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快速功能性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功能性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发酵乳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配合、添加6%的蔗糖和适量的蛋白糖、9%的接种量、41℃5h培养生产出具有酸奶特有的质地和风味,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为2.9×107cfu/mL,保藏期为12d的功能性发酵乳。与单一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生产周期18h相比,缩短了13h,且风味更佳。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豆乳的单菌产酸曲线与混菌产酸曲线,并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它们对发酵豆乳的品质影响及与单菌发酵豆乳贮存期质量变化的比较。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影响酸豆乳质量的主要因素,嗜热链球菌次之。按体积分数为2.2%嗜酸乳杆菌、体积分数为3.0%保加利亚乳杆菌、体积分数为1.8%嗜热链球菌配比共同发酵,可得到组织状态、口感风味较好的酸豆乳,克服了单一嗜酸乳杆菌发酵豆乳产酸慢、凝乳时间长、活菌数不高且贮存期活菌数下降快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将美国大杏仁浆添加到牛乳中,通过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的发酵剂生产杏仁酸乳。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结果显示,杏仁酸乳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如下:美国大杏仁浆和牛奶比例为2∶8,蔗糖8%,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发酵剂2%,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5h。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制得的杏仁酸乳兼有杏仁和酸乳的营养与风味。  相似文献   

4.
核桃风味酸乳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部分脱脂的核桃仁、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研制核桃风味酸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混合乳(1∶4的核桃浆和鲜牛奶)中添加7%的白砂糖和0.4%的复合稳定剂(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藻酸丙二醇酯),再接入4%的生产发酵剂(经驯化培养的乳酸菌),42℃发酵4h,所得成品酸乳具有良好的质地和风味.  相似文献   

5.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发酵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酸乳——嗜酸乳杆菌发酵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鲜牛乳为原料,以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杆菌为发酵剂,将地皮菜超微粉碎后按比例添加,对制作功能性发酵乳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嗜酸乳杆菌发酵剂的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h,可以得到状态均匀、乳白色、透明、乳香、酸度和谐一体的酸乳。发酵结束后在4℃下储藏5d后,检测活菌数为7.23×108个/mL。  相似文献   

7.
研究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在发酵酸奶过程中对酸奶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开发出一种抗氧化活性强的酸奶发酵剂。通过选取嗜热链球菌S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0207发酵酸奶以及向其中加入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共同发酵制备酸奶,评价其产酸性能、活菌数含量,并分析所发酵酸奶的质构特性、乙醛和双乙酰产量,进行感官评价,最后对制备酸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索和研究,进而比较研究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对发酵酸奶的发酵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用嗜热链球菌S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0207及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共同发酵的酸奶产酸速度快,5 h基本凝乳,与未添加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发酵的酸奶相比,其中乳酸菌的活菌数为3.55×10~8CFU/g、风味物质乙醛的含量为22.8μg/mL、双乙酰含量为7.5μg/mL,以及感官评分为86分,仅次于3号汉森发酵剂。与3号汉森发酵剂相比,添加KLDS 1.0901的2号发酵剂在清除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面与其相近。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酸乳中乳酸菌活菌数量,在测定不同温度下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及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菌发酵生长曲线的基础上,采用分段发酵的方式,发酵初期按1%接种量接入嗜酸乳杆菌,待发酵进行4h,嗜酸乳杆菌的数量达到107时,再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接种量均为1%。发酵结束后,测得最终活菌数可达109,相比3种菌一次性接种发酵,活菌数量提高了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在鲜乳中添加平菇浸提液,以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制作酸乳,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组合:平菇浸提液添加量6%,菌种配比1:2,接种量2%,糖7%,使酸乳中嗜酸乳杆菌活菌数达到108 cfu/mL以上,并研究了各因素对酸乳发酵成熟、贮藏期间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0.
嗜酸乳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发酵乳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研究了嗜酸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确定其发酵乳的合适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1%脱脂乳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的啤酒能显著提高嗜酸乳杆菌的产酸速率及活菌总数。该菌株耐盐和耐胆酸盐能力分别达到6 0%和1.5%,同化胆固醇达80%,证明是一株性能优良的益生菌株。在此基础上确定嗜酸乳杆菌发酵乳的加工工艺:①采用乳糖部分水解的牛乳(水解率40%)为原料,接种质量分数为3%的嗜酸乳杆菌;②采用混合菌种(嗜酸乳杆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3%+0.5%+0.5%)为发酵剂,按常规酸乳工艺生产。产品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达到109mL-1以上,5d后其活菌数仍有6×108mL-1,且产品口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