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分析了酸性白土在润滑油白土精制过程中对油品的氧化机理。根据小型试验和工业生产数据,提出了真空脱氧是消除精制过程中油品氧化增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轻质油品光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光催化氧化已成为光化学领域和环保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采用光催化氧化脱除轻质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方法以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脱硫过程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光催化氧化脱硫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加油站作为石油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此时油品的质量决定了大众对产油公司的直观感受和客观评价,是石油整体生产、销售链条中致关重要的一部分。加油站油品质量取决于石油运输、装卸、存储和出售过程中,以及油品的蒸发,氧化,杂质掺入等多方面的情况。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剖析油品变质的诸多因素,相应提出解决方案和管理办法,以期通过加强管理切实保障油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由某润滑油公司提供的一种商用汽轮机油在使用过程中变为绿色,可能对汽轮机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通过p H值-颜色变化、红外光谱等实验结果,推测发色物是二烷基苯胺类抗氧化剂在低温下氧化的产物。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利用芬顿(Fenton)试剂加速氧化过程,评价油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变色情况。采用筛选出的实验条件氧化汽轮机油新油(NTO),氧化产物与使用后汽轮机油中的发色物质的颜色和化学结构相似。采用同样的实验条件氧化了添加剂配方不同的汽轮机油,其氧化产物的颜色与利用ASTM D943实验1 000 h后油品的颜色相同。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油品中的硫醇不仅产生令人恶心的臭味,并会使油品的安定性变坏。硫醇还有腐蚀性,并且影响油品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因而在油品加工过程中往往要脱除油品中的硫醇。由于硫醇随着它分子量增大,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减小,故不能只用简单的碱洗方法除去硫醇。脱硫醇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氧化法、抽提法和抽提——氧化法三类。其中抽提——氧化法被广泛地采用。它是将抽提法和氧化法  相似文献   

6.
郭佳 《四川化工》2012,(3):25-28
变压器油在储存、运输和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铜、铁等金属接触,这些金属对油品的氧化起到了催化作用。故现在普遍采用向变压器油中加入金属减活剂来抑制金属对油品的催化氧化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金属减活剂的常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杂多酸选择性脱除润滑油基础油中含氮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研究表明 ,润滑油基础油中含硫化合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品的氧化 ,提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而含氮化合物 ,尤其是碱性含氮化合物可加速油品的氧化 ,对氧化安定性有明显的负作用 .选择性脱除油品中的含氮化合物是改善油品抗氧化安定性的有效途径 .高压加氢可有效地脱除氮化物 ,但油中的天然抗氧剂含硫化合物也同时被脱除 ,并容易将高黏度油裂化为低黏度油 ,且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 .基于以上原因 ,国内外学者开发了许多非加氢脱除润滑油基础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工艺[1~ 6 ] ,以提高油品的抗氧化安定性 .非加氢脱氮工艺通常是采用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油品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翔  蒋博龙  宋华 《当代化工》2010,39(2):150-152,15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综述了双氧水氧化、臭氧氧化、氧气氧化、超声波氧化、光催化氧化、等离子体液相氧化、生物氧化、电化学氧化脱硫技术等氧化脱硫技术,并对氧化脱硫方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以轻质油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在多金属氧酸盐或有机酸等催化剂存在下,氧化脱除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如Petro Star公司的CED技术、日本(PEG)过氧化氢氧化法、有机酸催化氧化法、超声波氧化法、金属离子催化氧化法、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法等,分析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更适应的汽油氧化脱硫体系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屏蔽酚型抗氧剂与芳胺型抗氧剂的复合使用对油品粘度增长抑制效果;以及极性、非极性破乳剂与非极性添加剂配合使用对油品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8%-2.1%的总加剂量调制的重负荷工业齿轮油中,同种类型添加剂的正确配伍可抑制油品粘度增长,在减少加剂量的同时,可大幅度提高油品的抗乳化性和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11.
抗氧剂在油品中应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从油品氧化变质和各类油品中抗氧剂应用情况出发综述了抗氧添加剂使用的必要性及其在燃料油、润滑脂、润滑油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抗氧添加剂向高温、环保、高效、复合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抗氧剂在油品中应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从油品氧化变质和各类油品中抗氧剂应用情况出发综述了抗氧添加剂使用的必要性及其在燃料油、润滑脂、润滑油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抗氧添加剂向高温、环保、高效、复合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油品氧化变质的原因,简述了抗氧剂在油品中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国内商品化抗氧剂的制备及其在油品(汽油、柴油、润滑油等)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当前不同的油品抗氧剂的特点,指出了油品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万鑫 《辽宁化工》2009,38(5):299-301
油品储罐着火事故被认为是由腐蚀产物硫铁化物氧化放热引起的。通过模拟储罐中硫铁化物的生成过程,考察了在高温条件下,Fe2O3、Fe3O4和Fe(OH),与H2S反应生成的硫化产物的自燃性,并对其成分进行了X-射线衍射鉴定,分析了其引发油品储罐着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强化氧化萃取脱硫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萃取脱硫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等优点. 针对氧化过程中存在的反应速度慢、氧化剂用量多等缺点,提出了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油水接触几率、强化氧化过程的新思路. 以二苯并噻吩-辛烷为模拟体系,磷钨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通过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50℃下可使氧化时间从24 h缩短到7 h,且氧化后油品中硫含量低于10′10-6. 对于实际汽、柴油体系,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氧化过程中油水相比可从1:1降低为25:1,大大减少了氧化剂用量,且氧化后萃取的单级脱硫率大于50%,优于直接萃取过程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16.
轻质油品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轻质油品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选择性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等离子体液相氧化脱硫等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氧化脱硫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油品中的H2S与铁锈的反应产物自燃性很高。在一定温度下,模拟油品中H2S腐蚀产物的生成方式,利用SO2气体分析仪在线监测氧化尾气中SO2气体含量,分析氧化反应产物中单质S含量及硫酸根离子含量,研究了无氧条件下H2S气体与Fe2O3、Fe3O4和Fe(OH)3反应产物的氧化反应历程。结果表明,不同物质的H2S腐蚀产物的自燃性差异很大,其氧化反应历程也不同。Fe2O3、Fe3O4的H2S腐蚀产物在氧化初期以生成单质S为主;当氧化升温分别达到70℃和80℃左右时开始有SO2生成;随着氧化温度继续升高,更多腐蚀产物氧化生成Fe SO4。Fe(OH)3的H2S腐蚀产物自燃性差,氧化过程没有SO2生成。  相似文献   

18.
油品中的H2S与铁锈的反应产物自燃性很高。在一定温度下,模拟油品中H2S腐蚀产物的生成方式,利用SO2气体分析仪在线监测氧化尾气中SO2气体含量,分析氧化反应产物中单质S含量及硫酸根离子含量,研究了无氧条件下H2S气体与Fe2O3、Fe3O4和Fe(OH)3反应产物的氧化反应历程。结果表明,不同物质的H2S腐蚀产物的自燃性差异很大,其氧化反应历程也不同。Fe2O3、Fe3O4的H2S腐蚀产物在氧化初期以生成单质S为主;当氧化升温分别达到70℃和80℃左右时开始有SO2生成;随着氧化温度继续升高,更多腐蚀产物氧化生成Fe SO4。Fe(OH)3的H2S腐蚀产物自燃性差,氧化过程没有SO2生成。  相似文献   

19.
储罐油品计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计量误差的情况。为了确保贸易双方的利益,必须避免储罐油品计量过程中的误差出现。但在实际的储罐油品计量过程中,多种因素引起油品计量产生误差,因此,结合罐储油品计量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多种影响储罐油品计量准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油品中硫醇的催化氧化脱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硫醇是提高汽油等油品质量的重要环节。综述了油品脱硫醇工艺在碱性介质、酞菁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催化氧化脱硫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