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测定游动放线菌胞内的葡萄糖异构酶时,无论在新鲜菌体、干菌体或用戊二醛直接交联的固定化菌体中,找不到酶量与反应生成物间的直线范围。但是在新鲜菌体中培养液量的倒数与反应速度的倒数呈直线关系。在干菌体或固定化菌体中则是所测酶量的对数与反应生成物的对数呈直线关系;酶量的对数与酶活力(单位/克)的对数呈直线关系。据此,对测定反应生成物果糖的半胱氨酸一咔唑反应作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用戊二醛直接交联的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messouriensis)Ac-81-2的固定化细胞转化葡萄糖为果糖的异构化工艺。通过试验表明该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高果糖浆。装填20-30公斤固定化酶的单柱生产能力可达3.75吨糖/公斤酶(即1∶3750)。且对在试验范围内的原料糖浆的纯度不是很敏感。通过对连续异构化的单柱、并联、串联比较,以串联为好。流量稳定,生产能力高(1∶5916)。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虽然很多,但根本的指标应是异构化能力。即每公斤或每克固定化酶,在使用寿命内将葡萄糖异构化为果葡糖(果糖含量42%,目前国内常指转化率42%)的总量,称为生产能力。全世界用得最广泛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是丹麦Novo公司生产的Sweetzyme Q,占全世界用量的70%,Sweetzyme Q每公斤能转化2.5吨糖(绝干)。另外还有美国Miles公司的Talcesweet及荷兰Gist Brocades公司生产的Maxazyme-GI-Immob亦用得较多。近年来西德Miles Kalie-chemi公司生产的Opfisweet2_2每公斤酶能转化22吨糖,水平很高但价格昂贵,未见大规模使用的报道。我国经过十年来的研究已批量生产。本文报道以戊二醛直接交联游动放线菌Actinoplaaes messourieasis Ac-81-2的固定化细胞连续异构化葡萄糖为果葡糖 (?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循环异构制甘露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葡萄糖作原料,经阴离子树脂柱异构可获含30%甘露糖的异构糖,异构糖经阳离子树脂一,将富含甘露糖的组分进行氢化获取甘露醇,将含葡萄糖为主的组分进行再异构,又可获得30%左右的甘露糖,经柱异构和分离反复循环处理后甘露糖转化率可高达50%,氢化后甘露醇转化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大肠杆菌β-葡萄糖醛酸酶在不同培养基配方及不同培养时间的酶活。方法:利用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作为酶反应底物,在波长为405nm下比色,检测酶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以测定液体培养基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2酶活性较高,对pH缓冲能力强,适合于产β-葡萄糖醛酸酶。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和UV DES复合诱变,对一株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嗜碱芽孢杆菌IS进行诱变育种,获得了产酶能力是出发菌株2.96倍且产酶性能稳定的高产菌株MS-UD2,并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获得突变株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玉米浆6.0%、K2HPO4 0.15%、MgSO4·7H2O 0.02%;在温度28℃、pH10.0、接种量8%、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的发酵条件下,180r/min二级摇瓶振荡培养36h产酶活力达5741.6U/ml。5L发酵罐36h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活力为5920.0U/ml。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初筛、摇瓶复筛结合TLC和HPLC-MS检测的方法,从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以麦芽糖为底物直接发酵高产胞外葡萄糖-1-磷酸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的双重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以酚酞作指示剂,在琼脂固态培养基上筛选环糊精糖基转移酶高产突变株的平板快速筛选法,从土壤分离物中筛选到1株葡萄糖摹转移酶(CGTase)产生菌gxmf1,于37℃、250r/min摇床发酵3d.产酶1524U/mL.该菌株经紫外线和LiCl诱变处理后,筛选得到突变株B15,产环糊精糖基转移酶达5416U/mL,较出发菌株提高255%.连续5代传代试验表明突变株B15产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青钱柳多糖(CPP)和青钱柳黄酮(CPF)对胰岛素抵抗的人源肝癌细胞(IR-HepG2)葡萄糖消耗量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培养HepG2细胞,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将IR-HepG2细胞分为模型组、CPP高、中、低剂量组、CPF高、中、低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各组以相应药物孵育24 h,采用葡萄糖试剂盒测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ΔGC),MTT法测定单位细胞葡萄糖消耗量(ΔGC/OD);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比较不同浓度梯度的CPP与CPF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阴性对照组、二甲双胍组、CPP组与CPF组细胞?驻GC与ΔGC/OD显著性升高;不同浓度的CPP与CPF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抑制作用。提示青钱柳活性提取物降血糖功效与其提高细胞葡萄糖摄取量,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黑曲霉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起主要作用的酶是葡萄糖氧化酶.发酵中葡萄糖氧化酶活性高低对降糖速率的快慢、葡萄糖酸钠产率高低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对葡萄糖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的研究越发重要.该文将葡萄糖氧化酶存放于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延长观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从而总结规律,在适当温度下利用合理的检测方法,准确测定酶活性,进而调整生产工艺,利用最优生产工艺增加产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紫外诱变枯草芽孢杆菌选育葡萄糖-1-磷酸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以获得葡萄糖-1-磷酸产量高且遗传稳定性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以葡萄糖-1-磷酸的发酵产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MS检测方法,对出发菌株Bacillus sublitis XH-13进行三轮紫外诱变,并对获得的高产菌株连续传代6次。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UV3-8的葡萄糖-1-磷酸产量最高,达到6.85 g/L,是出发菌株产量的1.54倍,且遗传稳定性好。菌株Bacillussubtilis XH-13_UV3-8的营养简单、葡萄糖-1-磷酸产量高且遗传稳定性好,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嗜热放线菌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Ⅱ、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从海南岛等地区2847份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几十株产葡萄糖异构酶的嗜热放线菌,经研究初步证实具有发酵时间短、杂菌污染少、酶热稳定性强以及多数成熟菌丝体不易断裂便于分离收集等优点,这些都是有利于高果糖浆生产的特点。为了提高异构酶活力用于果葡糖浆的工业生产,我们进行了诱变育种试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已筛选出的产酶菌株N1进行诱变处理,结合甲基橙平板筛选和α一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活力测定,确定了紫外线和亚硝酸的诱变剂量,获得了一株【一CGTase活力较高的菌株B3.实验结果如下:距离20 W紫外灯30 cm,照射100 s,0.25 mol/L的HN02处理30 min,效果较好.出发菌株N1酶活为0.62 U/mL,经过诱变获得高产菌株B3酶活力是3.76 U/mL,发酵生产的α-CGTase活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506%.经8代稳定性实验,B3的活力稳定在3.760±0.030 U/mL.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麻根部土壤中是否存在具有脱胶功能的放线菌,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纯化大麻根部土壤中的放线菌,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具有脱胶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手段鉴定菌种。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41株放线菌,其中菌株DM182具有较强的脱胶能力,其透明圈直径可达3.78 cm,根据菌株DM182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因此,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放线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白色类诺卡氏菌N.albus在本地区首次筛选得到,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 2 酮基 D 葡萄糖酸产生菌球状节杆菌K10 2 2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 3种噬菌体 ,分别将其命名为KS2 11、KS2 12和KS2 13。采用紫外诱变或自然选育的方法 ,获得了 6株具有抗噬菌体能力的 2 酮基 D 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研究了抗株C2 2 4和K2 32的遗传稳定性 ,并在 5 0kL的发酵罐上进行了发酵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经多次传代 ,菌株C2 2 4和K2 32对噬菌体的抗性及其发酵产酸能力没有改变 ,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1、导言 人类糖类的来源(主要是甜菜糖和甘蔗糖)至今仍掌握在相当少数的生产国手中,而且局限于少数植物。因此,自然要寻找新的原料来源,谋求新的生产可能性。除了久负盛名并且广泛传播的淀粉糖化工艺,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利用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异构成含果糖的所谓异构糖浆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获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使许多依赖进口的国家得到了充足的畅销的“甜味剂”。特别是酶的近代化生产工艺对于这方面的突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L-2-氨基丁酸作为新型药物的关键手性前体,在化工和制药行业应用广泛。该文以1株生产L-苏氨酸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HRD为出发菌株,逐步延伸代谢途径,构建了L-2-氨基丁酸高产菌株。首先,分别把苏氨酸脱水酶编码基因ilv A2和ilv A4在THRD中过表达,菌株THRD/p Trc99a-ilv A2在5 L发酵罐中分批补料发酵,2-酮基丁酸积累量达到18 g/L。然后,分别与ilv A2串联表达酪氨酸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和亮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tyr B、gdh和bcdBS,将L-2-酮基丁酸转化为L-2-氨基丁酸,菌株THRD/p Trc99a-bcdBS-ilv A2的L-2-氨基丁酸产量达到19 g/L。最后,研究了阻断L-苏氨酸输出途径对发酵的影响,菌株THRDΔrht C/p Trc99a-bcdBS-ilv A2的L-2-氨基丁酸产量提升至22 g/L。因此,通过代谢途径延伸可以有效地将L-苏氨酸生产菌株转变为L-2-氨基丁酸生产菌株。该研究为L-2-氨基丁酸高产菌株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且对其他延伸代谢途径获得新产品的代谢工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补料分批培养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补糖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并在50kL发酵罐上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工业应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能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开始补糖时发酵液中的残糖浓度以3%~6%为宜;补料分批培养方法及AR4菌株可用于2-酮基-D-葡萄糖酸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刘海燕  许波  黄遵锡 《酿酒科技》2006,(7):17-19,24
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是催化淀粉水解为环状糊精的酶。以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LZ10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菌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pH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并对该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及验证,最终确定该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玉米粉2.5%,黄豆粉5%,NaCO30.2%,K2HPO4.3H2O0.13%,MgSO4.7H2O0.02%,pH为9.0。在该条件下,菌株LZ10产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酶活可达892.86u/mL酶液。  相似文献   

19.
曹冬梅  胡耀辉 《中国酿造》2013,32(10):40-43
以一株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的嗜热菌株HY15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值、培养温度、MgSO4·7H2O等对酶活力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玉米淀粉+糖蜜,氮源为玉米浆,初始pH7.0,培养温度60℃、摇床转速220r/min,MgSO4浓度10mmol/L,在此条件下,β-CGTase酶活力可达1794.3U/mL。  相似文献   

20.
豆酱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食品,在天然发酵过程中其表面附着了大量真菌类群。有些种类具有α-淀粉酶活性,能水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糊精、麦芽糖和低聚糖等;有的则产生蛋白酶,分解大豆蛋白为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小肽。从东三省254份家庭自制豆酱中分离发酵功能菌株,利用可溶性淀粉平板获得具有α-淀粉酶活性的菌株34株,利用酪蛋白平板获得具有蛋白酶活性的菌株35株。其中菌株GQ3-2同时具有很高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经标准培养、形态学鉴定,确定菌株GQ3-2为赭曲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