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寒俊  吴波 《中国酿造》2006,(10):62-64
建立了一种应用同步荧光检测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检测条件对白藜芦醇荧光强度的影响。该方法的回归方程为Int(荧光强度)=19.70×Conc(浓度μg/mL)+13.98,相关系数r2=0.9987。白藜芦醇产生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mol/L~1.96×10-5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4×10-10mol/L。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同时检测葡萄酒中重要功效成分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顺反式四种异构体,对比了错流微孔膜过滤(Cross Microflow Filtration,CMF)和硅藻土过滤(kieselguhr Filtration,KF)后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发现1)不同品种葡萄酿造的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差异很大,赤霞珠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为4.63 mg/L,高于梅鹿辄葡萄酒含量一倍(2.05 mg/L);2)CMF过滤对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保留率达到103.90%,优于硅藻土过滤(保留率为93.08%);3)硅藻土过滤后白藜芦醇反式异构体含量降低,其中反式白藜芦醇糖苷的损失较大,保留率为78.87%.  相似文献   

3.
红葡萄酒澄清工艺中白藜芦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P-HPLC方法,测定红葡萄酒澄清处理前后白藜芦醇四种异构体的含量变化,发现:1)澄清处理后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总量减少了15.7%;2)下胶和硅藻土过滤主要引起水溶性较强白藜芦醇糖苷含量的减少,损失率达到25.9%;3)速冷处理对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保留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分子荧光法快速定量测定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新方法,探讨了白藜芦醇荧光光谱检测的最佳条件,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346.00nm和384.00nm。白藜芦醇产生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1.68×10-5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4×10-10mol/L。  相似文献   

5.
将高光谱技术与流化床富集技术相结合,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干红葡萄酒中的微量白藜芦醇吸附后,采集光谱图像,通过比对多种预处理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进而优选算法。结果表明,采用霍特林T2统计检测方法剔除异常样本,KS算法划分白藜芦醇含量样本集,标准正态变换法预处理光谱数据,建立的标准正态变换-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其校正相关系数Rc2为0.813 8,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47 7,预测相关系数Rp2为0.782 4,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50 2,为白藜芦醇的高光谱痕量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荧光光度法测定花生红衣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寒俊 《中国油脂》2006,31(11):48-49
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花生红衣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新方法,探讨了白藜芦醇荧光光谱检测的最佳条件,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324.06 nm和400.00 nm。白藜芦醇产生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1.68×10-5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14×10-10mol/L。  相似文献   

7.
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定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红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进行快速检测,建立了一种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红酒中自藜芦醇的新方法.方法:通过获取白藜芦醇较为完整的荧光光谱信息,确定了白藜芦醇荧光发射特征峰的位置,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290、380nm.结果:白藜芦醇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2.0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7×10-6mg/L,加标回收率为95.18%~100.76%之间.结论:所建方法不需要对红酒进行复杂的前处理,简单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适合各类型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快速测定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槲皮素能与铝离子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建立同步荧光法测定荷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槲皮素为标样,选择发射波长与激发波长的波长差△λ为40 nm扫描同步荧光光谱,测定荷叶中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槲皮素浓度在0.008μg/mL~0.40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5 780x+3.27,相关系数R为0.999 0。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对红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进行快速检测,建立了一种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红酒中白藜芦醇的新方法。方法:通过获取白藜芦醇较为完整的荧光光谱信息,确定了白藜芦醇荧光发射特征峰的位置,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290、380nm。结果:白藜芦醇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2.0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7×10-6mg/L,加标回收率为95.18%100.76%之间。结论:所建方法不需要对红酒进行复杂的前处理,简单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适合各类型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快速测定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葡萄酒样并将其浓缩至原酒样体积的1/100,用C18色谱柱,甲醇∶水=5∶5为流动相,可以将白藜芦醇的色谱峰较好的分离出来;以反式白藜芦醇(Sigma)为标样,分别测定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的葡萄酒样品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并分析了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与各种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昌黎、德钦酿酒葡萄产区的赤霞株干红葡萄酒具有较高的白藜芦醇含量;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与产区的海拔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婧  高美玲  车帅 《酿酒科技》2012,(10):87-89
采用赤霞珠、玫瑰香为原料,单品种发酵酿造干红葡萄酒,发酵期间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的变化情况直接采用HPLC直接进样方法检测。主发酵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主发酵前添加60mg/L的二氧化硫,在后发酵时补充加入10mg/L的SO2,能有效降低白藜芦醇的损失。两个单品种酿造的干红葡萄酒经过苹果酸一乳酸发酵后白藜芦醇总量都略微提高,分别达到4.92mg/L和3.87mg/L。  相似文献   

12.
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葡萄酒中白黎芦醇的保健功能和机理、影响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的因素、葡萄酒中白藜芦醉的含量、以及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检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HPLC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柱:THERMO C18(4.6×25 mm,5μm),检测波长:30 nm,流量:1.0 m L/min,进样量:20μL,流动相水-乙腈为65∶35。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在0~5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183 298X+15 201.8(0~5μg/m L)(R2=0.999 6)。平均回收率99.7%,RSD=0.75%。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作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为评价葡萄酒的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洁 《酿酒科技》2004,(5):103-10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发现不同品种的山葡萄酒白藜芦醇的含量不同,陈酿期间白藜芦醇的含量下降,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高于普通葡萄酒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白藜芦醇是葡萄中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脏病和防癌、防血管松弛和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谤变等作用。因受气候、产地、感染程度、产量、加工工艺等制约.现有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不高、不均衡。在半成品葡萄酒中加入高纯度的白藜芦醇.生产高含量白藜芦醇葡萄酒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白藜芦醇含量易控制、成本低廉、无任何污染和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等特点。(孙悟)  相似文献   

16.
用HPLC法测定干红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于贞  赵光鳌  李记明  帅桂兰 《酿酒》2002,29(2):88-89
建立了用HPLC测定干红葡萄酒中11种酚类物质的方法,该法具有定量准确,快速的特点,在实验条件下,各物质的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跟踪2005年河北沙城、昌黎、天津蓟县和宁夏御马葡萄产区的干红葡萄酒生产过程,分别采集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的不同发酵时期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白藜芦醇含量,研究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尽管不同产地在发酵过程中生成的白藜芦醇含量有所不同,但都随着果胶酶添加和酵母发酵的进行,白藜芦总醇含量逐渐上升,至主发酵时白藜芦总醇含量达到最高,进入苹果酸-乳酸发酵后,白藜芦醇含量有所下降并维持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红葡萄酒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力  李想 《酿酒科技》2010,(1):101-103
应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色谱条件:标准分析柱4.6mm×60.0mm,反应柱温度57.0℃,反应器温度135.0℃。测定了国内外16个品牌的红葡萄酒。结果表明,红葡萄酒中含脯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以脯氨酸含量最高,约占17种氨基酸总量的54.8%~90.6%。测定的7种国外品牌红葡萄酒和9种国产品牌红葡萄酒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西地区几个酿酒品种和野生品种的单品种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巨峰冬葡萄酒以及两个野生品种G203和A3051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糖苷含量较高,其总含量分别达到1.505 mg/L、1.1728 mg/L和0.9389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