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 1979年芬兰生产首台商业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以来,到目前,在欧洲、北美、日本、中国、南鲜朝等处,已有120余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在运行或安装中,有70余台正在建造中。循环流化床技术与鼓泡流化床技术一样,原出于化学工业中的一种燃烧工艺技术。1975年联邦德国鲁奇公司首次把这项技术用于锅炉燃烧。其流程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历时10年后,这种锅炉已显示了优于鼓泡流化床的特点,发展极快。锅炉容量由50、150、270吨/时逐步增长。现鲁奇公司与法国Stein Industry公司合作正设计制造300吨/时及500吨/时的电站锅炉。并打算在本世纪末,试制1000吨/时容量的锅炉。目前,联邦德国、北美有16个电厂 相似文献
4.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湍流床与快床两个区域。本文论述了由鼓泡流化床和从气力输送状态向循环流化床转化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现象。研究了湍流床开始出现到完全转化为湍流床及快床时,炉内气体迅速变化的规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对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床的当量直径、床的温度以及固体颗粒供给速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很多老龄煤粉炉由于燃料质量下降,燃烧条件变化,制粉系统的限制,磨损和环保条件等原因使锅炉性能恶化。内循环式循环流化床(IR—CFB)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可使这些锅炉的使用寿命延长20~25年。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流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湍流床和快床两个区域。本文论述了由鼓泡流化床与从气力输送状态向循环流化床转化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现象。研究了湍流床开始出现到完全转化为湍流床及快床时,炉内气体速度变化的规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对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床的当量直径,床温及固体颗粒供给速度等进行了深入试验研究,对循环流休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循环倍率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循环系统的基本特征值,是分析和设计循环流化床循环系统的前提。文章阐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概念、循环倍率关系式的推导、分析及其应用。介绍作者提出的CFB锅炉循环系统的物理模型及由此导得的以给煤为基准的R循环倍率关系式及以随煤进入循环系统的固体质量为标准的K循环倍率关系式,并作进一步分析。将K循环倍率关系式与近年来普遍应用的Kj=η/(1-η)简化关系式作比较呈现出K关系式的正确性。循环倍率关系式(R或K)从理论上揭示CFB锅炉循环物料量建立和维持的基本规律,为分析循环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循环系统的设计、运行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经验,分析总结了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可用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可用率的建议.目前运行的燃烧各种燃料的不同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可用率数据充分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已达到了可以和煤粉炉相同的可用率.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冷壁、旋风分离器等不同部位产生磨损的原因。通过对燃料特性、运行参数等影响磨损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锅炉结构设计、防磨材料的选用和表面处理等要求,也提出了预防和减小磨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提高可靠性、经济性和文明生产程度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史。围绕分离器的形式和整体布置 ,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 3代的发展 ,冷却型紧凑布置的循环床燃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国际80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安全性、提高可靠性和经济性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围绕分离器的形式和布置,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作者认为冷却型紧凑布置的循环床燃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为总结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特点,分析了超临界锅炉参数的选择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比煤粉炉更适合采用超临界参数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超临界CFB锅炉的研究现状.以国内三家锅炉厂针对白马项目提出的超临界600 MW CFB锅炉方案为例,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不存在颠覆性的技术障碍,而且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将成为我国燃煤电厂重要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但随着超临界CFB锅炉研发工作的深入,仍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完善措施,叙述了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低成本控制污染物排放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突出优势,但是实际运行中能否实现这一优势,取决于运行参数.在实际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研究分析了影响SO2和NOx排放的主导因素,验证了床温是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的关键.目前在已经运行的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存在设计失误,使得床温普遍偏高,造成其污染排放偏高.严格控制床温低于890℃、合理控制石灰石粒度分布在150~300 μm、选择反应活性较高的石灰石,在一定的钙硫比下,对于含硫量1%左右的原煤,锅炉出口原始SO2排放基本可以满足<200 mg/Nm3;同时控制炉膛出口氧气含量低于2.5%,其原始NOx排放基本可以满足<200 mg/Nm3.因此,降低运行床温是已经投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污染排放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