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对用空气来回收燃气锅炉排烟中水蒸气汽化潜热的冷凝式空气加热器,以加热器内烟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冷凝处的烟气和空气的温差△tx为变量,计算分析了锅炉最终排烟温度、加热的空气量、空气回收的热量、锅炉热效率与加热器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为选择利用空气来回收燃气锅炉汽化潜热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天然气为例,如果将30℃的空气加热到120℃,计算结果表明,温差出。从25℃减少到0℃时,最终排烟温度略微降低约2℃,相应的加热的空气量增大1.5倍,而加热器的面积急剧增大到无穷大,锅炉效率提高的极限为4.67%,此时潜热占总回收热量的28.6%。 相似文献
2.
3.
在锅炉改造时,有些单位往往仅注意炉膛的改造,而忽视尾部对流受热面的增加,而且改造都是以增容方式出现的,结果将导致锅炉排烟温度的升高和排烟量的增加。使得改造效果不十分显著。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烟气离开锅炉排入大气时,烟气温度比冷空气温度要高很多。排烟温度对锅炉热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排烟温度越高,排烟热损失就越大,锅炉热效率就越低(见图1)。图1排烟温区对排烟热损失的影响通常在过量空气系数一定时排烟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3-18℃时,排烟热损失就升高或降低1%。我们知道,进入省煤器的给水温度一般都不高,仅3… 相似文献
4.
介绍巨化集团公司热电厂HG-410/9.8-YM11型煤粉锅炉为消除受热面的积灰,安装使用WS-10型声波吹灰器后的效果,说明声波吹灰器在燃煤锅炉上可以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降低锅炉排烟热消失的四种技术方案分别就吹灰、低压省煤器、热管空预器、螺旋线圈强化等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根据不同情况推荐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8.
降低燃气锅炉排烟热损失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用天然气的锅炉其排烟温度较高,除带走大量显热之外,烟气中还存在大量水蒸汽的潜热,若将这两部分热量充分回收,则将大幅度提高锅炉热效率。文章在对天然气的燃烧特性计算的基础上,分析燃气锅炉烟气潜热回收的效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张春华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9,(12):58-60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增加了对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的要求,这就需要特种设备用户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我国能源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以煤为主,占到3/4以上,其中锅炉煤耗达80%左右,而锅炉的热损失包括:排烟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飞灰热损失及炉体散热损失。 相似文献
11.
燃气锅炉较高的排烟温度是制约其热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水-蒸汽泵技术回收燃气锅炉烟气潜热,针对兆瓦级燃气锅炉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提高热网回水温度、空气温度和湿度及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对燃气锅炉热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锅炉的热力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热网回水温度为45℃、空气温度为0℃、空气相对湿度为60%时,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可降低至26.2℃,热回收效率可达到83.6%,锅炉热效率可达到106.6%;随着热网回水温度的升高,系统回收烟气潜热的能力逐渐降低,当热网回水温度超过68℃时,系统不能回收烟气潜热;空气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以7 MW热负荷锅炉为例,对水-蒸汽泵回收潜热进行了初步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投资回收期约为7年. 相似文献
12.
锅炉是一种特殊结构部件,既可以为热电效应为基础的温差发电器提供热源,也可以为其提供冷源,这为应用温差发电器创造了条件。应用温差发电器可以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文章对应用温差发电器的可能性以及应用后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可以提高锅炉效率;提出了如何应用温差发电器件的方法.并对锅炉应用温差发电器降低排烟损失应该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电站锅炉进行了掺烧干化污泥的工程试验,重点考察了不同污泥掺烧比例下锅炉性能的变化。干化后的污泥灰份占比最高,其水份与烟煤水平接近。干化后的城市污泥、印染污泥热值在8000kJ/kg左右。掺烧污泥后,煤粉细度基本没有变化,炉膛整体温度水平降低。掺烧污泥有助于减少省煤器出口原始氮氧化物生成量,且掺烧比例越高,氮氧化物呈下降趋势。由于污泥的硫份高于一般煤种,同时挥发份较早析出消耗了主燃区氧量,掺烧污泥后水冷壁近壁区还原性气体浓度呈现恶化趋势。掺烧干化污泥后,CO未完全热损失呈现增大趋势,飞灰大渣含碳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由于污泥热值较低,整体烟气量变大,排烟温度显著升高,干烟气热损失增大的趋势最为明显。475MW负荷下,干化污泥掺烧比例为2.5%,锅炉热效率下降0.23个百分点;630MW负荷下,干化污泥掺烧比例为6.0%,锅炉热效率下降0.22个百分点。掺烧污泥后,主再热汽温、主再热压力没有变化,再热减温水量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通过天津市英式风貌区一号院供热制冷方案的经济分析,得出燃气制冷采暖方式在经济与环保方面都优于传统的集中供暖。 相似文献
18.
Masahiro Osakabe Kazuhiko Ishida Kiyoyuki Yagi Tugue Itoh Kunimitu Ohmasa 《亚洲传热研究》2001,30(2):139-151
In order to improve boiler efficiency, latent heat recovery from flue gas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on horizontal stainless‐steel tube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by using an actual flue gas from a natural gas boiler.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different air ratios of the flue gas and a wide range of tube wall temperatures. The condensation pattern was similar to a dropwise condensation near the dew point. By decreasing the wall temperature, the wall region covered with a thin liquid film increased.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behavior was well predicted with the analogy correlation at the high‐wall‐temperature region. At the low‐wall‐temperature region,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was higher than that predicted by the analogy correlation. © 2001 Scripta Technica, Heat Trans Asian Res, 30(2): 139–151, 2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