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在MCPE2.4型电脑提花毛圈机上开发单面浮线提花织物的工艺,包括花型编织图、意匠图及织物实物图等。重点描述了第一横列的预成圈原理,并指出了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脑横机的楔形编织工艺,结合纬编基础组织、集圈组织、提花组织等,设计了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针织毛衫立体花型,如浮雕效果、褶裥效果、波纹效果、蜂窝效果、多彩立体三角效果、异色凸起效果等。结果表明,利用楔形编织工艺与各种组织进行融合,并结合纱线色彩的变化,可编织三维立体外观效果较强的织物,为针织毛衫面料立体花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电脑横机纬编针织提花技术,结合富怡纺织服装图艺设计软件在针织提花花型处理上的应用,分析提花花型处理过程中的3个难点问题,包括花型比例控制、花型色彩整合、花型对位,通过实证方法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利用鹰花型和卡通花型设计实例,分别对一般花型和不规则花型的对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将梭织工艺结构的平面剪切旋转原理,运用到花型对位和局部编织工艺的不规则花型处理上,打破花型对位及不规则花型提花在局部编织应用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阐述几款不同领型提花时装毛衫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分析不同领型提花时装毛衫的款式造型、风格特征及组织结构设计,介绍每款提花时装毛衫的组织花型设计与花型上机工艺,并制作出每款提花时装毛衫的上机操作工艺单。结果表明:采用提花组织设计制作的毛衫除了赋予毛衫色彩花色效应,还可以赋予毛衫各种浮雕花色效应,不同的领型设计又可以使毛衫具有款式独特,服用美观、时尚的外观效应。随着电脑横机的日益普及,以及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的日益提高,设计制作更多款式新颖的提花毛衫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根据提花背面组织结构不同将提花组织分为空针提花组织、全选提花组织、芝麻点提花组织和空气层提花组织。阐述每种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织物优缺点及其在设计生产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脑横机编织技术,探讨针法、纱线、度目、针型这几大技术参数对提花组织编织工艺的影响,优化技术方案,为横机提花面料的开发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了德国Stoll-CMS新型电脑横机电子选针和电子移圈原理,以及各种提花组织的编织。举例介绍了提花女套衬编织工艺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提花毛圈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方式,即选沉降片方式与选织针方式,中对这两种方式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确定采用选针式提花毛圈组织开发绒类室内装饰面料,其中对编织工艺中的原料选择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后整理工艺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架空组织是针织物提花组织中的一种,广泛用于羊毛衫的编织,文中阐述了架突组织的结构、外观效果,对其在横机上的纺织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了架空组织用于羊毛衫的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9.
方园 《丝绸技术》1995,3(2):4-10
本文主要分析了德国Stoll-CMS新型计算机横机电子选针和电子移圈原理,以及各种提花组织的编织。举例介绍了提花女套衬编织工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为方便快捷并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织物,根据纬编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包括花型意匠图和工艺编织图的二维矩阵,分别对该类织物的花型意匠信息以及工艺编织信息进行数学描述,并根据不同种类提花织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成原理总结出了由花型意匠信息向工艺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包括单面均匀提花织物、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竖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织物以及空气层提花织物,并给出详细的转化算法。以芝麻点双面提花组织为例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纬编提花织物的快速准确设计,为提花织物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客户提供的提花机编织的面料花型进行修改,使其能够在普通大圆机上进行编织。以单面提花、2+2提花罗纹以及双面提花织物为例.介绍了花型修改的方法以及修改前后的编织工艺,包括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组织意匠图等。  相似文献   

12.
张伍连 《针织工业》2007,(10):11-14
介绍了休止花色横机的三角结构和休止编织时的基本操作。详细阐述了集圈的编织原理、编织方法和编织特点,包括不完全退圈集圈法、脱圈不足集圈法和休止集圈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横机羊绒衫产品的诸多独特特性,阐述其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关键要素和应注意的问题,并探讨羊绒衫款式设计与色彩搭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红娟 《毛纺科技》2020,48(2):18-22
为了进一步提高毛衫设计师开发与设计复杂针织花型的能力,重点分析局部编织的工作原理。以STOLL电脑横机技术为基础,利用局部编织技术特点,开发系列横向多色针织花型织物,包括:色块的穿插、波纹曲线、色块间隔。合理设计花型结构单元、建立局部编织模块,结合不同纱线的性能编织出具有较强装饰性、花型独特的横向多色针织面料。文章在编织实物的基础上总结技术要点,目的在于为毛衫设计师提供更为宽阔的思路,以拓展针织服装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5.
对四针道单面圆纬机编织平针衬垫迷你毛圈织物的上机工艺、编织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和论述.针对织物在编织过程中出现的露底问题(即麻点现象)进行了分析,这与机号的选择、纱支的粗细以及克重的高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实践及对工艺的合理调配,使露底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双面毛圈机的编织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圈机编织双面毛圈面料的编织机件的特点和成圈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影响织物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经实践得出:正面毛圈纱、反面毛圈纱、地纱的喂纱张力分别为4.5 g、3.5 g和7~8 g,同时织针压针量适当大一些,即织针针钩内点低于a片沉降片片顶1.4~1.5 mm左右,此时布面质量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在针织大圆机上对经编面料进行仿制,以一款经编网眼布和一款经编网孔布为例,说明了仿制的方法,并介绍了原经编面料以及仿制后的纬编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设备参数、原料、经编穿纱方式、纬编织针和三角排列等.与原经编面料相比,仿制的纬编面料外观相似,且生产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毛衫生产无法一体成形,下机后需再进行套口和缝合等不足,研究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从机器的针床、机头三角系统、拉力装置、送纱和导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平针组织、罗纹组织以及开口的成形编织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典型的毛衫为例,用四针床电脑横机,探讨其结构成形方法。结果发现:基于4 个针床配置的电脑横机使得毛衫能够进行满针筒状编织;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的基础是圆筒编织,具体包括筒状平针结构编织、筒状罗纹结构编织以及开口编织;通过选择编织方向和配置纱嘴,能完成典型款式毛衫,如高领长袖套衫、长袖开衫、无袖套衫,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一体成形。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脑横机自动起底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组成,详细阐述了传动机构、起底板自动横移机构、罗拉开合机构和落布板自动开合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了起底结构的信号控制及作用,强调了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重点。采用自动起底技术能够减少编织分离横列的数量,降低机头纱的成本,提高编织效率,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将Z651(三级式)型横机起针三角、上挺针三角与下挺针三角的工作状态分为理想工作状态、常规工作状态与可调整工作状态,介绍了Z651横机的选针工作原理。探讨了各种类型织针在理想工作状态下编织可能性;分别阐述了在常规与可调整工作状态下可以编织的花型特点、排针方法及起针三角、上挺针三角与下挺针三角具体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