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3.
《肉类研究》2017,(5):47-51
本研究建立羊肉与鸭肉的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以羊肉和鸭肉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为特征靶基因,设计1条通用上游引物F和2条特异性下游引物:R_羊、R_鸭,并按照一定浓度比例组成混合引物,进行一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即可获得目的DNA片段,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的DNA条带大小来判断羊肉中是否掺杂鸭肉。结果表明:当被检样本在367 bp和480 bp处分别出现特异性条带时,说明该样本的羊肉中掺杂了鸭肉;当被检样本在367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而在480 bp处未出现特异性条带时,则说明该样本的羊肉中没有掺杂鸭肉。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捷,可用于食品中肉类种属的筛选和肉类掺假的检测和监管。 相似文献
4.
羊肉是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喜欢的肉类食品之一 ,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和较高的食用价值。据悉 ,我国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养羊食肉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对羊的饲养、放牧、繁育、管理以及各种疾病的防治都有详尽的阐述。元朝时成吉思汗带兵远征 ,由于战情紧急而来不及做饭 ,于是急中生智 ,宰羊切片而在开水中涮着吃 ,食后士气大增 ,连打胜仗 ,从此涮羊肉流传至今。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喜食风味独特羊肉的人越来越多 ,在一些路边、街头随处可见“羊肉汤、人身补品”的招牌 ,涮羊肉已风靡全国 ,烤羊肉也已遍及大街小巷 ,倍… 相似文献
5.
时届寒冬,人们纷纷进补,蓄积营养,强身健体。进补的方法多种多样,熬汤、吞丸、饮酒,各随人喜。祖国传统养生理论告诉人们“药补不如食补”。唐·孙思邈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意为人不仅要吃,还应懂得怎样吃才是生存的关键。冬季将临,严寒气候逼近,人们每逢这一时令自然想到具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作用的羊肉,冬令食羊肉不失为最佳养生保健方式之 相似文献
6.
7.
8.
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掺假羊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掺假羊肉的无损鉴别,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混入鸭肉的掺假羊肉糜的快速检测方法。实验通过在羊肉糜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鸭肉糜来制备掺假羊肉,采用近红外漫反射方式在全波段范围(100004000 cm-1)内采集羊肉、掺假羊肉和鸭肉的近红外光谱图,分别考察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correction,SNV)、面积归一化(Area normalization)、标准化(Autoscale)、15点平滑处理(Smoothing)、一阶导数处理(1stderivative)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所建支持向量机(nuSVM)判别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不同光谱预处理所建nu-SVM判别模型预测效果不同。其中,经标准化处理后所建的nu-SVM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差为90.38%;15点平滑处理后所建nu-SV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96.15%),对建模集正确判别率为99.07%,对检验集正确判别率为96.15%;其余处理所建nu-SVM模型的判别能力介于二者之间。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15点平滑预处理后所建nu-SVM模型可以实现羊肉中的掺杂鸭肉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可视化检测羊肉中鸭肉源成分,该研究将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SRCA)技术与荧光技术相结合,以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为靶基因分别设计并筛选羊、鸭特异性引物,拟建立可视化SRCA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检出限试验。结果显示:山羊和绵羊样品呈现绿色荧光,判定为阳性,13种非羊样品呈现橙黄色荧光,判定为阴性;鸭样品为阳性,14种非鸭样品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可视化SRCA分别检测羊、鸭DNA的灵敏度均为2.0×101 fg/μL。可视化SRCA检测羊肉中鸭肉源成分的检出限为0.001%(w/w)。对29份市售羊肉样品中鸭肉源成分的检测得知,可视化SRCA法检出率为17.24%,行标NY/T 3309—2018中方法检出率为10.34%。该方法经济、简便,结果肉眼可见,更适用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实验室或资源相对匮乏的基层检测机构。 相似文献
13.
14.
畲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地处浙江南部山区的景宁、泰顺两县,是畲族同胞的居住地,草场资源丰富,山羊饲养历史悠久,山羊肉食习惯独特。畲民在制作羊肉丸时常加入少许豆腐制成羊肉豆腐丸,不但味道细嫩、鲜美,而且还包含着食物搭配的科学道理。羊肉味甘,性温,常吃上火,而豆腐味甘,性凉,有滋养润燥、清热解毒的作用,吃羊肉豆腐丸则不易上火。 相似文献
15.
利用蛋白组学的方法研究了5 种常见的食用肉中相对种属特征性多肽,在找到的特征性多肽的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对羊肉与鸭肉混合物种特征性的多肽进行了验证与定量研究。将鸭肉按照1%、5%、10%、20%、50%比例掺加到羊肉中,选择羊肉定量多肽5 条,鸭肉定量多肽5 条,进行定量分析,线性相关系数为0.99以上,检出限可以达到0.5%。研究表明,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构建的多肽识别技术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出羊肉中的鸭肉成分。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羊肉掺假可视化无损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快速、准确检测羊肉掺假。方法:利用可见—近红外(400~1 000 nm)和短波近红外(900~1 700 nm)高光谱成像仪对羊肉中掺假不同比例的鸭肉进行数据采集,比较两个波段范围内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终在可见—近红外波段选择归一化预处理方法,在短波近红外波段选择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方法。分别对两个波段的光谱数据进行最优的预处理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区间随机蛙跳算法(iRF)和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对特征波长进行选取。结果:在短波近红外(900~1 700 nm)波段采用SNV-SPA-PLS模型的羊肉掺假预测效果最好,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968 4,预测标准偏差为0.058 2,预测集相对分析误差为5.625 4,并得到较好的图像反演结果。结论:利用不同波段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可实现对羊肉掺假的快速无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