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矿井通风技术改造是生产矿井挖潜技术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煤矿的通风改造任务很重,到1982年底,全国统配煤矿还有89对矿井通风能力不足,另有93对矿井存在着通风阻力大、通风困难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这些矿井急待进行调整和改造,才能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
袁志明 《江苏煤炭》1998,(1):46-46,50
分析了永Gu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介绍了矿井技术改造,解决制约矿井发展和威胁矿井安全关键问题的做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磁羊技改矿井是宁煤集团南部发展改造完成的第一对大型机械化矿井,该枝改矿井在两个炮采炮掘工艺的中小煤矿基础上进行联合技术改造,边改造建设,边组织生产,在不影响原矿井产量的情况下,用短短两年的时间改造成了2.4Mt/a的大型机械化矿井。论文介绍了矿井联合技术改造的思路、原则、改革40新和建设经验,揭示了中小煤矿通过联合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实现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杜文斌 《煤》2008,17(5):51-52
煤矿矿井的技术改造是煤炭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煤炭产品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矿井技术改造的特点、内容和基本要求等技术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煤矿新井投产后达产周期长和亏损的问题,大平矿依靠科技进步,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完善生产系统,理顺生产环节,实现新矿井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赢利,闯出了一条新建矿井人员少、效率高的新路。为我国煤矿新井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于推动煤炭工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朝阳 《煤炭技术》2007,26(3):116-118
技术改造是确保矿井采掘接替平衡和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裴沟煤矿通过多次技改,超前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了矿井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可靠程度的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7.
赵家寨煤矿存在部分地点风速超限、个别采掘地点温度升高、矿井主要通风机高负压运行等问题,必须对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根据矿井采掘接替和巷道布置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方案实施后,有效解决了矿井当前存在的问题,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改造后的通风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高产和稳产。目前,矿井普遍存在通风系统能力和矿井生产能力不相适应,老矿井存在这个问题,新矿井也存在这个问题。为此,必须引起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部门的充分注意。近几年来我们对淄博矿务局的西河煤矿,枣庄矿务局的陶庄矿和兖州矿务局的南屯矿的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查测定,共测定巷道95661m(其中西河煤矿32261m,陶庄煤矿42000m,南屯煤矿21400m),测得基础  相似文献   

9.
煤矿除尘水幕是矿井生产中用于灭尘的一种方法,其使用效果对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针对除尘水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后,实现了除尘水幕的自动控制,不仅净化了空气,还进一步提高了防尘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七五煤矿机电党支部针对机电专业存在的设备老化、专业技术人员少、员工素质差、提升运输系统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等问题,发挥积极作用,成立"创新共享空间",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在简要总结我国数字矿山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梳理了数字矿山内涵及其不同理解,讨论了自动采矿、遥控采矿、矿山物联网、感知矿山、智能采矿等相关概念及其与数字矿山的联系。结合采矿科技进步,采用数字化、信息化与自动化3条主线对数字矿山等概念进行了矩阵描述。指出: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是智能采矿的3项关键技术,数字化与信息化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矿山自动化;数字矿山是感知矿山与智能采矿的基础,感知矿山是智能采矿的保障。以当前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金属矿无人采矿系统技术发展为例,明确了数字矿山借力物联网的新任务。并面向矿山安全与智能采矿,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数字矿山的5个主攻方向,即数字矿山集成平台、采矿模拟仿真系统、露天矿全自动化系统、井下定位与导航技术、采场环境智能感知技术。  相似文献   

1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具体问题,如矿井通风系统阻力研究、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主通风机工况优化研究、矿井通风系统测量平差优化等进行阐述,并指出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开滦矿区煤矿综合防治水技术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开滦矿区在与地下水害治理的过程中进行的大量防治水技术的研究,积累了防治水害的工作经验。在水文地质条件探查、对华北型岩溶水为重点的各类水害防治方面形成了一套查、治结合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矿山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矿山信息、知识与决策关系、矿山数据的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矿山企业决策系统,探讨了矿山数据仓库的结构、数据挖掘及相关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推动矿山信息化建设,提高矿山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王晁煤矿的通风系统现状,采用基点气压计法对选定的测定路线进行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并计算了矿井总风阻、自然风压、等积孔和矿井外部漏风率,判断了该煤矿通风的难易程度和矿井通风系统的漏风管理状况,对该煤矿目前的通风系统在进风段、用风段和回风段的通风阻力分布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以降低矿井通风阻力为目标的近期和远期矿井通风优化方案。目前,该矿已对-400m集中回风巷进行了整修,在矿井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矿井通风阻力减小了约260Pa。  相似文献   

16.
煤矿智能化——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支撑的科学思想,阐述了煤矿智能化的定义和总体要求,明确了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智慧煤矿,分析了煤矿智能、智慧、信息化、数字化等术语的内涵和关联关系,提出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原则和阶段目标。进行了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提出了统筹规划煤矿智能化发展模式、科学设计智慧煤矿总体架构、建设100个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发展思路。探讨了井工煤矿精准地质探测与4D-GIS系统、智能化开拓规划与工作面设计、智能化巷道快速掘进成套技术、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成套技术、智能化主/辅运输技术、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技术、智能化洗选系统、智能化综合保障技术、矿井物联网综合管控系统和操作平台等主要环节的发展路线。阐述了露天煤矿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露天煤矿信息化系统、开发露天煤矿智能化连续开采技术、建立露天煤矿空-天-地一体化安全预警系统、推进露天煤矿生态环境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煤机装备智能制造,提高煤机装备的可靠性与适应性,促进煤炭资源开发的机器人化替代,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智能装备保障。提出了加大煤矿智能化发展政策支持、设立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专项、建立国家级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实验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志清  李萍 《陕西煤炭》2020,39(3):73-76,145
为探究生产状况等因素对象山矿井涌水量的影响,收集整理象山矿井生产以来的矿井涌水量资料,从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出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涌水水源进行了分类。通过初步研究可知,地质条件与采矿活动是影响矿井涌水变化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和含水层厚度对矿井涌水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而涌水水源主要为老空水,该涌水量变化主要与矿井采空区留设了疏放水钻孔标高和疏水时间有关,另外矿井向斜地质构造对矿井涌水的变化产生了叠加影响。通过分类分析,为矿井采区工作面以后的涌水量预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东林矿8大类主要煤矿事故中的运输事故为分析对象,开展煤矿事故风险评估研究。列出“煤矿运输事故风险目录”、“煤矿运输事故风险采集表”;计算了“煤矿运输事故风险损害后果”和“煤矿运输事故风险可能性”,绘制“煤矿运输事故风险矩阵”,得出煤矿运输事故风险等级值;根据煤矿运输事故风险评估的汇总结果,提出风险的管理标准、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准备方案。通过研究,为典型煤矿运输事故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应用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PSR模型的矿区生态经济适度开发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的适度经济开发及其调控模式,是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矿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弹性力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矿区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框架模型,可对经济开发活动影响下矿区生态经济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进而提出矿区生态区适度经济开发模式及其调控措施.首先讨论了矿区主要经济开发活动的驱动因子及对矿区生态区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区的适度经济开发的评价模型及其调控手段,最后以某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生态承载力、生态弹性力、矿区经济开发强度及矿区经济开发速度4个状态变量演化趋势的模拟,认为目前的经济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不同区域矿井水中有机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  王强民  刘基  王甜甜  张溪彧 《煤炭学报》2018,43(Z2):546-552
为了弄清煤矿井下不同区域矿井水中有机污染特征,以神府矿区某浅埋矿井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和区域体积积分法开展了矿井水水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神府矿区井下矿井水中阴阳离子等组分主要来自顶板基岩含水层,煤炭开采产生了氮素,有机物等污染物,其中COD浓度超标率(Ⅲ类地下水质量标准)达到72.7%;02综采工作面矿井水中COD则达到Ⅴ类地下水质量标准,且TOC和UV254也较高。1~5号矿井水中DOM主要出现了芳香性蛋白类有机质荧光峰;综采工作面矿井水中Ⅴ区荧光峰非常明显,该类有机质来自工作面回采和检修过程中综采设备溢油。1~5号矿井水中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的标准体积比例Pi,n之和>52.0%,说明芳香性蛋白质有机物是本地区地下水中重要的DOM;02综采工作面水样中多环芳烃类有机物的标准体积比显著增加,反映了检修过程中大量多环芳烃类油污进入矿井水;矿井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具有井下不同位置矿井水的综合特征,Ⅰ区和Ⅴ区有机质可以有效地被微生物利用或处理工艺去除。COD与Φi,Pi,n,FI,TOC,UV254的相关性较低,表明矿井水中COD的主要成分为非溶解性的煤泥等物质;UV254和TOC与Φi,Pi,n,FI的相关性显著增加,表明区域体积积分法和峰值法都能够很好地表征DOM的荧光特征、含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