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洪 《电子对抗》2004,(5):6-10
阐述了两机动平台协同空对地测向测时差无源瞬时定位方法,采用Matlab对该方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与两机动平台协同空对地测向交叉瞬时定位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两机动平台协同空对地测向测时差无源瞬时精确定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提高时差定位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时差定位原理和时差定位误差分布的分析,找出影响时差定位精度的几个方面;从影响时差定位精度因素的源头入手,研究如何提高时差测量精度,以及多套时差定位系统组网后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摸索出能够进一步提高时差定位精度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测时差无源定位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但是测时差定位计算困难,误差分析复杂。提出了两维空间中测时差定位模糊区的大小和目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还引入了概率椭圆来表示目标的概率分布,并画出了目标处于典型位置时的概率椭圆。  相似文献   

4.
多基站无源定位技术在区域定位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站时差定位是一种较精确的定位方法,它通过处理三个或三个以上测量站采集的信号到达时间来对辐射源定位。文中论述了多站时差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TDOA多基站小区无源定位系统为基础构建区域定位网络的方案。论述了时差双基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以及小区定位系统的几何布站,地面观测站对空中平台的实时精确定位算法,同步技术,区域组网与越区切换等主要问题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郑贵文 《现代导航》2011,2(3):206-210
时差定位是一种定位精度较高的定位方法。星载平台上受空间尺寸的影响,基线长度有限,这样星载时差定位的精度主要与时差测量的精度的有关。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相位法的时差测量的技术和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相位法测时差的原理,给出了实现框图, 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因素,仿真了 AD 有效量化位数对于测时差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显示出,提高 AD 的有效量化位数可提高精度,实现皮秒级的时差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郑航 《移动通信》2012,(Z2):51-57
近年来室内Wi-Fi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已有多种定位方法投入商业运用。为满足用户对室内定位的更高精准度的要求,文章旨在研究基于室内Wi-Fi定位改进的测到达时差定位方法,采用高精度的相对时统、脉冲测时差及四站三双曲面定位技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对Wi-Fi定位家族(体系)加强、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7.
针对两站测向测时差三维目标定位的一般情况,为克服传统解析算法的定位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定理的定位求解方法。该算法在时差和角度信息均可获得的情况下,根据侦察平台和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几何关系,利用余弦定理给出了无模糊的目标位置解析解。进一步,为充分利用侦察平台冗余的观测信息、提高定位精度,采用简化的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对根据不同观测信息解算得到的目标位置估计值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测向测时差融合定位算法。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定位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时差定位与两种测时差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时差定位以及两种测时差的方法———基于统一信号和基于统一时间的时差测量方法,并针对测量精度进行分析,最后给出GDOP仿真。  相似文献   

9.
李华 《电子对抗》1998,(2):24-32
本文主要探讨由3个探讨测组成的无源探测网二维时差估计定位技术。包括系统组成、时差提取、定位计算、时差定精度等问题,重点讨论了定位误差分布,计算结果为方案论证及工程研制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0.
导弹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导弹协同定位技术.针对多导弹时差定位系统,建立了定位模型,推导了定位误差表达式并作了仿真分析,针对不同布站形式对定位精度变化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机载雷达在定型试验中通常要面对跟踪精度分析这一重要技术指标的需求,通过差分GPS应用于该指标考核的可用性分析,结合相关的国家军用标准,构建了基于差分GPS的机载雷达跟踪精度统计分析方法,并通过在某型机载雷达定型试飞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机载控制设备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系统级ASIC技术构建机载控制设备的方法。分析了机载控制设备的功能,对主要的系统级ASIC技术进行介绍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基于FPGA的SOPC技术构建机载控制设备实施方案,并对软件和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介绍了Xilinx的EDK设计工具设计SOPC系统的开发流程。最后在控制系统平台上进行了系统功能测试,证明了采用SOPC技术设计的机载控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载AIS由于时隙冲突导致的监视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通过分区域接收提高检测概率的方法.通过分析AIS系统的接入过程,深入研究影响系统监视性能的因素,利用MATLAB,基于SOTDMA协议构建全新结构下的机载AIS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确定了时隙冲突、系统容量和负载之间的关系,表明分区域接收能有效提高检测概率,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善江  贺岩  陶邦一  俞家勇  陈卫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11):1113004-1113004(8)
机载激光雷达的海陆波形分类对于沿海地区及其变化性质的研究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在原始的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上使用深度学习进行分类的方法。构建全连接神经网络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NN),在一个测量海域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最优模型获得了99.6%的分类精度。该最优模型对来自不同测量海域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精度达到了95.6%,相比支持向量机方法,处理速度提高了约52%。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对机载激光雷达回波波形的分类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速度,它可以进一步作为通过机载激光测深技术对海底种类进行分类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机载分布式相参雷达(DCAR)相比较于地基DCAR具有探测距离远、机动性高和部署灵活等优势,然而,载机平台运动使得机载DCAR面临更加严格的时间、空间和相位同步要求。为此,该文建立了基于慢时间码分多址(ST-CDMA)波形的机载DCAR信号模型及其矩阵表示形式,分析了时间、空间和相位同步误差对目标相参合成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于特显点的机载DCAR同步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目标参数搜索的方式消除滤波器网格失配误差;接着,利用基于目标的估计方法或者基于中继的估计方法完成单元位置误差校正;最后,利用特征结构方法校正等效幅相误差。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机载SAR重复轨道干涉成像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描述了中科院电子所机载L-SAR系统的重复轨道干涉试验,通过对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中国第一幅与实际地形图基本吻合的数字高程图,高程精度在10m左右。同时,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轨道有夹角的图像配准方法,并在处理过程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mUAV)机载云台的扰动补 偿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扰动观测器(IDO,improved disturbance observer)的伺服控 制器与减振装 置相结合的复合补偿方法。深入分析了IDO的扰动补偿能力和鲁棒性,构建 了基于IDO的云 台伺服控制结构;依据mUAV机载云台的振动特性,设计出减振装置的结构参数 及安装位置。飞行实验表明, 引入复合补偿方法后,视轴(LOS)指向误差减小到了0.03°,振动隔 离度提高了约15dB。复合补偿方法有效地补偿了机载云 台的扰动,完全满足了mUAV机载云台扰动补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机载双基雷达杂波与构型有关且具有严重的距离依赖性,因此杂波脊复杂多变,独立同分布(IID)的样本很少。传统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法受独立同分布样本数的限制,对机载双基雷达杂波的抑制性能有限。基于机载雷达杂波在角度-多普勒域分布的稀疏特性和稀疏贝叶斯学习(SBL)在稀疏信号重建方面的优势,该文将SBL算法应用于较为复杂的机载双基雷达双动模式下杂波抑制,该方法可以用少量训练单元杂波估计待测距离单元的杂波协方差矩阵(CCM),然后进行空时自适应处理;同时,该算法不需要样本独立同分布,在双基双动模式下对杂波的抑制性能较好,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某型机载雷达的地面标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机载雷达标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声体波延迟线的某型机载雷达距离方位误差的地面静态有源校准方法。标校时,机载雷达的工作状态与正常使用时一致,能够保证实际使用时的精度;另外,可以自动实现频率对准,不受机载雷达频率漂移的影响。分析了标校系统的性能,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应用于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评估中,从而实现了一段时间内机载雷达侦察效能的动态评估。选取随战场环境、操作员水平等变化的因素作为影响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评估的指标,并采用模糊分类方法形成各指标的状态集合;构建基于Netica 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模型参数及隶属度函数,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推理模型以及相应的推理算法,对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进行动态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估机载雷达侦察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