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如今生活富裕了,无论去酒店聚餐还是在家里烹制,许多人都喜欢点满桌子菜或烹制七碟八碗的菜肴,而在饱餐满桌的美味之后,剩菜剩饭就无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服务员,打包!在外就餐,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美味的饱餐之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剩菜。倒掉了可惜,很多人会打包带回家。但是,剩菜打包回家后如何保存、如何吃,其中是有学问的。原则上不提倡剩菜打包当餐饭菜当顿吃是最有利于健康的,除了肉类和鱼类,将剩余的蔬菜打包的习惯并不利于健康。天然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为研究不同品种牛皮加热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差异性,以安格斯牛皮、牦牛皮和西门塔尔牛皮为研究材料,分别在80 ℃条件下加热10、20、30、40、50、60 min,分析加热熟化过程中牛皮食用品质的变化,并采用酸法提取胶原蛋白,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3 种牛皮的食用品质有较大差异性,安格斯牛皮质量损失率与厚度损失率最低;从营养价值来看,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西门塔尔牛皮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损失率最低,安格斯牛皮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3 种牛皮的质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峰值的大小和出现时间点均有所不同;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观察结果显示,3 种牛皮均保持了原有的交错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安格斯牛皮的胶原蛋白纤维簇直径更宽,网状结构更明显,不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5.
16.
高温流化对糙米蒸煮和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糙米难煮熟、口感硬、米糠味重的难题,采用高温流化技术处理糙米,改善其蒸煮及食用品质。考察了流化温度对糙米表观形态、籽粒横截面形态和最佳蒸煮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30℃为最佳流化温度,可以在保持糙米天然形态的同时,使糙米皮层产生裂缝,籽粒内部产生微孔,打开糙米的吸水通道,并且使最佳蒸煮时间缩短了6 min。另外,研究了糙米经高温流化处理后蒸煮及食用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糙米蒸煮时的吸水速度和吸水量明显提高;糙米饭变得更加柔软,硬度由1 853 g降低至1 570 g;露白率达99%;米糠味明显减少;色泽、黏性及综合评分都显著提升(P0.05)。高温流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糙米的蒸煮及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7.
18.
3种传统中式高温烹饪工艺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126-132
为研究烤、炸、煎3种传统中式烹饪工艺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采用分光测色仪、质构仪测定牛肉制品的色泽、剪切力和硬度、咀嚼性、弹性、内聚性、回复性等指标,从而综合评定其食用品质。结果表明:3种烹饪工艺对牛肉的食用品质影响显著(P0.05)。对于烤制工艺,牛肉的L*与c*值随烹饪时间的延长显著减小(P0.05);160℃与180℃比200℃处理组的牛肉h°值大(P0.05);160℃与200℃烤制的牛肉b*值小于180℃处理的b*值(P0.05)。对于剪切力,160℃与180℃处理组显著小于200℃处理组(P0.05)。烹饪温度对牛肉的硬度、咀嚼性、回复性有显著影响(P0.05);160℃与180℃处理组的牛肉弹性、内聚性显著小于200℃的处理结果(P0.05)。对于炸制工艺,牛肉L*、b*值随烹饪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c*与h°值逐渐增大;3min处理组的牛肉L*与c*值显著不同4 min与5 min的处理结果;3 min与4 min处理组的牛肉b*、h°值显著不同于5 min的处理结果(P0.05)。对于剪切力,3 min处理组显著小于5 min处理组(P0.05)。4 min与5min处理组比3 min处理组的牛肉硬度、咀嚼性大(P0.05);4 min处理组的牛肉弹性、内聚性、回复性显著小于3 min与5 min的处理结果。对于煎制工艺,牛肉a*值随烹饪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其他肉色指标逐渐减小;2min与4 min处理组间的牛肉L*、a*、c*值差异性显著(P0.05);2 min与3 min处理组比4 min处理组的牛肉h°值大(P0.05)。对于剪切力,2 min与3 min处理组显著小于4 min处理组(P0.05)。2 min与3 min处理组比4 min处理组的牛肉咀嚼性小(P0.05);2 min煎制的牛肉弹性显著小于3 min与4 min的处理结果(P0.05)。综合分析发现,牛肉在160℃下烤制40 min以及在226~228℃下炸制3 min、煎制2~3 min均具有较高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食用油中脂肪酸各组分及其指标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检测了加热后油脂的反式脂肪酸生成量和各个脂肪酸含量变化,利用2,4-二硝基苯肼对羰基值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缓慢下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上升,其中C16:0经过210℃3h后含量增加了0.572 9 g/L,与此相反,C18:2则下降了2.084 9 g/L.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和羰基值都呈上升趋势,反式C18:1和反式18:2含量经过210℃3h后分别增加了0.074 3 g/L和0.071 6g/L,经过210℃3h加热后羰基值为52.81 meq/kg,并且这种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更加剧烈,尤其在150℃后油脂的品质开始下降迅速,这样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建议日常烹饪过程中油温控制在150℃以下. 相似文献
20.
宜:烧菜烧豆芽、卷心菜、甜菜时,可适当加点醋。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并可使菜肴的味道更好;煎蛋皮煎蛋皮时,蛋中加点醋一起打。再用小火加热,能使蛋皮煎得又薄又有弹性;烧鱼烧鱼时添加少许醋。能将小鱼的鱼骨煮得柔软可口,有利于钙的吸收;煮海带煮海带时加些醋。容易使海带煮透而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