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滞后阻尼结构的复模态综合技术及其界面自由度的减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Craig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针对滞后阻尼结构的复模态综合方法。算例说明该方法不仅在频率上,而且在振型上都具有较好的精度。本文还探讨了综合自由度的进一步减缩。  相似文献   

2.
硬脂酸盐复合物的形成及对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和DSC等研究了硬脂酸钡(BaSt2)/硬脂酸锌(ZnSt2)复合物的形成。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共混后,BaSt2和ZnSt2羰基特征吸收峰、晶面间距和熔点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BaSt2和ZnSt2在此条件下形成了复合物。与BaSt2/ZnSt2混合物相比,BaSt2-ZnSt2复合物能改善聚氯乙烯(PVC)的初期色泽稳定性和静态热稳定性。BaSt2-ZnSt2复合物能够阻止ZnCl2的形成,从而抑制ZnCl2对PVC的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掺铒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光谱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能,研究了掺Er3+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和荧光光谱性质;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碲酸盐玻璃中Er3+离子的强度参数Ω(Ω2=4.79×10-20cm2, Ω4=1.52×10-20cm26=0.66×10-20cm2),计算了离子的自发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σe=10.40×10-21cm2)、Er3+离子4I13/24I15/2 发射谱的荧光半高宽(FWHM=65.5nm)及各能级的荧光寿命(4I13/2能级为τrad=3.99ms);比较了不同基质玻璃中Er3+离子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掺铒碲酸盐玻璃更适合于掺Er3+光纤放大器实现宽带和高增益放大.  相似文献   

4.
马来酰壳聚糖/纳米SiO2纳米微球的制备及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甲壳素脱乙酰得到壳聚糖,然后以碳酸钠催化马来酸酐酰化,得到壳聚糖酰化物钠盐。纳米二氧化硅经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处理,其与聚合物相容性得到提高,然后利用静电作用使其与马来酰壳聚糖钠盐复合。经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得到了分布均一的球形包覆物,粒径处于1 nm~100nm范围内,说明得到了复合物纳米微球,且复合后产物的热性能较马来酰壳聚糖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阴极热子组件是星载行波管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管的性能和寿命。由于星载行波管工作环境特殊,要求在保证阴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阴极热子组件的加热功率以提高阴极热子组件可靠性、延长阴极热子组件寿命,同时阴极热子组件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能。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星载脉冲行波管栅控电子枪阴极热子组件进行了热学和结构动力学性能分析和研究,通过优化阴极热子组件支撑结构和尺寸,降低了它的加热功率,并进行了热学实验验证;同时为了保证其力学可靠性,分析了阴极热子组件在随机振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新阴极热子组件结构加热功率由10.50 W降低至8.21 W,轴向尺寸缩短了45.4%,满足某星载行波管小型化的需求,结构同时符合抗机械振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氯磺酸为磺化剂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酰亚胺(SPEI),并对SPEI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SPEI的热失重及失重产物分析表明SPEI有三个阶段的失重,分别归属于吸收的水分、磺酸基团及主链的降解,磺化之后热稳定性有所下降,磺酸基团在230℃~370℃区间发生降解,但主链的降解温度基本保持不变;SPE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明显升高,当磺化度为62.6%时,体系出现了两个独立的Tg。  相似文献   

7.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与表征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一种制备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方法-乳液聚合,概述了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表征技术。  相似文献   

8.
9.
利用聚酚和4-硝基邻苯二甲腈的亲核取代反应,将邻苯二甲腈单元引入到了聚酚中。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其基本的结构单元,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结果显示在聚酚衍生物的合成中可能发生了一些链段的断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和热重分析(TGA)技术对聚酚及其衍生物进行了分析,热分析结果显示聚酚衍生物的热性能较聚酚有一定的提高,预固化试验揭示了分子结构中的氰基在羟基的存在下发生了自加速热聚合,从而对聚酚衍生物的热性能提高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热循环拉伸SiCw/6061Al复合材料变形与断裂过程,结果表明,热循环产生的界面应力有且于SiCw/6061Al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热循环低应力拉伸变形主要是位错的攀移;快速冷却时的过饱和空位既有助于位错的攀移,又能促进孔洞长大。  相似文献   

11.
残余热应力对Al2O3/Ni金属陶瓷断裂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残余热应力理论定性地解释也残余热应力对Al2O3/Ni金属陶瓷断裂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Ni颗粒位于Al2O3晶内或Ni含量低时,在Al2O3-Al2O3晶界产生张应力,易发生沿晶断裂;而其位于Al2O3晶界或Ni含量高时,在Al2O3-Al2O3晶界产生压应力,易产生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锆纳米等离子涂层的结构与热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 制备了氧化锆纳米结构和常规结构涂层, 并对涂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探查. 结果表明: 纳米结构涂层是由直径为100nm左右的柱状晶粒组成的层状结构; 涂层中存在大量的微裂纹和分布均匀的细小圆气孔. 纳米结构的涂层具有比常规涂层更好的抗热震性能, 其热震行为与常规涂层不同.  相似文献   

13.
The structure of a fluid as described by the pair-correlation function or by the static structure factor is modified by a viscous flow. This modification already exists in the linear flow regime (Newtonian behavior) but it becomes more pronounced at higher shear rates where non-Newtonian effects, such as a dependence of the viscosity on the shear rate and normal stress differences, prevai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for fluids composed of spherical particles, in particular, simple fluids and dense colloidal dispersions, and for complex fluids composed of nonspherical particles and polymeric chain molecules. Calculations based on kinetic equations for the pair-correlation function or for the orientation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a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btained by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NEMD) computer simulations, as well as with rheological and neutron scattering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甲醛水溶液法和多聚甲醛法合成了双酚-F硼酚醛树脂(BBPFFR)。用FT-IR、DSC和TGA研究了两种不同方法合成的树脂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BPAER)的固化机理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苄羟基、酚羟基和硼酸中未反应的—OH参与了与环氧基的反应;影响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固化后树脂中羰基、醚键和苄羟基的含量,热降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遵从一级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5.
马李  何录菊  莫才颂  盘茂森 《材料保护》2019,52(4):95-101,163
高性能辐射热防护层是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获得高性能的热防护层,利用L5 EB-PVD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设备在Haynes 214镍基合金表面沉积了SiC/ZrO2防护层,测试了其在热循环条件下的抗热震性能;通过分析其沉积温度及厚度对残余热应力的影响,确定了热防护层的沉积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热防护层在800℃和900℃循环80次后未出现明显的宏观裂纹;1000℃循环60次后,SiC表面层应力集中区出现裂纹,在交变热应力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形成网状龟裂纹,最终导致热防护层剥落;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热防护层在急冷急热热震过程中产生热应力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含氟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与其固化后表面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高分子材料的优异表面性能主要依赖于含氟组分在表面的富集和排列。高分子溶液经常用来制备各种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含氟高分子在溶液缔合状态影响含氟组分在表面的富集。文中主要综述了含氟组分组成、结构、溶剂等对含氟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聚集形态的影响,以及聚合物聚集形态对其固化后表面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态光交联法制备了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热分析(DM 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光交联能明显提高PP与EPDM间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并结合DM TA、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证实了动态光交联过程中产生了少量的接枝共聚物PP-g-EPDM。  相似文献   

18.
4Cr5MoSiV1,8407钢的热疲劳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相同热处理条件的4Cr5MoSiV1,8407钢的热疲劳特性,观察分析了疲劳裂纹形貌和深度,采用热疲劳损伤因子定量研究了二种钢的热疲劳过程。结果表明:两种钢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发生在100-200次之间。8407钢热疲劳裂纹的萌生较4Cr5MoSiV1钢均匀,细小;在1600次冷热循环前,二者的热疲劳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别,在1600次热循环后,前者的热疲劳损伤程度低于后者;在较低的回火温度条件下,8407钢的热疲劳抗力稍优于4Cr5MoSiV1;而在高温回火时,8407钢的热疲劳抗力属于4Cr5MoSiV1钢。分析了这二种钢的热疲劳机制,指出决定材料热疲劳裂纹抗力的是钢的热稳定性和钢的强度或硬度。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含功能化石墨烯的双噻唑聚合物(SDS-GNS)及其配合物SDS-GNS-Cu2+,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综合热分析得出SDS-GNS和SDS-GNS-Cu2+的失重速率分别为4.8%/℃和5.7%/℃,说明聚合物SDS-GNS和配合物SDS-GNS-Cu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常温测定聚合物SDS-GNS和配合物SDS-GNSCu2+的电化学特性,采用交流阻抗拟合方法,获得SDS-GNS和SDS-GNS-Cu2+的电导率分别为2.03×10-6S/cm和2.32×10-6S/cm。  相似文献   

20.
薛勇  张治民  王倩倩  王强 《材料导报》2014,28(22):132-137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在变形温度450~570℃、应变速率0.001~1s-1、最大变形量60%的变形条件下,对铝钨合金粉末冷、热压制备的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研究了该粉末合金的高温流动应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应变补偿的材料热变形Arrhenius本构关系模型,并将经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动应力结果与热模拟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比较吻合。考虑应变对流动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峰值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了变形激活能和本构方程中材料常数随应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