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技之窗     
美开发新型烷基化工艺美国埃克塞卢斯公司最近正在开发一种烷基化工艺,使轻质烃(C3~C5)转化成高辛烷值汽油的混合物材料(一种烷基化物)。此工艺使用固态酸性催化剂,在一固定床反应器内操作,据称可作为通用液态酸性(使用硫酸和氢氟酸)催化工艺的实际代用方法。新工艺的开发系使用公司的工程用催化剂技术方案。工程用催化剂是一种反应系统,可以高度控制活性部位和界面输送的特性以及孔隙的结构体系,其标度范围可自纳米(分子水平)一直到宏观(反应器)水平。使用这种方法,公司开发出一种固态酸性催化剂,以生成一种带有优级辛烷值(>95RON)的烷…  相似文献   

2.
化工简讯     
液态密封胶,又称液体垫圈,是一种用于各种机械、车辆、管道、仪器等连接部位,代替固体垫圈,又优于固体垫圈的密封材料。 W—1液态密封胶,是针对目前国产汽车生产中存在的三漏情况,由长春第一汽车厂、上海新光化工厂、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成立了三结合技术小组研制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介相态(mesophase)。它既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光、电、磁、热导……等的各向异性),又具有液态流动、形变、扩散、传递的特征。能以长范围内有序性对化学反应发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商品染料的剂型,通常可以概括为固态和液态两种,固态包括:粉状、无(低)粉尘粉状、片状、颗粒状;液态包括:真溶液、浆状或者分散体。很早尚有一种膏状剂型,流动性能很差,现在几乎已不多见。早期的液状染料,由于溶解度不高,浓度低,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干  相似文献   

5.
美国犹他州大学进行一项试验,仅用9磅装在钢筒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进行空中喷洒,结果在9英里长、2英里宽、600英尺厚的空间,浓雾全部清除掉,比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除雾技术,要高出好几百倍,是当前迅速除雾的一种好办法。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美国九十年代主要核威胁力量“MX”大型洲际导弹的需要,赫格力斯公司于七十年代末研制成功,八十年代初开始使用一种新型固体火箭推进剂NEPE(是英文Nitrate Ester Plasticised Polyether的缩写)。原意是硝酸酯增塑的聚醚推进剂。这种推进剂是以聚醚聚氨酯和乙酸丁酸纤维素取代交联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硝化棉作为粘合剂,以液态硝酸酯或混合硝酸作增塑剂,连同奥克托今(HMX)、高氯酸铵(AP)和铝粉(Al)等成分组成。由于它充分发挥双基推进剂中液态含能硝酸酯增塑剂的能量特性、复合推进剂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多使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存在易燃易爆、易泄露等安全风险,而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液态电解质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又可分为无机固态电解质和有机——即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对高温或其他腐蚀性环境适应性好,适用于在极端工作环境中刚性电池等领域;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在柔韧性和可加工性上则优势明显,适用于柔性电池等领域,但这些材料均尚有问题待解决。无机-有机复合的方式,有望综合两种材料的优势,取长补短,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综合性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某些有机物的晶体受热熔化后,并不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介晶相”态(mesophase),这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相态既有象液体一样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有象晶体一样的各向异性,就是说它具有象液体一样的无序性和象晶体一样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流体就是液晶。  相似文献   

9.
锂硫电池因自身所含硫元素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理论比容量高等优势,逐渐被科研工作者所关注。然而,锂硫电池所采用的液态有机电解液普遍存在挥发,漏液,燃烧等潜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通过原位聚合制备出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来提升锂硫电池安全性能,同时还可以兼顾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PDEM)为基体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应用于硫化聚丙烯腈(PAN-S)/锂金属电池具有良好的长循环性能,说明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正负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正名称:一种复合增韧氧化铝陶瓷阀芯申请号:CN201720109795.9公开(公告)日:2017.08.25申请日:2017.02.06申请(专利权)人:新化县新园电子陶瓷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张南新一种复合增韧氧化铝陶瓷阀芯,包括第一复合增韧氧化铝陶瓷阀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二复合增韧氧化铝陶瓷阀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硅胶垫圈,所述第一复合增韧氧化铝陶瓷阀片上开设有第一  相似文献   

11.
正新近,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出了新型液态烯烃橡胶"液态EPT"并已开始进行生产。该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汽车电气零部件的防水用密封材料及燃料电池的密封垫圈。与以往产品相比,该产品的防水性、耐酸碱等耐药性更高。除此  相似文献   

12.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固态介质,将PDMS浸泡于光敏剂四苯基卟啉钯(Pd TPP)和发光剂9,10-二苯基蒽(DPA)的甲苯溶液中,干燥后得到上转换固态树脂(Pd TPP/DPA/PDMS)。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和半导体激光器考察了液态(Pd TPP/DPA/甲苯)和固态(Pd TPP/DPA/PDMS)两种体系的上转换效率(Фuc)及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532 nm,功率密度60 m W/cm2),固态上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6.3%,固态树脂在空气中保持22%的上转换效率可持续在10 h以上,而液态二元体系在空气中保持22%的上转换效率只能持续2 min。  相似文献   

13.
惰性吸附载体固态发酵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惰性载体吸附固态发酵是一种新型的固态发酵方式。以聚氨酯塑料泡沫为吸附载体,对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CGMCC No.1.1812吸附载体固态发酵过程中影响纤维素产量的因素及发酵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1∶16,载体堆料高度为3 cm,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72 h发酵,细菌纤维素产量可达到4.86 g/L,整个发酵周期的容积生产率可达到1.62 g/(L.d)。与常规液态静置发酵相比,发酵产量同期提高了5.65倍,一个发酵周期的容积生产率提高了3.16倍。  相似文献   

14.
I.引言——融点测定的意义纯物质的融点(或凝固点)是该物质在大气压力下,固态与液态平衡时的温度。根据相的平衡原则,在融点(或凝固点)时,固态的蒸气压等于其液态的蒸气压,其关系如图一所示。A为液固二相平衡点,T_0为融点(或凝固点),P_0为  相似文献   

15.
液晶简介     
<正> 近年来由于四代电子手表和袖珍计算计问世,“液晶”这种新颖的显示材料已逐步被人们所熟悉。那么“液晶”究竟是什么呢?众所周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气态、液态或固态。而固体又有晶体和无定形二种状态。晶体有这样一种性质,当入射光线不平行于晶体的光轴,那么折射后的光分解为二束光线,一束是寻常光线,一束是非寻常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某一种有机化合物,当它在一定温度下,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保持晶体的特性,例如光学上的双折射特性就是其中之一。物质在这种状态时称做液晶态。这种物质称做液晶,所以“液晶”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的中介状态,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物  相似文献   

16.
各种机械、车辆、设备、电器装置等都由另件装配而成。为了保持密封,一般都在接合面中衬一些固体材料,如:石棉、橡皮、纸、塑料、金属等,这些固体材料称为垫圈。垫圈的耐压防漏效能主要靠外界的紧固力和固体材料的回弹力。最近几年来,我们研究和生产了一种新颖的高分子液态密封胶来代替固体垫圈,它们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有液体垫圈之称。  相似文献   

17.
波谱分析(质谱及核磁共振)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也是研究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质的新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在液态、气态及固态三种不同的条件下提供化学物质的三维结构及作用信息,在物质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分析化学当中应用的最新进展情况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道康宁公司基于其在液态氟硅橡胶(FLSR)方面的弹性体技术向市场推出两种Silastic牌新型液态氟硅橡胶产品。据报道,Silastic液态氟硅橡胶在具备氟硅橡胶的耐燃料、耐燃油和耐溶剂性能的同时,还具备液态硅橡胶的加工优势。这两种新型Silastic液态氟硅橡胶分别是SilasticFL60-9201F-LSR(邵氏硬度为60)和Silas-  相似文献   

19.
聚酯密封胶(7302密封胶)系聚酯型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种液态密封胶(日本称液体垫圈或液体巴金)。它可以全部或部分代替石棉巴金垫、纸垫、橡胶垫及金属垫片,可以代替铅油缠麻的旧办法,直接用于设备、管道法兰、以及管螺纹连接处,其密封效果超过固体垫片以及铅油的密封效果;同时使用方便,省工时省材料,是解决设备、管道三漏(漏水、漏油、漏气)的一种较好的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20.
正新近,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出了新型液态烯烃橡胶"液态EPT"并已开始进行生产。该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汽车电气零部件的防水用密封材料及燃料电池的密封垫圈。与以往产品相比,该产品的防水性、耐酸碱等耐药性更高。除此之外,其可作为替代液态硅的材料使用,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低,采用加成反应工艺可以与采用超高速成型、高流动性的N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