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思想与时俱进,形成农民进城打工潮,“空巢”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养老敬老观念淡薄,孝道严重缺失。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倡乡风文明。为此,弘扬新型孝道文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现代意义,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孔孟荀孝道思想是我国孝道文化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孝与敬、孝与悌、“几谏”,以及对不孝的否定等内容。从现代视角看,孝道体现了人的精神修养,可以增强人的责任感,维持社会的稳定,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然其中也有诸如提倡以“孝”治天下、强调忠孝等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3.
论孝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中国孝文化中的精华成分体现其对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从而决定了孝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重新审视孝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价值,深刻认识传统孝道对于家庭伦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孝道创新和建设,显得极为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孝道文化是中国孝文化的精华表述。孝乃善之根本、爱之源头及忠之基础。当代大学生在继承和弘扬孝文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将《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教育相结合,以活动为主线开展孝道教育,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优势推广孝道思想,调动各项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践行孝道思想。  相似文献   

5.
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各种文化、观念彼此冲突交融,思想呈多元化态势.许多传统观念,包括孝道观念,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独生子女时代需要新的"孝道文化",应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适当地调适,加大社会舆论宣传、提高道德教化,营造一个健康老龄社会应有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6.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我国的孝文化在历史继承上出现了脱节,需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新的诠释与理解,挖掘孝道中的精华部分作为支撑的土壤.在吸收孝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加强对孝道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孝道观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孝道观既有对传统孝道观的诸多继承,如高度认可孝道,注重"善事父母"等,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主张孝道的主体内容本义化;强调"孝"的双向、平等;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强调理性的、自律的"孝";不拘泥于孝顺的具体形式;强调"孝"的社会意义等。  相似文献   

8.
站在道德信仰这个全新的视角上,我们发现孝道观念在当今社会的沦丧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为了唤醒国人心中的“孝”感,使传统孝道回归家庭,并继承其中的合理内核,通过采取孝道教育的方式,在全社会建立起对孝道的信仰,使之成为传统道德信仰与新时期道德信仰的连接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国民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孝道是中国人数千年之久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它由一种家族道德演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政治道德规范.日本人在接受中国的儒家思想后,孝道成为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也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天下的重要手段.中日两国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家庭结构的不同,孝道有其各自的特点;着眼于中日孝道中不同的方面.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历史、社会、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传统文化却面临缺失的问题,对中华孝道园这类综合性文化景区进行旅游开发研究,不仅有助于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推进,也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中华孝道园旅游开发的意义出发,通过社会调研,概述了目前园区的开发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中华孝道园以及相关旅游产业日后的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