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姐经常出差在外,工作压力很大,近来还患上口腔溃疡:口腔黏膜及舌的边缘出现白色溃疡,十分疼痛,特别是遇酸、成、辣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剧烈,以致美味佳肴都不能品尝。  相似文献   

2.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常常发于唇、颊、的特点。口腔溃疡发病以女性为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溃疡有自限性,一般7~10日可自行痊愈,但溃疡处可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如遇冷、热、酸、咸等刺激使疼痛加重,说话、饮食均感困难。下面介绍几个食疗小方,希望能给口腔溃疡患者减少几分痛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林莉 《烹调知识》2013,(1):25-25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疾病,它虽然是口腔小疾,但是反复犯病也会让人痛苦不堪。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口腔溃疡?我们又能够怎样预防呢?多因脾积热和缺乏维生素B引起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由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引起。而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密切关系。如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等现象的频繁出现,都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此外,缺乏B族维生素也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维生素B不仅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还能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治疗不如预防  相似文献   

4.
经典验方     
《饮食科学》2013,(12):15-15
口腔溃疡涂点香油 口腔溃疡不是大病,却时常困扰着现代人。据《本草纲目》记载,香油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中医认为,用香油(南方又称麻油)制成的膏药能生肌肉、止疼痛、消痈肿、补皮裂。所以,用筷子蘸少许香油,均匀涂抹于患处,能够起到润燥和消炎的作用。而且,涂上后口腔立刻感觉舒适,病痛减轻,有安定情绪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病因多种多样 口疮是口腔溃疡的俗称,是一种生在嘴唇、舌体或口腔的浅而小、圆形或卵形的溃疡。口腔溃疡虽不算什么大病,但是患者往往连喝水、吃东西都很困难。许多人认为口腔溃疡是“火气大”的缘故,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我患口腔溃疡,去医院看医生,开点含锌的药物服用,几天就好了.半年前,口腔又有点疼痛,溃疡又犯了.心想,老跑医院开药吃,不是根本办法.考虑是不是因为我这段时间,为了减轻体重,吃肉少,与营养不够有关.因此,我试着每天少吃一点瘦肉,几天后,口腔溃疡好了.瘦肉能防治口腔溃疡?!我半信半疑.最近几个月又试验了几次,果然瘦肉有效.后来,我  相似文献   

7.
秦慧 《美容院》2023,(2):83-84
<正>引言儿童由于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口腔疾病,不利于儿童健康发育。龋齿、牙列不齐、鹅口疮、疱疹、口腔溃疡、蛀牙等均是儿童常见口腔疾病。随着病程发展,这些疾病十分容易造成儿童咀嚼困难、发音不清、牙齿缺失等问题,引起儿童牙齿与口腔疼痛,同时儿童还会因为牙列不齐或者牙齿缺漏被同龄人嘲笑,导致自尊心受到损伤,出现不良情绪,所以做好儿童口腔保健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副干酪乳酸杆菌ET-22是一种具有缓解炎症、调节免疫功能的益生菌,为探究其对口腔疾病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采用甲基紫精颊膜注射法建立金黄地鼠口腔溃疡模型,在造模前,分别以灌胃的方式连续给予金黄地鼠剂量为1×109 CFU·mL-1·d-1的ET-22活菌以及对应的ET-22灭活菌和ET-22发酵液,研究ET-22对地鼠口腔黏膜结构形态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影响。口腔黏膜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和评分结果表明,ET-22活菌、灭活菌及其发酵液均能改善地鼠口腔黏膜的上皮完整性和炎性细胞浸润,ET-22活菌预防口腔溃疡的效果最佳,ET-22灭活菌及其发酵液的预防效果次之,但它们的预防效果均优于维生素C。机制研究发现:ET-22可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分泌,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减轻口腔黏膜的炎症浸润与转移;ET-22可以调节口腔的菌群组成,抑制口腔疾病相关的有害菌。研究表明,ET-22可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病风险,对预防口腔溃疡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你有过口腔溃疡的体验吧,而且可能还不止一两次。每到春季,口腔之“火”便容易燃烧起来,那少则一两个,多则十数个或小如针尖,或大如黄豆的疮面痛起来火辣辣,甚至让我寝食难安。引起复发性口疮的原因比较复杂,现代医学有感染病毒说、细菌学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说、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缺陷说、内分泌失调说、自身免疫低下说等等。  相似文献   

10.
锡类散是临床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的口腔用中药散剂。它具有解毒化腐生肌,消肿止痛的作用,但由于其剂型存在问题,口腔用药后很快溶于唾液,药物于病灶部位作用时间短,药效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采用了生物黏附剂,改进药物剂型,将锡类散加人低取代羟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一种生物黏附片——锡类贴片。并在片剂的一面涂乙基纤维素,使药物既有粘附作用又单向释放,延长了药物对病灶的作用时间。本实验主要研究锡类贴片抗炎镇痛,抑菌作用和对口腔溃疡药理药效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口腔永远是养猫人需要面对的大问题,蓝星人刷个牙就能解决的,对喵星人为什么就这么难以对付呢?Q1.喵星人的口腔问题一般都是牙齿不好导致的吗?A.虽然口臭可能与消化系统有关,但是大部分猫咪口臭,主要还是口腔问题造成的。猫咪每天进食,牙齿上会附着很多食物残渣,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牙菌斑,继而形成牙石,还会造成牙龈炎和口腔溃疡,口气自然不会好啦。而且,口腔炎症越厉害,口臭也就越厉害,臭还是轻的,一旦影响到进食才麻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捷克信(多聚长效抗菌膜液材料)在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并控制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分析我科自使用捷克信以来(2017年7月-9月),11例使用捷克信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口腔黏膜炎分级及临床特征,观察口腔黏膜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捷克信喷洒患处,每天2-3次,每次3-5喷。结果:11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9例治愈,1例未愈,1例出院治愈与否不详,治愈率为81%。其中在减轻口腔疼痛方面效果显著。结论:捷克信可以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且对于疼痛控制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口疮(也称口腔溃疡)是现代人经常出现的毛病,中医认为与体内火气大有关,口疮好发于青壮年人。口腔黏膜或舌头、牙龈上会出现一个或多个如豆大粒的溃烂点,越大会越痛,通常1~2周会自然愈合。比较讨厌的是,口疮发生频繁,让人非常苦恼。  相似文献   

14.
口疮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大小不等,疼痛流涎,或伴发热,甚则满口糜腐,可伴发热或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食疗原则:此病的预防很重要,要严格注意婴幼儿的口腔卫生,切勿损伤口腔黏膜。平时不要偏食,注意多种营养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宜多食。患病后要注意加强口腔清洁护理,清洗口腔、涂搽外用药;勤喝水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减少邪毒在口腔滞留的机会。患病期间应进流食,饮料宜温凉,避免吃过咸、过酸、过热的食物,食物宜清淡,但又要注意保证营  相似文献   

15.
李丽华 《烹调知识》2006,(11):43-43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分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表现为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以胀痛、刺痛或灼痛为主,周期性发作。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秋冬季至次年早春,疼痛有一定的节律性。胃溃疡疼痛一般多发于进餐后,十二指肠溃疡则发生于饥饿时(约上午10-12时,下午4~5时),并伴有嗳气、反酸、食后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甚至便血、吐血。  相似文献   

16.
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可见胃病绝非成年人的专利。 一般来说,儿童的腹痛意识不明显,不能准确描述感觉,使得很多儿童胃病不能及时被发现。此外,该病症状的多样性也是让家长容易忽视的因素之一。胃病患儿的疼痛时间不固定,多数表现为餐后痛,也有一些表现为餐前痛,吃了东西后,食物中和胃酸,疼痛反而会减轻。儿童的胃痛往往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每次也许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疼痛的感觉很快就可以消失。  相似文献   

17.
唐莹莹 《烹调知识》2010,(1Z):76-77
不仅仅在炎热的夏天才容易上火,进入冬季,天干物燥,加上饮食偏油腻,也是上火的高发季节,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妇科专家认为,由于女青年追求瘦身活动,而使痛经者每年均有增加之趋势。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其临床特征是经行小腹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疼痛可引及全腹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轻者尚可忍受,重者往往由于剧痛而出现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甚则昏厥等。 用中药煮鸡蛋的药蛋疗法,不仅制作简便,且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可见受痔疮困扰的朋友不在少数。最近,朱先生的痔疮又加重了,稍微劳累、上火,痔疮就会发作,患处红肿疼痛,使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个对付痔疮的食疗办法,用了一段时间,效果蛮不错。  相似文献   

20.
正痛风病典型的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关节红肿疼痛,因其疼痛发作突然如风之袭来,故称"痛风",因尿酸结晶沉淀于关节腔中所致。尿酸本应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但若血中尿酸过多或肾脏排泄能力不足,尿酸便在血中积蓄,形成"高尿酶酸血症",若过度饱和,则形成结晶析出,痛风发作。可见,欲预防痛风,得先降低血中尿酸含量,即减少尿酸来源与促进尿酸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