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5G无线网络覆盖中部分区域网络补盲与高流量场景热点分流,提出利用市政杆体建设微基站的规划方案,介绍微基站的特点及应用场景,重点阐述利用市政路灯杆、视频杆等杆体的进行微基站建设的规划原则与建议,对微基站建设实现补盲建设与热点分流提出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2.
微基站是基站的重要分支之一,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常规基站的微型化,将基站中的常规设备进行浓缩,将其放置在机箱之中,使安装设备以及基站的工作更加方便,其功能并不会受到形态的影响,可以为通信的工作提供容量,在进行4G网络技术建设的时候,可以在常规基站的基础上,加入微基站,提升4G网络技术的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4G网络技术以及微基站的了解,对微基站在建设4G网络技术工作之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移动网络的覆盖,提高网络容量,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的微基站成为日益成为各大运营商青睐的基站形式。文章分析了各种类型微基站的组网和部署方式,通过Lampsite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案例和实测结果印证了微基站优势。希望能对未来4G网络中微基站组网和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LTE微基站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LTE微基站特点、阶段建设思路、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LTE微基站典型应用场景和场景分类。并结合宏站与微基站造价对比,分析出微基站应在充分利旧现有网络各种资源的前提下,完善网络深度覆盖,作为宏站建设方式的一种有利补充,有效提升立体覆盖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从容量和覆盖两方面采用微基站解决LTE网络深度覆盖问题方案,介绍微基站特点及按照功率进行分类,对微基站产品LampSite、ATOM(原子级基站)、AAU(有源天线单元)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微基站产品在解决无法获取站址、局部小范围覆盖弱区、楼宇内深度覆盖等问题的场景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出"宏站为主、微基站为辅"的建设原则,微基站定位于局部小范围补盲、难以获取站址区域及室内深度覆盖等场景的补充手段。指出基于微基站的定位方法及特点,在进行微基站建设时,配套建设应相匹配,避免超配。除根据需求使用PoE(以太网供电)远供外,原则上微基站不进行电源保证配置。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LTE网络建设中,由于人们居住环境中各楼房密集度不断增高,不仅会使LTE高频段组网无线信号绕射性能变差,也会减小网络覆盖面积,降低LTE网络质量.本文将介绍基于微基站的LTE网络应用问题,分析微基站原理及优势,制定应用策略,确保在LTE网络中能够有效应用微基站.  相似文献   

7.
微基站主要用于室外补盲、补热覆盖等宏基站无法解决的场景,具有体积小、易部署、高容量、配套投资小、建站快的优势。文章对微基站在现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微基站在4G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运营商在室外宏站建设的基础上,极其注重室内外深度覆盖的建设,以确保网络用户的良好体验。文章论述微基站在4G网络中的定位和价值以及目前微基站的主要类型和产品。研究不同类型微基站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案例及实测效果,有助于运营商搭建合理的异构网,制定合理的深度覆盖建设方案,提升用户体验,确保LTE(长期演进)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微基站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基站建站方式,目前各运营商尚未制定相应的电源配套建设标准。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经验,提出几种微基站电源建设方案,并给出各方案适用的应用场景,供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LTE网络建设的不同阶段,详细阐述了引入宏、微基站互补建设的必要性,对微基站的部署策略、相关技术要求以及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并以大型园区综合体作为案例,通过宏、微异构组网前后各项关键指标的测试和对比,论证该组网方式对网络覆盖的提升效果,并对后续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4G网络经过2014年起的多期建设,目前已基本实现城乡连续覆盖,LTE网络建设重点将逐步由“广度”向“深度”和“厚度”转变。微小基站设备的应用将逐步成为后4G时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其对网络的建设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变化,本文讨论了微小基站的特征和建设特点,介绍了能提升选址速度的多种应用微小设备条件下的移动网络工程选址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钱会  贝斐峰  王强 《移动通信》2013,(22):81-87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内的移动通信网络将面临2G/3G/LTE/WLAN等多网协同的网络建设,网络复用程度的大幅提高对于基站机房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阐述了基站机房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基站机房现阶段典型的机房类型及其优缺点,研究了通信行业的发展背景及趋势。最后对基站机房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说明了基站机房未来发展对现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电网络单个通信终端节点数据量小、通信终端节点多的特点,在提高网络接入节点数量的基础上最大化网络的负载.在宏基站、微基站部署方式上,将宏基站与微基站同时部署,以提供给微基站更多的部署选择.在分析智能配电网络通信业务需求、现有网络规划的弊端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与单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从规划方案图以及网络性能分析上证明了本文所提策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王子韧  李毅 《电信科学》2022,38(7):88-95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日渐成熟,移动终端数量快速增长,5G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密集能耗问题突出,提出一种微基站区域分级休眠算法。考虑微基站负载、站间距离、层间配合对微基站休眠的影响,宏基站与宏基站之间重叠覆盖区域中微基站状态转换次数少,优先休眠操作节能效果好。仿真结果表明,节能率为23%,能适应不同的网络规模,在大规模网络中节能效果更优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密集组网场景中业务不确定性引起的基站休眠周期难以确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可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artially Observed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POMDP)业务感知的微基站休眠时长确定策略。该策略将周期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每个周期由轻度和深度两个阶段构成。通过POMDP感知到达基站的业务状态,动态调整周期时长,进而选取适合当前周期的时长。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根据业务感知提前确定微基站关断时长,与基于业务门限值的基站关断机制相比节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基站建设前期配套投资进行了分析,发现基站建设总体成本在逐步下降,但前期配套投资并没有顺位回落。本文对业务、防盗、防灾等关键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了不同级别的站点的建设原则,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低级别建站方案的质量,构建农村基站建设分级体系来指导农村网络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LTE异构网络的频段比较高,在进行网络建设的时候需要采用异构网络模式来深度覆盖,而小基站在LTE异构网络当中的应用则是能够实现其底层覆盖功能,因而小基站在LTE异构网络当中的应用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本文主要对LTE异构网络当中的小基站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推动异构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智能新风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述,介绍了湖北电信智能新风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并对试点基站的能耗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基站应用智能新风系统的适合条件,以及建设投资回收期等。  相似文献   

19.
对传统的室内宏蜂窝基站与新型的分布式基站在3G建网成本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成本对比.  相似文献   

20.
LTE网络建设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包括上下行不平衡、基站天线成本和安装难度大、与3G基站覆盖不同步等。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使用塔顶放大器的方案提高基站上行接收灵敏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塔顶放大器对于提升覆盖能力的效果,并总结了塔顶放大器在LTE网络建设中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