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湿环境下太阳能液体除湿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与压缩式空调系统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氯化钙和氯化锌组成的混合工质(摩尔比为1:1)作为除湿系统的除湿剂,并对影响体除湿特性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空调方式。  相似文献   

2.
提出几种地板辐射供冷与独立新风相结合的夏季空调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及经济评价.地板辐射供冷夏季用于空调,冬季用于供热,既可减少夏季空调设备投资,又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新风的除湿可以为冷冻法除湿、太阳能固体除湿或太阳能液体除湿.其中太阳能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由于利用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建筑节能有着深远的意...  相似文献   

3.
对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在某药厂洁净室的实际运行做了现场测试,同时对该药厂洁净室运行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除湿部参数进行了测试,从理论上计算了除湿部空气出口的温度和含湿量的值。比较了除湿部出口空气温度和含湿量的理论值和测试值,其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液体除湿系统在低湿洁净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在某药厂洁净室的实际运行做了现场测试,同时对该药厂洁净室运行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除湿部参数进行了测试,从理论上计算了除湿部空气出口的温度和含湿量的值.比较了除湿部出口空气温度和含湿量的理论值和测试值,其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低温地热水资源夏季供冷能效,结合地热冬季用水源热泵,提出了地热能液体除湿、热泵供冷的联合运行空调系统。通过编制水—水热泵模拟程序,计算得出了热泵在制取高温冷冻水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同时对地热能液体除湿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整个系统能效及运行经济性做出了判定,指出地热能液体除湿与热泵空调联合系统将是目前低温地热供冷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低温地热水资源夏季供冷能效,结合地热冬季用水源热泵,提出了地热能液体除湿、热泵供冷的联合运行空调系统。通过编制水—水热泵模拟程序,计算得出了热泵在制取高温冷冻水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同时对地热能液体除湿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整个系统能效及运行经济性做出了判定,指出地热能液体除湿与热泵空调联合系统将是目前低温地热供冷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回收排风潜能的新型液体除湿空调装置,通过回收排风潜能,降低系统中直接蒸发喷淋水的温度,使除湿处理后的空调送风得到降温加湿,达到空调房间所要求的送风温度、同时,空调排风的利用降低了再生空气介质的温度和含湿量,提高了再生溶液的浓度.实验证明,在上海湿热的夏季里,该装置用温度为80℃左右的热源驱动,可以直接获得18℃、相对湿度90%的空调送风;系统的热力系数为0.8,电效比为8.6,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小型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从居住建筑除湿负荷及经济性角度出发,采用CaCl2溶液进行液体除湿实验,研究CaCl2除湿和再生的动态特性。研究发现除湿与再生的3个重要因素为溶液温度、溶液浓度和空气进口含湿量。在实验工况下,CaCl2溶液的除湿量为3.32 g/kg,再生性能优于除湿性能,约为除湿的1.3-2.9倍。对实验进行总结后,认为CaCl2作为除湿剂进行液体除湿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9.
蓄能型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蓄能型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绿色空调系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该系统循环进行了模拟优化,一系列的优化思想,使该循环在众多方面达到了最优化。优化结果得出了针对设计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今后的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建立打下了基础,同时,优化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绿色空调系统在总体性能上比现今受到关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液体除湿制冷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想,其最大特点是利用吸湿剂溶液代替冷冻水处理空气,取消了制冷装置,因而可在较低的集热温度下运行,其辅助加热方式可使系统在使用辅助热源时高效率地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搭建了叉流再生器性能实验平台,选用Celdek规整填料作为热质传递介质,LiCl溶液作为再生剂,并以再生量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实验研究了在小型化条件下溶液流量、溶液入口温度,空气流量、空气入口温度等四个因素对叉流再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型化条件下,溶液再生量随溶液流量、溶液入口温度、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空气入口温度对溶液再生量影响甚微。同时,还拟合出适用于小型化的传质系数关联式,并利用热湿传递理论模型将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误差控制在±9%范围内,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冷凝热和太阳能作为溶液再生过程热源的利用,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冷凝热分段利用复合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并采用ε-NTU模型对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室内显热负荷比、室外空气状态及新风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未利用冷凝热的传统溶液除湿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得到系统节能的特性,即使在使用电加热辅助溶液再生时,系统性能仍然优于未利用冷凝热的溶液除湿系统,尤其在ta、RH较小时,系统性能提升更大.  相似文献   

13.
以氟利昂为工质的热泵驱动的直接接触式溶液除湿空调存在送风携带除湿溶液的问题,且这类工质容易破坏环境. 本文提出了膜式溶液除湿空调与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热泵一体化系统 ,并建立该系统的理论模型. 将该系统应用在广州某酒店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系统性能系数EER为8.8,除湿效率η为0.65 在满负荷运行状态下,对比研究了“一体化系统+干式风机盘管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THIC)”和“传统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 的设计及性能差异,两类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总功率分别为74.3 kW、90.5 kW,基于THIC理念的空调系统比“传统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电功率低21.3%.  相似文献   

14.
在质量和能量守恒的基础上,对液体干燥剂制冷和除湿能力储存环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描述太阳能干燥装置的数学模型,对CaCl2和LiCl等典型液体干燥剂的分析表明,理想情况下,二者的储能密度可达1000MJ/m^3和1400MJ/m^3,远大于水和冰的储能密度,并分析得出液体干燥剂储能密度随溶液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影响其储能密度的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冷凝热再生的复合除湿空调除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描述了利用冷凝热再生的复合除湿空调系统形式及其节能性特点;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分别以冷凝器和除湿转轮为控制体,建立了复合除湿空调的系统热力学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框图,从而可以求得复合除湿空调系统的除湿量;最后,计算了在不同转轮效率和室内单位面积显热负荷下的系统单位面积除湿量,并讨论了新风量大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转轮效率和常见单位面积负荷指标下,转轮的除湿量小于新风湿负荷(1次/h),而降低新风量后(0.5次/h),当转轮效率较高和室内显热负荷较大时,转轮能够承担新风湿负荷。  相似文献   

16.
用于生态工业园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生态工业园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园区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厌氧消化产生沼气来发电,柴油机排放的烟气用于吸收式制冷和生活用热水,缸套水废热用于除湿。研究表明,新系统具有更优良的热力性能,化石能源的相对节能率达到34%,比原系统高14个百分点。沼气发电节省了1.5%的重油,低品位废热除湿提供了42%的冷负荷,节省了原系统中空调的电耗。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在液体除湿中的应用以及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综合互补能够使生态工业园获得优良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