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Si、Na掺杂的W-Ni-Fe高比重合金界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为加入Si、Na掺杂的方法,研究了Si、Na掺杂对高比重合金中的W-Ni-Fe及W-W界面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发现Si、Na掺杂使合金中的W-Ni,Fe及W-W界面产生孔隙,并偏聚于界面处生成层状SiO2夹杂相,孔隙和层状夹杂相严重削弱了W-Ni,Fe界面结合力,并使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微裂纹,这是造成合金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i-Fe预合金粉末作粘结相对90W-7Ni-3Fe高比重合金性能的影响。发现用Ni-Fe预合金粉的高比重合金延伸率和冲击韧性有所提高,而强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羰基法制取预合金粉中存在C、O、N等杂质并分布在钨晶粒和粘结相的界面上从而降低强度。  相似文献   

3.
W-Ni-Fe-Co系重合金中锰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Mn的加入量的变化对93W-Ni-Fe-Co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合金中钨颗粒和粘结相的组成与含量,合金的显微及断口形貌,Mn及O、S的分布状态及它们间所形成夹杂物的类型、结构、尺寸、形态和分布等的系统研究,探讨了Mn在W-Ni-Fe-Co系重合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95W-Ni-Fe 合金工艺缺陷的 SAM 和 XPS 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藉助扫描俄歇探针、X射线光电子谱等分析了95W-Ni-Fe合金碳污染和氧化的本质。发现,碳污染试样中碳的化学状态主要为石墨,少量为铁或镍的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的界面富集使材料脆化。钨合金氧化后,氧大量富集于钨/粘结相界面,使沿着该界面的断裂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Fe-Cu-Mo-Si-B超微晶软磁合金的性能与晶化退火处理工艺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佳晶化处理温度为510℃。并运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结组织结构,该合金由二相构成:一相为纳米级超微晶Fe-Si固溶体,另一相为非晶相。  相似文献   

6.
Fe/SiC界面反应机理及界面优化工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Fe/SiC间的界面反应过程和界面优化工艺作了综述。800℃以上,Fe/SiC发生强烈的界面固相反应,生成复杂的铁硅化物和石墨,界面结合性能显著降低。Fe原子通过产物层的固相扩散过程可能是该界面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SiC表面化学镀Ni、氧化处理及PIRAC工艺等表面涂覆工艺和基体合金化有利于抑制界面反应,优化界面结构,实现Fe/SiC的良好复合  相似文献   

7.
液相烧结钨合金的氧富集脆化机理及韧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俄歇探针(SAM)结合真空热处理试验,研究了95W-Ni-Fe合金的脆化 机理,发现烧结态合金中散布着氧的高浓度富集区,这是钨合金脆化的重要因素。1000℃以 上的真空热处理可以消除氧高浓度富集区和降低界面氧浓度,使合金延性、韧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Fe-Cu-Mo-Si-B超微晶软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Cu-Mo-Si-B超微晶软磁合金的性能与晶化退火处理工艺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佳晶化处理温度为510℃。并运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该合金由二相构成:一相为纳米级超微晶Fe-Si固溶体,另一相为非晶相。  相似文献   

9.
研究新型快凝Al-Fe-Cr-Mo-Si合金中的准晶相转变过程及与其晶体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准晶相的转变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形核期、分离期和消失期,并提出准晶相向晶体相的外延转变机制;同时,找出了准晶相与相关晶体相之间的共格位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静拉伸载荷下93W合金缺口效应和断裂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93W-4.5Ni-2.5Fe合金在静拉伸载荷下的缺口效应,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其变形和断裂特征。研究表明,93W合金具有较小的缺口敏感性;缺口试样的变形和断裂与试样的形状有关,而光滑试样的变形和断裂则主要取决于合金微观组织的分布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
纳米γ-(Fe,Ni)合金颗粒的微观结构及其微波吸收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率电镜对纳米γ-(Fe,Ni)合金颗粒进行微观结构研究。检测表明,颗粒主要由γ-(Fe,Ni)合金颗粒组成,其颗粒大小为10nm左右;X射线能谱分析(EDS)表明,各个颗粒的Fe、Ni含量不相同,并给出了颗粒含量分布图。用该种纳米颗粒作为吸收剂,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12.
静拉伸载荷下93W合金制品效应和断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93W-4.5Ni-2.5Fe合金在静拉伸载荷下的缺口效应,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其变形和断裂特征。研究表明,93W合金具有较小的缺口敏感性;缺口试样的变形和断与试样的形状有关,而光滑试样的变形和断裂则主要取决于合金微组织的分布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研究了720~730℃热浸,纯Al、Al+1.7%Si,Al+3.6%Si三种钢板镀层,结果表明:加Si镀层结构改变,并对界面合金层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Si量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分析表明,Si占据了Fe2Al3中Al原子快速扩散的空位位置,从而导致合金层的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14.
Fe78B13Si9非晶合金的低温延-脆转变具有一阶段特征。经1h等温退火,其脆化温度为270℃。采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分别研究了合金低温脆化前后的断口及微观结构。AES分析显示,脆化断口上有氧、硫杂质原子的偏聚。HREM观察结果表明,合金淬态结构中存在有尺寸约1~3nm的类Fe2B及Fe3B短程有序区,脆化时长大至3~7nm。  相似文献   

15.
双层辉光离子W-Mo共渗的表面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明  谢锡善 《兵工学报》1999,20(2):147-150
研究了双层辉光离子W-Mo共渗快冷后的表面形貌,发现表面有大量微沟存在,且微沟内的W-Mo含量低于平均表面含量。用XPS所测的表面成分与扫描能谱所测的基本一致,说明最表层和次表层的合金含量相同,而非通常认为的在表面存在几个原子厚的高浓度层。XPS的结果表明,表面的Fe、W、Mo均以原子状态存在,而非化合物层。W-Mo共渗缓慢冷却后,晶内和晶界析出金属间化合物Fe7(WMo)6,并沿晶界向表面“溢出  相似文献   

16.
合金元素影响铝/陶瓷界面润湿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基体中添加合金元素是目前国内外改善金属/陶瓷界面润湿性的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影响Al/Al2O3界面和Al/SiC界面润湿性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合金元素Mg、Si、Cu、稀土等对Al/Al2O3界面和Al/SiC界面润湿性的影响,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锈铁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拉伸形变研究了Fe-Cr-Ni-Mn-s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并藉助于X 射线衍射、光学金相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形变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变,结果表明,在室温拉伸形变过程中随形变量的不同,除形变诱发ε和α'马氏体外,还形成了大量的形变孪晶,当拉伸形变量在2%以内时,可获得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其记忆效应除来源于形变诱发Aε-M外,还来源于形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形变孪晶在回复过程中的消失或减少。  相似文献   

18.
在二元Fe3Al中添加适量的铈(Ce)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塑性,尤其是将微量Ce加入三元Fe-28Al-2Cr合金时,室温延伸率可达22.2%。XPS研究表明,这是由于Ce的加入钝化了合金表面的氧化膜,抑制或推迟了Al和环境水汽的反立。此外Ce的加入导致了Fe3Al基体的晶粒细化和第二相颗粒的析出。  相似文献   

19.
铝硅合金-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l-7.5%Si合金两相温度范围区加入石墨颗粒,搅拌,制备了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580~590℃搅拌10~15min,石墨能均匀地分布于Al-7.5%Si合金基体。性能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略低于基体铝硅合金,但是具有高得多的阻尼性能。加入低于18%(体积百分数)的石墨,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内耗最高可达3.5×10-2,是一种阻尼性能优越的铸造材料。  相似文献   

20.
氢对亚临界固溶Ti_3Al基合金时效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未充氢及充氢的Super-α_2合金经亚临界固溶处理盾,800℃2h真空时效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氢使固溶及时效的组织显著细化。未充氢Super-α_2合金时效析出较粗的板条状α_2相,而充氢Super-α_2合金时效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颗粒状α_2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