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在滑坡滑动面底面倾角较小且上条块对下条块有可能产生拉应力的情况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的稳定系数偏大,不利于工程安全。提出一种改进的传递系数法并推导出稳定系数表达式,针对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出现的拉应力,根据莫尔库仑破坏准则,以分块极限静力平衡为基础,修正底面倾角,使传递系数为0,亦即使拉应力无法传递。结合工程实例,将该方法与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传递系数法计算过程更合理,计算结果较传统方法偏小,与实际情况吻合,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满足工程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及重灾区。文章详细介绍了倒流子滑坡结构及变形特征,对滑坡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干、支流跨度极广,受地层岩性、岸坡结构、库水波动及强降雨的影响,库区频发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结合三峡库区滑坡的分布规律,分析了降雨和库水波动两种主要外因作用下不同工程地质类型滑坡的变形响应特征及失稳机理,总结介绍了三峡库区滑坡灾害治理所采用的抗滑桩支护、挡土墙支护、锚杆(索)加固3种主要工程措施的支护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生态护坡技术的加固机理及其在三峡库区的研究试验和推广使用。研究认为:目前三峡库区滑坡治理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一般较少考虑滑坡防治的生态效应,今后的研究可针对三峡库区降雨型滑坡特点,更深入地探索库水波动、强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生态-结构复合护坡体系的联合加固机理及设计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巴中市南江县九义校滑坡为一老滑坡堆积体,"5.12"地震期间发生复活滑动变形出现拉裂缝。近期该滑坡在暴雨状态下再次出现变形迹象,坡体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严重威胁其下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通过野外调研和搜集现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该滑坡的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根据坡体的结构及形态特征研究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判定九义校滑坡为牵引式土质滑坡,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最后分析各工况的影响因素,并运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稳定性验算,得出稳定性计算成果,内聚力c值和内摩擦角φ值的变化对安全系数K的影响。经过稳定性分析计算说明,该滑坡在天然工况下整体稳定性较好,在暴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易产生整体滑动,说明降雨无疑对滑坡的形成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雨季期间雨水下渗降低坡体稳定性,造成滑坡土体失稳或局部溜滑变形破坏,威胁危险区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尽快开展该地质灾害体的工程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万家中学后山滑坡进行成因机制探讨与稳定性评价,现对其区域地质特征作详细勘查。结果表明:勘查区地层地貌特征明显,地层软硬相间,滑坡体主要为块碎石土,且分布广泛。该滑坡可能沿堆积体与基岩之间软弱结构面滑动,且其中部存在临空面,为其剪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降雨及地表水的渗入是坡体拉裂及变形的主要诱发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该滑坡全坡段在自重、自重+暴雨、自重+地震等3种工况下的稳定系数。综合可知该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暴雨状态下有加剧失稳的可能。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9.
10.
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开始,长江三峡库区滑坡及崩塌防治工作全面展开,到2004年,三峡工程库区221个滑坡与崩塌体的勘察与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部分已完成防治工程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少数防治工程已开工建设。对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中所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滑坡稳定性及滑坡推力计算方法的问题,孔隙水压力的计算问题,水库水位调度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问题,地震力的计算问题及设计工况与安全系数的确定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各工况下三峡库区龙马溪滑坡稳定性的分析,得出其在库水位由175 m高程降至145 m时会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在综合考虑工程安全、经济及环境影响方面后,设计采用抗滑桩与挡土板相结合的方案对滑坡灾害进行治理[1],通过监测证实治理后的滑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人民黄河》2013,(11)
以三峡库区树坪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监测仪器对该滑坡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并结合库水位、日降水量及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库水位和降水对滑坡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对滑坡体高程约180 m处地下水位影响不大;树坪滑坡变形主要为局部变形,变形主要发生在滑坡前缘,滑坡前缘变形主要是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渗流数值模拟,模拟4种库水位上升或下降工况下滑坡体前缘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或下降时对滑坡体前缘地下水位影响较大,且地下水位随库水位的波动而变化;在库水长期浸泡作用下,滑坡体发生软化,强度降低,且库水入渗后,因滑坡体渗透性小而在土体内产生渗流力及超静孔压,并缓慢消散,进而引起滑坡体局部变形。 相似文献
13.
韩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10(1):168-172
以三峡库区某滑坡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该地区的地质资料及降雨资料。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采用GEO-SLOPE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网格模型,分析模拟该滑坡在降雨与库水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根据概率统计理论拟合得到滑坡的推力与抗力的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进而达到确定该滑坡的成灾降雨过程。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为其它类似滑坡防治工程设计要求的降雨过程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变形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体局部复活、开展对其实施复合预警监测。通过对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的地表宏观变形和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库区水位变化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机理,并对白水河滑坡变形现状及趋势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认为,降水坡水库水位下降是滑坡复活的诱发因素,两者叠加作用造成滑坡体稳定性下降。通过变形加速度及裂缝分期配套分析,截止2010年7月滑坡仍处于匀速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三峡库区水位变化对树坪滑坡变形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蓄水后,众多涉水型滑坡均有变形迹象,尤其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多数滑坡变形加剧。树坪滑坡属巨型古堆积体滑坡,距三峡大坝坝址约47 km,数年监测结果显示树坪滑坡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有强烈变形,若失稳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现场采集了树坪滑坡近几年监测数据,结合地质调查及勘探资料对其变形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坪滑坡地下水位与库水位涨落保持一致,库水位相对滞后,库水位下降时产生不利于滑坡体稳定性的动水压力,此时 GPS 数据表现出滑坡发生较强烈的变形,具有典型的动水压力型滑坡特征;自动位移计监测结果表明:树坪滑坡在库水位蓄水至175 m 水位后主要发生整体变形,由下部变形牵引上部滑动,具有牵引式滑坡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三峡工程库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是,推行可持续发展农业,妥善安置农村移民,结合城镇迁建,改善城市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防治库区水污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