性能能够在浪潮服务器IFA+的平台上有效的释放出来,让客户获得多核带来的高效能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