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爽 《食品指南》2009,(5):40-41
关心食品安全的人们可能早巳注意,在国家食品监管部门,如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检查或抽检中,都格外关注酸价、苯甲酸、亚硝酸盐、山梨酸、菌落总数、柠檬黄、诱惑红、大肠菌群等指标,而大多数被公布不合格的食品,问题也总是集中在这些方面。那么,为什么监管部门格外重视这些指标?食品中的这些指标超标对消费者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欧盟区域内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这使得法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格外谨慎.十分注重对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有时这些监管近乎“苛刻”。  相似文献   

3.
给你的产品一个热销的理由,给你的经销商一个精彩的卖点。 说到国内有名的食品品牌你会想到哪些?那么你想过国内有名的食品品牌大多集中在哪些地方吗?北京、四川、广东、福建、山东、河南……?没错,这些都是食品大省,有着许多知名的食品品牌。这些知名食品品牌为何有着持续的较高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食品经销商,会向哪些食品倾注更多精力?会把哪类食品作为主推?这些并不是空穴来风,或许不经意间,食品经销商都运用了下面的4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外食品工业》2012,(9):87-87
酷暑还未完全褪去,初秋的脚步却已悄然临近。在夏秋转换之际,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因此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切忌贪凉,要更多摄入温热的食物。那在初秋时节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食品来“温”柔对待我们的肠胃呢?  相似文献   

6.
加工食品如炸薯片、热狗、汉堡包、披萨饼及各种烘焙类糕点等,因其色香味美而深受人们喜爱。但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知情的是,在加工食品中到底添加了什么成分,这些成分是否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市场上最受消费者欢迎的9种加工食品中存在着哪些不利于健康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不知在哪本书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食品发展趋势最快的不是营养价值,而是外带(或者称为边走边吃)食品消费。”初见这句话,着实令人不解:难道全世界的食品生产商都是将自己最尖锐的目光放诸可外带食品和饮料?难道和营养价值相比,外带食品的开发和研究才是他们的心仪之物?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并得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全世界的食品生产企业都在开发上市可外带的食品和饮料,这些食品的包装设计已经不仅仅限于在运销过程中防护这一基本目标了。 就此种情形看来,我们不得不重视外带食品的包装了……  相似文献   

8.
新京 《美食》2012,(2):54-54
排毒食品相传是矿工和其他在粉尘环境下工作人群每餐的必吃之物,包含了海带、木耳、血豆腐、大蒜等等,而且每样都“身怀绝技”,似乎让人不得不信。这些传闻中的食品是不是真的可以排毒,真正的排毒食品又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食品企业要在瞬息万变、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胜,必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自主创新。但是如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食品企业家应如何建立自己的经营理念?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咨询、培训经验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中国十大管理咨询大师之一的刘先明先生。  相似文献   

10.
当德国政府正为二英污染鸡蛋苦恼时.中国又曝光出有百分之+的大米存在镉污染。面对食品原料的污染,我们又将如何解决?原料都无法保证健康,我们又怎么能承诺其他使用其原料生产的产品安全?这样一环扣一环的食品问题,难道最终埋单的是我们消费者么?究竟谁才应该正确的指导市场,让消费者吃到健康的食品呢?而这些污染的大米又对我们消费者带来哪些危害?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消费者一直对食品的认同多为口碑营销,这也便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但如今,传统食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昧蕾的触感:单单只是口碑的营销已经不能为食品企业快速占领市场。食品只局限吃这个含义已经过时。但为什么有些食品企业在经历了这么久后,依然有很多忠实的消费者?他们成功的秘诀究竟在哪?这些成功的秘诀又能带他们走多远?中国食品企业在这方面欠缺什么?这些都将是我们接下来所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再次对入口的食品警惕起来。对于我们每天吃下的这些食物,我们知道些什么?为何今日的农民们为在城里人提供大量果蔬的时候,要另辟一块土地为自己的食品进行单独的种植和生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巴蜀市场销售的香草鸡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厚爱,成为继荷叶鸡、叫化子鸡之后,巴蜀市场又一风行产品。香草鸡之所以销售看好,主要在于鸡肉的鲜嫩和醇香,久嚼而味不减,鸡骨也脆而醇香;其次是现食而加工,食品具有一定的温度;三是价格合理,每500g香草鸡仅售价十元左右;对于食品格外挑剔的巴蜀人,为何喜爱香草鸡呢?最主要的一点是产品独具一格,一反巴蜀食客热衷麻辣食品的传统习俗,将青香飘逸、适应大众的产品奉献给广大消费者。近年来,各大市场的销售量逐渐扩大,该产品的加工经营者也增多了,市场销售看好,已成为众多家庭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佳肴。目前尚未出现软包装等类贮藏食品。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食品来了,祸兮?福兮?专家议论纷纭,百姓莫衷一是。为了对这些人们长期关注而又困惑的问题有一个权威性的解答,本刊特请有关人士就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性质、安全性与评价的观点与规定,做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谁来为我们把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就离不开食品。正是由于食品市场潜力巨大,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每天只要你打开电视,翻看报纸,你都可以看到大量各种各样的食品广告。随意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到处都有食品。那么,这些食品质量到底怎么样呢?一、食品安全:事出急功近利食品质量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从劣质火腿肠到各种方便食品,无一不有。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我们身边的食品还能吃吗?谈起食品安全问题,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如今市场上的奶制品层出不穷,众多品牌的奶制品广告也是铺天盖地,这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缘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相似的食品不知选哪一种为宜的问题,比如牛奶、酸奶,豆奶,应该选哪一种更好呢?要确定哪种食品作为自己的长期消费品,就应该首先对这些食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不必谈食品添加剂色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苏丹红、吊白块等一些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工业产品被违法添加到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中,引起了消费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疑问。加之部分食品企业超范围、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时有发生,令消费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很深的误解。食品添加剂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吗?究竟应该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概念和作用是什么?它的安全有保障吗? 近日.光明日报记范又就食品添加剂概念、安全性等问题采访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中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营养与食品卫生专家陈君石教授。陈教授从多个角度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安全性作了阐述,他明确指出,不必谈食品添加剂色变。[编按]  相似文献   

18.
汪歌 《新食品》2007,(23):4-4
现在.食品行业有点乱。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7月2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就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措施。另一方面,以农夫山泉与康师傅为首的饮料企业大打水战,水战的主题就是什么样的瓶装水更有益人体健康。还有,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食品口味、便捷的需求也在增加。要安全,还是要营养?要营养,还是要快乐?这些问题一齐摆在了中国食品行业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许多食品具有天然的色泽,这些色泽能促进人的食欲或购买欲望,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食品的色泽是可以人为改变的。近年来,媒体屡屡披露鱼贩将鱼染色后出售的情况,典型的案例是以日落黄给黄鱼染色,以银粉给带鱼着装。那么,鱼“被美容”后还能吃吗?  相似文献   

20.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食品工业”这个口号是业内人士众所周知的,食品添加剂市场目前竞争之激烈也是无人怀疑。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竞争?中国的食品添加剂市场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很是让身处局中的我们感到迷惑。毕竟,中国的食品添加剂市场和企业的发展历史相当短,对那些偶然的和必然的事件都缺乏应变经验,这就很有必要向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外国添加剂企业取取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