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针对咖啡炭改性涤盖棉面料染色均匀性差、涤棉色差大等问题,在不同染色工艺条件下对织物染色,通过对比试验,测试各种染色条件下织物的性能,优选出最佳染色工艺,得到染色均匀性好、涤棉染色色差小、色牢度高、强力损失小的咖啡炭改性涤盖棉针织染色面料。  相似文献   

2.
以废旧涤棉织物为原料,乙二醇(EG)为醇解剂,通过改变醇解时间、醇解温度、EG/废旧涤棉织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质量比(mEG/mPET)、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等研究了蓬松态下废旧涤棉织物的醇解工艺,以及醇解过程对涤棉织物中棉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醇解时间、醇解温度的提高,mEG/mPET的增大,涤棉织物的醇解程度增大,各参数达到一定程度后醇解程度基本不变;最佳醇解工艺为涤棉织物中mEG/mPET为2/1,催化剂用量为涤棉织物中PET质量的0.30%,醇解温度196℃,醇解时间1 h;在乙酸锌、碳酸钠、乙酸钾、氯化镁4种催化剂中,碳酸钠综合催化效果最佳;经醇解过程后涤棉织物中棉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力学性能有较大下降。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以硫酸钛、硫酸氧钛、钛酸丁酯三种原料作为钛源,让纳米TiO2生成的同时直接负载到涤棉混纺织物表面,然后使用KES-FB织物风格测试仪测试了水热法纳米TiO2改性涤棉混纺织物的风格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涤棉混纺织物的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表面性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该研究为功能性涤棉混纺织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为重氮组分,设计与合成了一支耐碱分散染料,探究了染料的光谱性能、耐碱性、耐氧化性、提升力性能及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核磁氢谱验证了合成染料的化学结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析表明染料为蓝绿色,具有20 000 L/(mol·cm)以上的摩尔消光系数。应用结果表明,染料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能和高的耐氧化性,能够满足涤棉织物碱减量氧漂一浴法染色的工艺要求,同时该染料还具有较高的染色提升力,染色的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水洗、日晒、升华和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为重氮组分,设计与合成了一支耐碱分散染料,探究了染料的光谱性能、耐碱性、耐氧化性、提升力性能及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核磁氢谱验证了合成染料的化学结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析表明染料为蓝绿色,具有20 000 L/(mol·cm)以上的摩尔消光系数。应用结果表明,染料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能和高的耐氧化性,能够满足涤棉织物碱减量氧漂一浴法染色的工艺要求,同时该染料还具有较高的染色提升力,染色的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水洗、日晒、升华和摩擦牢度。  相似文献   

6.
热反应性水系聚氨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供了热反应性水系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合成方法,整理工艺条件,讨论了该整理剂对于纯棉、涤棉混纺、真丝等织物的整理效果,及与其它整理剂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7.
<正> 分散艳兰8701是一种杂环单偶氮分散染料,主要用于聚酯纤维及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由于具有吸光系数大,色泽鲜艳、力份强等特点,国内外染料界对其研究极为活跃。湘潭市化工设计研究所经过一年的研  相似文献   

8.
《合成纤维》2016,(3):48-51
分析了防紫外线整理中防紫外线整理剂UV-531的质量浓度、烘焙温度、烘焙时间、洗涤次数和摩擦次数对涤棉织物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整理剂质量浓度为40 g/L、烘焙温度为100℃、烘焙时间为6 min时,涤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效果能达到非常优异的防护标准,而且织物也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聚酯工业》2015,(6):16-19
简要介绍了废PET纺织品回收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说明醇解路线是将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再利用的有效手段。在醇解工艺、涤棉分离、回收棉的处理、醇解物再聚合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涤棉回收工艺路线设想。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工业》2015,(6):22-24
采用乙二醇醇解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与棉纤维,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解聚催化剂醋酸锌用量、投料比等因素对醇解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分离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醇解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和棉纤维,醇解分离后的残留纱线为棉纤维;延长反应时间,升高反应温度,增加催化剂用量,降低投料比均有利于醇解分离;最佳醇解工艺条件为废弃涤棉织物10 g,乙二醇80 g,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180℃,醋酸锌用量0.04 g,醇解率达95%。  相似文献   

11.
侯毓汾  潘鑫  宋东明 《化工学报》1981,32(4):293-302
本文综合分析了含β-羟乙基碸硫酸酯基活性染料的染棉机理和聚酯纤维用非离子型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类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含β-羟乙基碸硫酸酯基活性分散染料。并介绍了这类染料的分子结构特点。探讨了这类染料与涤棉混纺织物两种不同纤维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乙二醇分离回收废弃涤棉混纺织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乙二醇(EG)对废弃涤棉混纺织物醇解分离,并对醇解工艺优化,使涤棉易于分离,实现循环利用。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EG与织物的质量配比、醇解温度、醇解时间等因素对醇解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EG与涤棉混纺织物的质量配比为3∶1、过滤温度60℃以上时最利于过滤回收,较适宜的醇解温度为196~210℃,醇解时间为2.5 h。回收后的棉纤维物理机械性几乎没有损伤,可被重复利用。同时,回收的再生PET特性黏度可达0.65 dL/g以上,可以满足纺丝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阴离子改性硅油乳液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共聚得到改性有机硅微乳液.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产品用于涤棉织物整理,效果良好,是一种优越的织物整理剂.  相似文献   

14.
将制备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剂WPUA应用在涤毛混纺针织物和涤棉混纺针织物上,结果表明:当WPUA质量浓度为8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 min时,涤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了4级,涤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了3级;织物手感和白度与原织物等级相当;静电压半衰期明显降低,抗静电性能得到提高;与目前市售的高效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各项性能相当。扫描电镜表明:经整理后的织物,纤维尾端被黏附在纱线的表面,织物表现出抗起毛起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主要对纤维素酶和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酶处理对织物染色和织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纤维素酶处理的底物主要是全棉纱卡,对芒麻也做了部分研究。对艺麻还研究了酶处理对柔软剂处理的影响。酶处理安排在染色前、后进行或同浴进行,都对染色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在染色后进行酶处理,织物上的染料对酶处理都有抑制作用2在染色前进行,染色织物获得的表面深度降低,但获得了手感柔软,表面光洁的处理效果。不仅织物上的化学品(如染料、表面活性剂)对酶有抑制作用,溶液中的化学品对酶也有抑制作用。经纤维素酶处理的织物,必然引起失…  相似文献   

16.
直接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及其回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还原型脱色剂对直接染料染色废水进行脱色处理,重点研究了脱色剂用量、反应温度、pH和时间等因素对脱色反应的影响。并且将脱色后的染色废水回用于织物染色中,在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和牢度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脱色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染料的脱色,尤其对于水溶性较差的品种,脱色剂用量的增加能够促进染料的脱色率的升高。另外三种染料在自来水和回用水中的的染色织物的染色表面深度和牢度比较接近,而且染色织物之间的色差较小,这说明脱色废水可以回用于直接染料的染色中。  相似文献   

17.
低温等离子体对聚酯织物改性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运用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对聚酯织物进行处理,对聚酯纤维及其织物在经处理前后染色过程、染色效果及表面性质、超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讨论。证明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散染料对聚酯织物的初染率及平衡上染率,并使染色效果具有深色效应;同时,氧气低温等离子体还可以明显提高聚酯织物的亲水性和其纤维大分子柔顺性,使织物的吸水性明显增强,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涤锦复合超细丝与涤棉色纱的原料特性,重点研究复合丝的分瓣减量工艺,通过适当的工艺选择,确保在减量时色纱不脱色,并对织物进行特殊整理,使其具有桃皮绒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9.
《合成纤维》2017,(11):52-54
<正>本文所述的涤棉混纺织物的分离法是简易的两步分离法。如图1所示:涤棉混纺织物在稀酸水溶液中静置加热,再在室温水中机械搅拌。为缩短加热时间,减少分解的棉溶解于稀酸中,同时不降低温度,可多次用稀酸水溶液,这样做既能提高棉粉末和涤纶布的回收率,又能少用药品和能源,分离时产生的废弃物最少。  相似文献   

20.
分散染料在120℃、30MPa条件下溶解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将涤纶织物在此条件下循环染色50分钟;与水介质中染色的涤纶织物进行结果比较:前者无需清洗即可获得很高的色牢度但染色深度偏低,并需25~30MPa的压力。在实验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循环压力、流量、介质均匀程度直接影响染色织物的色深度、牢度和匀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