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灿荣 《华中建筑》2002,20(3):45-48
该文通过分析具体建筑师及其作品来阐述法国当代建筑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色,并论述了对中国建筑创作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我曾经和几个建筑师朋友一起被邀请参加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的法国建筑艺术展。那时.中国的城市建设刚刚启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近代时期建筑师创作为例,探讨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不同着眼点,由此思考创作中国建筑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师眼中的法国建筑工作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作者在法国建筑工作室的工作经历以及对其作品的寻访为线索,评析了它的工作模式。概述了对其设计作品的感受并解析了其建筑思想。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我有幸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一次有关阿卡汗建筑奖的演讲。现在,有一个中国项目获得了2010年阿卡汗建筑奖,我感到非常高兴。祝贺建筑师李晓东、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20日,马清运就职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USC)建筑学院院长发布会于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这个消息其实早在去年10月5日就被USC正式宣布,在业内引起反响,被《建筑时报》评为2006年度建筑设计行业10件大事之一。在年末的时候,马清运高调地举行了这个就职仪式。来自设计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中国建筑的变化多矣.我以为最重大也最根本的变化是在过去100年中.我国建筑领域逐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转轨与转型。于是.在今天的中国到处都可见到两类建筑.一类是老式建筑.一类是新型建筑.前者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后者非中国固有.是百年来建筑转轨与转型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12,(Z1):99-107
在当今繁忙的中国建筑界,建筑师们更应该立足当下、反思自我,更为具体地思考什么是当下中国的适宜建筑。  相似文献   

9.
张良皋 《新建筑》1994,(3):22-25,35
西洋传统上是雕塑家取代匠师而发展为建筑师,建筑深受雕塑影响而产生雕塑化的建筑,重形体而不重空间。中国传统上是画家为建筑服务而并不取匠师而代之,故中国建筑得以保持建筑之本旨,不特注意形体,尤其重视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域外名师与中国建筑市场及其它伍时堂起这么个题目,必须承认是深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有“名师”才有“市场”中的卖点。其实,“名师”也有大小之分,更有我们不熟悉但确有真才的名师,他们都看上了庞大的中国建筑市场,有想做好设计的,有淘金而足的,有想鱼和熊掌兼...  相似文献   

11.
1983年2月.我有幸受清华大学派遣.到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进修一年.法国的城市、建筑文化和建筑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也使我今后能为中法建筑文化交流做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正>建筑奖能够直观反映出获奖作品所彰显的价值立场,中国建筑长久以来在国际建筑奖中处于缺席地位,直至新世纪之后,中国建筑师才开始在国际建筑界崭露头角。WA中国建筑奖关注于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成立10余年间见证了中国第四代建筑师群体的崛起。2014年中国建筑奖的扩容则折射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杨秉德 《新建筑》2005,(1):48-51
从三个领域整体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1840~1949)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历程: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建筑园林文化交流背景下,重点围绕18世纪启蒙时期在法国传播、散布的有关中国建筑、园林的资料,包括文字、影像及建筑物等,研究讨论了这些资料和建筑物的来源、分布以及对法国相关艺术的影响,从而补充完善中、西建筑园林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12,(8):110-118
4月12日18时30分,展览揭幕式拉开帷幕。RIBA、Building Center负责人,展览策展人崔憧、彭礼孝分别致辞。中国建筑师代表庄惟敏、王辉发表演讲。彼得·库克、扎哈·哈迪德等国际大师亲临现场。4月17日上午9时,展览正式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邬书林副署长等发表重要讲话。活动现场,200余位英国建筑师和100余位中国建筑师进行了愉快地交流,这是中英建筑界广泛、深入交流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7.
主设计师简介 张永和,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中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9.
建筑文化现正成为业界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发展商和建筑师面对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正在积极做出反思。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在新的时空和环境下.研讨建筑文化已经超过了学术的范畴.不仅对个人和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赵健彬 《山西建筑》2004,30(11):3-4
阐述了中国风格建筑的定义,就如何传承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和建设优美的地域城市风貌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指出当代城市建设者有责任传承各类型的传统建筑,让中国城市建筑更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