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DX-201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45#钢ψ,值不合格的拉伸试样,并对断口中亮斑亮点区域和纤维区域分别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断口的亮斑、亮点区是准解理的脆性断裂,是钢中含氢量过高所致,断口的纤维区是正常的韧性断裂,韧窝内有颗粒硫化物。  相似文献   

2.
对82B盘条拉伸试样断口形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82B盘条试样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对比分析了“人工时效:”处理前后盘条拉伸度样断口形态的变化情况,找出了82B盘条经“人工时效”处理后拉伸试样断口形态变化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X100管线钢断口分层现象,对该钢圆棒形及板形拉伸试样断口及不同温度下冲击试样断口进行宏观观察、显微分析、金相观察和EBSD织构分析。结果表明,随拉伸试样形状及尺寸的变化,裂纹分层现象趋势不同,随冲击试验温度降低,裂纹趋势加剧,裂纹的萌生以及扩展受晶界的限制。EBSD织构分析表明,沿{113}〈110〉方向,在一定微区存在较强的织构,促进了断口分层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钢液脱硫去渣未达到理想效果是拉伸试样断口上出现灰色亮斑与剪切脊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钢材力学试验后出现异常断口的试样进行分析,找出其与生产、使用方面的一些联系,并提醒生产者及使用者应注意的几个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潘祖诒 《江西冶金》1993,13(3):33-35
采用DX-3A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冷卷螺旋弹簧纵向撕裂断口进行观察分析,确定了弹簧钢丝表层夹杂物带是产生裂纹的显微裂纹源,解释了破裂过程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成栋 《重钢技术》2004,27(3):40-42
本文通过拉力断口异常缺陷形貌特征的研讨,划分出5类不同形貌的断口,并验证了平台断口、开裂断口和贯穿断口是危害性能(延伸率)最致命的缺陷,从而制订出拉力断口异常缺陷评定质量等级标准.它有益于力学测试人员正确判断,同时为进一步研讨该缺陷产生的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丽英  王文静 《太钢科技》2004,(4):41-43,51
通过对拉伸试样进行断口、金相组织及能谱分析,观察其对硝酸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拉伸试样脆断的原因是形成了第二相组织,该组织的特点与σ相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45#钢Ψ值不合格的拉伸试样,并对断口中亮点区域和纤维区域分别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断口的亮斑、亮点区域是准解理的脆性断裂,是钢中含氢量过高所致,断口的纤维区是正常的韧性断裂,韧窝有颗粒硫化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吊车支架的1、2号螺栓断口进行了宏观、微观形貌观察和分析研究,认为该断口属于载荷超过螺栓承载能力条件下的一次性断裂失效断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化学成分试样进行拉拔后断口形貌和断口颜色的分析,找到了碳在拉拔断裂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田鹏飞 《山西冶金》2009,32(2):44-46
通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手段,分别对经热处理和热轧后的16MnR和15MnVR.低合金钢冲击试样典型断口白点的微观形貌观察分析,了解了白点的形成过程,提出预防白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疲劳断口类型、形貌及形成机理,并对热轧H型钢疲劳断口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型钢产品疲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AH36船板钢拉伸试验后试样断口出现分层现象,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金相显微镜等手段对断口以及断口附近的截面组织进行了观察、检测和分析,并对拉伸后的船板钢试样进行了酸腐蚀低倍组织观察,指出分层现象与碳、硫和锰等元素偏析从而引起组织中出现贝氏体、马氏体有关,钢板厚度越大,分层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Q345钢板拉伸断口分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Q345钢板在拉伸试验中出现断口分层的现象,利用金相分析技术,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夹杂物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连铸坯中心偏析造成的板厚中心区域存在硫化物夹杂、贝氏体偏析带组织及心部裂纹,是导致钢板拉伸试样断口分层,延伸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介绍高强度铝合金薄板的尖边缘缺口拉伸试样的机械加工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仿美7075、美制7075、国产LC4、LC9、LY12、LB733等6种铝合金16种热处理状态下的EN试样,其内率半径R满足了ASTME338-68标准方法中Rmax0.018毫米的要求,并且达到R<0.010毫米的特高精度。同时,还对仿美7075、美制7075、国产LC4的6种热处理状态下的缺口敏感性和宏观断口、以及选择仿美7075、LY12对扫描断口形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SEM和TEM研究了Ti3Al基合金室温和650℃下恒应力低周疲劳的断口形貌和变形行为。研究表明,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试样表面缺口处,室温下断口呈解理特征;650℃下断口中可观察到延性疲劳条带,且有沿晶的二次裂纹。合金的变形集中于β转变组织,β转变组织主要通过位错运动及形变孪晶的产生来协调变形,初生α2相晶内亚晶协调变形,650℃时非基面弯曲位错的开动使塑性变形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强度船板拉伸试样断口出现分层的问题,对典型断口分层试样和断口合格试样取样进行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异常断口试样夹杂物级别高,试样心部组织晶粒粗大,带状组织明显且有裂纹,分析认为,2.0级以上的硅酸盐夹杂和MnS夹杂、28μm宽的珠光体带及Ti、Nb元素的富集是导致拉伸裂纹进而出现断口分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福明  徐荣军 《钢铁》1997,32(3):44-48
研究了35MnSiB钢冲击和拉伸性能以及回火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镜及俄歇谱仪,对断口形貌和晶界成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脆性断口基本上是沿晶断口,在晶界上有磷,硅的偏聚,有碳化物和氮化物存在;试样的尺寸和表面状态对塑性有较大的影响,400℃回火可显著改善试样的塑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20.
高强钢板拉伸断口分层缺陷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清  雷辉  高擎  李玉路  杜江  袁源 《宽厚板》2013,19(1):5-10
对高强钢板常见拉伸断口分层缺陷的成因进行探讨,利用金相及扫描电镜观察拉伸试样断口组织、裂纹和钢中夹杂物,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分层试样的位错密度。研究发现钢板基体较高的位错密度是导致试样断裂过程中产生分层的主要原因,而夹杂物、晶界等缺陷是裂纹的起裂点,研究还发现分层与偏析、微观组织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通过降低高强钢板的屈强比,可以显著改善分层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