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圈,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是当前主要关注问题。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气候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京津冀地区60 a(1960—2019年)来197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降雨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函数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气温、降雨进行特征分析,并对京津冀地区山区与平原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近60 a来,降雨量呈现降低的趋势,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存在一定周期性;京津冀地区平原与山区气候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对比多年降雨量平均值,山区较于平原区减少了100 mm左右,对比多年气温平均值,山区较于平原区气温偏低5℃左右,表明近60 a来城市发展与降雨量的减少、气温的升高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为后期研究城市化、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深入分析并把握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规律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表征参数——降水量和气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检验、突变点检测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海河流域1956—2005年降水量和气温系列进行研究,并从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等多个角度分析海河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近50年来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尤其是夏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突变点为1979年,主要周期为2年和13年;而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冬季和春季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突变点为1986年,主要周期为5年和14年。相关成果可作为该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水、光、热等主要气候因素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并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为水资源利用、农业生产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等提供依据。基于河池市1958年-2013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数据,利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该市近56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年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倾向率为0.11℃/(10a),突变点出现在1986年。四季气温升幅不一,以夏、秋季升温幅度最大,且是年均气温升高的主导因素。年降水量以及春、夏、秋季降水量表现为微弱的减少趋势,而冬季降水量微弱增加。全年日照时数以-63.083h/(10a)的速率显著减少,减少突变点为1970年,1976年之后减少显著。四季日照减幅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  相似文献   

4.
利用精河源流区近48年的降水、气象以及径流数据,借助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精河流域气候因子及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因子对径流影响量分离。结果表明:①在未来的50年气温、降水以及径流量仍将保持原来增加的趋势。②在年际变化上,年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均存在11、14、16年的变化周期。③利用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对源流来水量进行模拟和预测,1998-2008年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是积极的,分离出近10年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量知降水量变化对精河径流影响更突出。  相似文献   

5.
根据汾河流域8个气象站的季节和年降水、气温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估计方法分析了汾河流域降水和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利用距平累积曲线和滑动T检验方法讨论了气候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里,汾河流域降水有干旱化趋势,夏季降水变化最明显,但没有突变发生;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暖冬现象比较明显,夏季和年的气温跃变发生在1993年,冬季气温跃变发生在1985年。因此,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减少加剧了汾河流域的干旱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岷江流域内50个气象站点1956—2020年的日降水量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岷江流域年降水量和最大季降水量进行趋势变化分析及突变检验,揭示了岷江流域及各流域单元区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岷江流域1956—2020年的年降水量以1.028 mm/10a的微小变化率逐年增加,且呈现出自西北高原地区向东南盆地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岷江流域上游地区年降水量整体上以11.711 mm/10a的速率逐年增加,这一增长趋势在2017年后变得尤为显著。岷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均长期保持下降趋势,降水量突变也发生在这一时期。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岷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制定洪涝灾害应对措施和合理利用流域内的水资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平远县近48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平远县1961~2008年的逐年平均温度、各季度的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和霜冻日数等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来平远县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量呈现微弱上升趋势,但总体而言,变化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霜冻日数呈逐年减少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三明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近45年(1962年-2006年)来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要素的线性化趋势分析表明:近45年以来,三明地区气温的上升趋势较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16℃.10a-1的速度上升;夏季和秋季降水的趋势总体是减少的,但降水的年际变化略有增加,增加速度平均为35mm.10a-1;日照时数平均以89h.10a-1的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9.
白龙江流域近40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艳萍  宁娜  齐识 《人民黄河》2012,(10):41-43
根据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和小波分析法对白龙江流域近40 a来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世纪80年代之前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80—90年代波动显著,并呈下降趋势,至90年代中后期气温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②降水量变化在90年代中期之前趋势不显著,之后呈下降趋势,流域趋于暖干化;③气温变化主要周期上游地区为7 a、27 a和4 a,中下游地区为17 a;④降水变化主要周期上游地区为7 a和4 a,中下游为25 a、9 a和4 a。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吴旗站1957年~2011年的年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拟合、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及小波分析法对吴旗县近55年来的降水变化趋势及变化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57年~2011年吴旗县降水有减少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在变化过程中,存在8年~9年、18年~19年、28年~30年、47年~48年尺度的周期.其中28年~30年为该时间序列中降水变化的主周期.  相似文献   

11.
利用Mann-Kendall法、R/S法、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沦州南部降雨、蒸发和气温3个主要气候因子1970年以来趋势性、持续性、突变性、周期性等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年际变化剧烈,蒸发和气温年际变化相对较小.降雨和蒸发存在微弱下降趋势,而气温存在显著升高趋势;3个气象要素都表现出持续性特征,且气温持续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以新密市为例对中国中部典型半湿润半干旱区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新密市1971-2010年年、季平均气温、蒸发量及降水量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验方法进行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得出近40年来中国中部典型半湿润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表现为年、季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年平均气温线性变化率为每10年0.44℃,平均气温约上升了1.8℃;年、季平均蒸发量反而呈波动式减少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各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各异。这些变化特征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范围内整体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各季节气候特征的年代际变化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分析气候变化下河川径流的变化规律及响应机制对河流流域内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和田地面站点1953—2014年的气温、降水数据以及同古孜洛克站和乌鲁瓦提站1957—2014年径流数据,运用累积距平、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和田河源流区近60年的径流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和田河源流区径流年际变化趋小,径流数值更加稳定,并在前期减少的情况下,在2006年发生突变,径流明显增大;和田河存在25~27年的主周期和6~9年的第二周期。在过去60年中,和田河经历了"丰-枯-丰-枯-丰"的交替变换,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依然表现为径流增加趋势;和田河径流的变化是气温、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气温是影响和田河径流变化最为主要的因子。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上,和田河径流对于气温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4.
为较好的认识研究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更好应对与气候变化相关方面的工作,利用伊宁站1952-2011年逐月平均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差积曲线法分析了伊宁市气候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性及突变特性。结果表明:伊宁站平均气温表现为波动升高的趋势,并以春季和冬季气温升高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的线性倾向率为每10年增加0.4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表现为波动增多的趋势,其中以秋季和冬季增加较明显,年平均降水量的线性倾向率为每10年增加13.0 mm;气温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升高幅度较大,降水各年代际间总体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50-70年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80年代-21世纪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并以21世纪增加较明显;基于差积曲线法研究区气候特征表现为由过去的暖干向现在的暖湿过渡,这一趋势以1997年后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湖南城市水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及地区分布不均。通过对湘、资、沅、澧四流域降水量和降雨强度及四水尾闾站最高、最低水位历史变化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湖南省水资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人口增长状况、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探讨气候变化对湖南省城市水安全的影响,最后针对湖南省城市水安全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51-2014年巴拉那河流域月尺度降水、气温、径流3个要素的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回归与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序列的趋势性,运用小波方法分析了序列多时间尺度特征及气象因子与水文要素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3个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气温与径流量显著上升,降水量不显著上升;在月尺度特征方面,3个要素均存在12个月左右的主周期,同时不同要素存在不同的次周期,其中气温存在微弱的6个月左右的次周期,月均降水量无明显次周期,径流量具有约36个月、48个月、64个月、100个月的次周期;在年尺度特征方面,3个要素均无明显主周期存在,降水量存在约3、4、8、10 a的次周期,气温无明显连续次周期,径流量的次周期特征与降水相似;交叉小波凝聚谱显示,巴拉那河流域月降水量的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远大于月均气温变化对其的影响;结合趋势性分析与小波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流域内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与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刘培 《吉林水利》2016,(4):19-22,25
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西安市的气候演变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1963―2013年的近50年来的年平均温度、 年内温差、 日照时数、 平均风速、 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近50年来,年平均温度呈现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现减少的趋势,相对湿度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平均风速也呈现出减弱的趋势,这与全球的气候变化以及整个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西25个气象台站1958-2016年的气象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Lee-Heghinan变异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微弱增加趋势;各气象要素分别在1979年、1974年、2011年、2002年和1997年发生变异;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出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复杂特性,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2a、29a、31a、26a和13a;各气象要素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未来变化趋势将继续与过去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空间上,广西年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