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岭土尾砂微晶玻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岳  李月明 《陶瓷学报》1997,18(1):41-45
本项目利用江西抚州高岭土尾砂研制出微晶玻璃,利用DTA、XRD等方法研究了高岭土尾砂玻璃的析晶性能及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组成等,测定了这种尾砂微晶玻璃的理化性能,阐述了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堇青石微晶玻璃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低热膨胀等优点,化学计量堇青石MgO–Al2O3–SiO2(MAS)玻璃组成易表面析晶.采用熔融–整体析晶法制备了MAS微晶玻璃,研究了TiO2添加量对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随着TiO2添加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第1析晶峰温度降低,说明TiO2能够有效促进析晶...  相似文献   

3.
以滑石、高岭土和化学试剂合成了两种析晶促进剂,加入到废玻璃粉末中烧结制备成透辉石-钠长石玻璃陶瓷。研究了析晶促进剂的组成和加入量对玻璃陶瓷析晶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析晶促进剂和玻璃发生反应,析出透辉石和钠长石。析晶促进剂的组成和加入量对反应析晶有一定影响,随析晶促进剂加入量的增加,玻璃陶瓷密度和强度先增后降,存在一最佳加入量,这时烧结的玻璃陶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子束对BaO-SrO-TiO2-SiO2(BSTS)多元玻璃系统进行辐照,研究电子束辐照对BSTS玻璃析晶性能造成的影响。采用恒温析晶工艺制得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和面衍射分析,对辐照前后BSTS系统基础玻璃的析晶性能以及微晶玻璃的析晶程度进行研究。差热分析结果表明:BSTS基础玻璃经过900kGy电子束辐照后,析晶温度由876℃降到856℃。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辐照前后,玻璃热处理析出的晶体类型相同,且在同样的析晶温度下,辐照后的玻璃更容易析晶。  相似文献   

5.
酸洗硼镁渣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以酸洗硼镁渣为主要原料制造微晶玻璃进行了研究,利用DTA,XRD,SEM等手段研究了组成对析晶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部分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洗硼镁渣利用率达60%,添加适量的长石,方解石等原料情况下,可获得主晶相为透辉石和透辉石与钙长石固溶体的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6.
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晶玻璃是由玻璃原位析晶而获得的一种结构均匀,致密,晶粒尺寸为纳米或亚微米级的新型陶瓷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烧结法制备徽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特征、工艺原理、微观结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CaO含量对微晶玻璃烧结、析晶性能、以及析晶程度的影响。讨论了CaO含量变化与微晶玻璃密度和抗折强度的关系 ,提出了较佳的CaO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烧结法制备了CaO-SiO2-R2O-F系微晶玻璃,用XED、DTA方法对微晶玻璃的析晶温度、物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SEM观察了微晶玻璃的断面形貌.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析晶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在晶化温度为870℃时,主晶相为枪晶石,化学式为ca4(F15(OH)05)si2O7在这个温度下,析出了大量的枪晶石晶体,还有少量的硅碱钙石及ca2SiO2F2晶体.  相似文献   

9.
利用铜矿尾砂研制微晶玻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利用铜矿尾矿砂研制微晶玻璃的配方范围,熔制温度及热处理制度,利用DTA、XRD、SEM 等方法分别研究了CaO- Al2O3 - SiO2 系统玻璃的析晶性能,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组成及晶形晶貌特征等,为铜矿尾砂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堇青石玻璃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DTA、XRD等先进测试技术对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的稳定性参数△T、Kg1、析晶活化能E和晶体生长指数n值的分析研究了其析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能显著降低本系统玻璃的稳定性,降低系统的析晶活化能和析晶温度;晶体生长指数n=2,体系属于整体析晶;TiO2可改变系统的初晶相类型从而影响析晶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We study the structure, crystallization,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sealing glasses with the composition (mol.%) of 12Al2O3·8B2O3·40SiO2·40RO (R = Mg, Ca, Sr)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before and after isothermal treatment at 700°C, which is within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range (600-800°C) of SOFCs.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X-ray diffraction under both dynamic and isothermal conditions.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is probed using the Raman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e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ealing glasses ar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the crystallization-induced stress at glass–steel interface. We find that strong crystallization occurs at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700°C) far below the crystallization onset temperature measured by DSC. The structure origin of this anomalous crystallization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of the three studied glasses. We determine the residual stres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a-containing glass and the steel after isothermal treatment at 700°C for 48 h, but this stress does not lead to falling off the glass layer from the steel. This indicates that this glass is a good candidate to be applied in SOFCs.  相似文献   

12.
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XRD、SEM和收缩率、体密度的测定,研究在热处理中晶化温度对铌钽尾矿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红  冉均国 《中国陶瓷工业》2005,12(1):15-17,21
云母基可切削微晶玻璃的应用由于材料强度低而受到限制,钙云母为主相的微晶玻璃强度较高。本文研究了钙云母在CaO—MgO-Al2O3-SiO2-F系玻璃基体中的生长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板条形钙云母晶体的直径和长径比升高;根据晶体生长动力学分析,钙云母的生长受界面过程控制。掺杂的ZrO2为云母晶体的成核提高戍核位,受氧化锆在玻璃基质中的溶解度影响。其晶粒尺寸不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粘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方法,研究了PET的相对分子质量、端羟基和端羧基含量等化学结构与其玻璃化转变、冷结晶、热结晶行为、熔融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玻璃态中分子链段的局部有序性,PET呈现出双玻璃化转变和双冷结晶峰;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端羟基和端羧基含量相对增加,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冷结晶能力和热结晶能力增强,熔点升高,有利于形成结构完善的增强微纤。相对分子质量和端羧基、端羟基含量对热结晶行为影响的程度比对冷结晶行为的大得多,热结晶过程也由均相成核到既有异相成核,又有均相成核,到以异相成核为主。  相似文献   

15.
垃圾焚烧飞灰电弧炉熔渣经核化、晶化两步处理制备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基础玻璃的晶化行为,考察了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玻璃的晶化指数为1.48,以表面析晶为主,其最佳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679℃、核化时间1.5h、晶化温度985℃、晶化时间1.5h。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透辉石Ca(Mg,Al)(Si,Al)_2O_6和少量普通辉石Ca(Mg,Fe,Al)-(Si,Al)_2O_6,在最佳热处理条件下制得的微晶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硬度、韧性及耐酸碱性等性能,有替代天然建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CaO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CaO-Al2O3-SiO2三元系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通过DTA,XRD,SEM等手段对微晶玻璃析晶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利用析晶活化能E和析晶参数n值来分析析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析晶参数n=2,体系属于整体析晶。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析晶温度降低,析晶活化能降低,有利于微晶玻璃的晶化,使其密度增大,显微硬度增加。但氧化钙加入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因烧结温度区范围变窄而产生坑点、突起、断裂等缺陷。  相似文献   

17.
李彬  魏宇宏  马臣 《陶瓷学报》2007,28(1):29-33
制备了以钼渣为主要原料,以ZrO2作品核剂的微晶陶瓷材料。研究了ZrO2含量变化对钼渣玻璃晶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DTA等测试技术,对该体系的晶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当ZrO2的含量为1%时可发生整体析晶,析晶活化能为212.834kJ/mol,抗弯强度为66.9918MPa,显微硬度为6.95GPa。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和拉曼光谱(Raman)等现代测试方法详细地研究了Mg-Al-Si-O-N系统玻璃的结构与晶化过程。发现在玻璃中除只与硅相键合的桥氮存在外,还有不与硅相键合的非桥氮存在。引入玻璃中的氮一方面取代玻璃中氧的位置进入玻璃网络,使结构紧密交联,降低了玻璃的晶化能力,另一方面氮的引入使玻璃中出现了均匀分布的Si_2ON_2微晶粒子,作为异相核促进了其他晶相的析出,而且其数量和大小以及有利于玻璃晶化的非桥氮的数量均随Si_3N_4含量增大。这两个方面矛盾作用的结果使堇青石晶相的析出量随Si_3N_4含量的变化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19.
生物玻璃的烧结与析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玻璃的烧结收缩,结合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CaO-SjO_2-P_2O_5系统生物玻璃的烧结和析晶动力学。确定它的烧结机制主要是粘性流动烧结。A玻璃和Ⅰ-2玻璃的烧结活化能分别为540kJ/mol和476kJ/mol。析晶相是磷灰石和硅灰石。A玻璃和Ⅰ-2玻璃的析晶表观活化能分别约为480kJ/mol和390kJ/mol。通过分析烧结温度、Na_2O含量对烧结和析晶的影响,选择了合适的烧结条件,控制烧结和析晶程度,获得了既有足够的自身强度,又有一定的结合强度的多孔玻璃陶瓷。  相似文献   

20.
Al2O3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晶化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aO-Al2O3-SiO2三元系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从玻璃析晶动力学方面进行研究,通过DTA和SEM等分析方法,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进行研究,利用析晶活化能E和析晶参数n值来分析析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析晶参数n=2,体系属于整体析晶。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析晶温度有升高的趋势,析晶活化能增大,有利于玻璃的烧结;试样密度增大,显微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