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已有研究,讨论大规模开发利用作用下,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循环及补排路径的变化,并从山前侧向量现场试验、浅层和深层地下水水位变化同步性、咸淡水界面下移、地下水年龄和水化学分析等方面,论证了深层地下水在开采条件下具有一定可更新性。辨析了可更新性与可开采性的关系,认为尽管具有一定可更新性,但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开采仍应严格管控以避免地质环境风险。研究提出现阶段必要开采时深层地下水水位控制阈值,以期为现阶段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地下咸水垂向变化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和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趋势,采用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地面物探现场试验和成井物探等大量的实测资料验证地下水咸水下移的事实,并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等方面,对咸淡水界面下移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咸淡水界面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下移约10~20 m,开采地下水造成上下层水头压力变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省沧州地区咸淡水界面下移的调查,表明有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水位大幅度的下降及大面积降落漏斗的产生和发展是深层地下水采补失调、存储资源日益衰竭的过程。提出了越流补给是咸水入侵的主要原因,它正在破坏经过漫长地质时期而形成的极其有限的、珍贵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要通过以浅为主,慎用深层淡水,尽快建立节水型工业和农业,是保护深层水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山东省高唐县工业生产发展迅猛,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年年递增,大部分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但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该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棉纺、造纸、化工、食品等行业因水量不足影响生产.该县工业企业用水全部使用地下水,城区咸淡水分界面为180米,受水质影响,大部分企业取水深度在300米以下,最深达600米,由于厂家之间距离太近.取用同一深度的水、企业间用水矛盾也日渐突出。深层地下水由地表越层入渗补给量极小、流速很慢,一但形成漏斗很难恢复,严格控制深层地下…  相似文献   

5.
从沧州市水文地质条件谈开源节流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州市是一新兴化工城市,由于地表水匮乏,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开采深层地下水,导致深层地下水超采,形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水位降落漏斗。如何缓解以至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实施开源节流,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齐胜利 《河北水利》2005,(6):27-27,29
衡水市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地表水严重短缺.地下水尤其是深层地下水成为衡水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的主要水源。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下水位降落、地面沉降、咸淡水界面下移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呈逐年加重之势。同时.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利用污水进行灌溉所造成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也十分严重。面对这些问题.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推进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林长义 《中国水利》2013,(Z2):50-52
沧州地处河北东南部,地表水资源比较匮乏,水污染较为严重,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只能开采深层地下水,尤其以开采深层第Ⅲ含水组为主。对沧州区域深层地下水第Ⅲ含水组的水质及水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地下水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地表水资源匮乏且水污染较为严重。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及城乡居民生活需求,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尤其以开采深层第Ⅲ、Ⅳ含水组地下水为主。由于长期过度开采,使深层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形成了深层地下水漏斗,造成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地质问题。近些年,通过跨流域调水、关停沧州市区企业自备井等措施,部分区域深层地下水水位逐年回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庆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及埋深等数据资料,分析了大庆市深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总结了近几年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降水量、蒸发量、工农业开采量及生活用水量等影响因素对深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措施和建议,其目的是为合理布局开采井位置和制定完善的水资源调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成安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半干旱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内温差较大,降水分配极度不均,主要集中在每年6~8月,是我省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该县东部苦水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民有渠来水渐少,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成为主要水源,尤其是深层地下水,因水质好、水量丰沛,是苦水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支柱水源.但由于近年连续干旱,深井灌溉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影响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有咸水区雨洪控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华北平原有咸水区,水资源短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个地区开发利用咸水,腾出地下库容,能够减少潜水蒸发与雨洪径流,增大降雨入渗,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该文总结了农村用微咸水灌溉,抗旱增产,调控地下水埋深,增大雨洪回灌,淡化地下水质的经验。提出了城区雨洪控制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对集中开采中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做法以及带来的后果进行论述。指出,自1980年集中开采地下水以来,开采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量减少;地面沉降,地下水质恶化。进一步分析由于中深层地下水补给来源面窄量少,且速度缓慢,故界首市的中深层地下水中有80%以上源自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其城区中深层地下水超采系数高达1 99,供水水源井布局严重不合理,加剧了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最后给出缓解本地区环境地质进一步恶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衡水地区地下水普遍存在"上咸下淡"的水质格局,受深部淡水持续超采影响,浅层咸水有逐年下移而使淡水咸化的趋势。选择衡水地区典型剖面,通过水质长期监测,结合地下水开采情况,分析2011至2014年该剖面上地下水水位与水质监测资料,总结了衡水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含水层中水平径流微弱,地下水水质由西向东逐渐好转,其中西部地下水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深部含水层中水平径流明显,地下水水质整体良好,但有逐年恶化的趋势;人类开采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浅层和深层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使二者中离子浓度随时间的波动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河套平原次生盐渍化地区地下水动态调控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盐荒地野外水盐运移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饱和-非饱和带的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以地下水埋深为调控关键因子,利用HYDRUS软件模拟了河套灌区荒地不同时段的不同控制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包气带水盐变化规律。通过模型反算,定量确定了不同时段防治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模拟结果:在年内2~3次灌溉淋滤的条件下,3月-6月份(春融返盐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2.4~2.7 m,7月初-9月初,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1.8~2.1 m,9月中旬-11月中旬(秋浇积盐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1.5~1.8 m,11月下旬-3月上旬(冬封期)控制地下水埋深大于2.0~2.3 m可使0~50 cm土层的全盐量基本小于0.2%,处于非盐渍化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河套平原次生盐渍化区水盐运移调控和盐渍化改良提供借鉴和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武口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深层地下水是研究区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形成了较大的降落漏斗,保护地下水资源形势严峻。根据历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参照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技术大纲.对研究区域深层地下水进行超采区综合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均属于超采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建议,为大武口地区地下水资源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及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戚瑞安 《中国水利》2006,(10):47-48
黄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地下水为成水,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因此修建了较多的平原水库用于蓄黄河水。深水高坝水库有利于节水节地,对防渗的要求相对较高。如何有效减少水库渗漏,是发挥水库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结合参建的胜利纯化水库的施工,对平原水库的防渗体系及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e water supply in the Romanian counties of Olt and Vàlcea is mainly from groundwater from a deep aquifer system in Pliocene formations. Isotope analyses have been used to establish the supply area of the deep aquifer system. The age of the groundwater has been estimated for two samples by using 14C analysis. A simplified numerical model for a north–south cross‐section has provided global values for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effective porosity of the aquifer system. The groundwater from permeable horizons deeper than 120–140 m is highly mineralised and is, therefore, inappropriate for use as a water supply. Because groundwater resources are limited, the water supply for industry and domestic use in urban regions cannot increase too much. Thus, the deep aquifer system could also be used as a water supply for rural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及超采状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分析河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地下水开采状况、水位动态资料及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 ,将河北省平原区浅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轻微超采区、中度超采区、严重超采区 ,对划分依据、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 ,给出各超采区在河北省的分布情况 ,分析其超采状况 ,指出河北省已成为全国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并带来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本研究定义了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地下水承载力的新方法,并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支撑的GDP从2003年的15 608.18亿元迅速提高到2011年的37 584.9亿元,33.3%的地市位于未超采未超载区;华北平原整体及57.2%的地市均位于超采未超载区,已发生地下水超采,但通过提高用水效率,未来社会经济规模仍有发展空间;9.5%的地市位于超采超载区。最后探讨地下水资源的承载力的提高途径,主要包括增加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提高用水效率两方面,其中提高用水效率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seam gas industry in Australia has led to the extraction of large volumes of relatively salty groundwater. Once treated, this coal seam water (CSW) is being made available for irrigation and it is an opportunity for landholders to increase the level and reliability of thei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use of CSW and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e review suggests that, barring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re-injection of treated CSW into stressed agricultural aquifers may provide more equitable access to water and broader economic benefits than current location-specific irrigation sche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