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仇广灿  施连法 《农药》1999,38(8):17-18
江苏里下河中稻区水稻中后期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多种害虫并发为害,害虫的发生期、防治适期相近。为了筛选水稻中后期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药剂,一次施药,兼治多种害虫,1998年,我们对新型复配药剂稻虫畏进行了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方法防治水稻害虫的小区...  相似文献   

2.
朱宏文  李辉 《安徽化工》1998,24(3):23-23
蚜虱净WP等杀虫剂防治水稻害虫试验研究朱宏文李辉(安徽省六安农业学校,237158)水稻是我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栽种面积大。但由于受到常发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稻虫的危害,严重影响栽培质量,常出现减产减收。为了寻找经济有效的防治药剂,我们于199...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和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水稻主要害虫高效,低毒(或微毒)、低残留(极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从而集成了水稻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组合,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在同类生态稻区水稻重大害虫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丽荣  陈昕 《农药》1993,(3):40-42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沈阳地区水稻害虫的危害问题也日趋严重,有的地块危害损失高达20~30%。为了寻找防治水稻害虫的有效药剂,我们应用了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的60%甲磷氯菊酯乳油(即“沈农一号”,有效成分为甲基对硫磷、氯菊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经过三年实验、示范工作,证明该药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螟蛉、稻蝗等效果好,防治效果一般在70~100%。  相似文献   

5.
雷惠质  江建云 《农药》1996,35(1):9-11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稻害虫发生的种类,主要稻虫的种群消长,对水稻危害的损失,在各个不同年代,通过研究和防治,总结出对抗虫品种评价与利用的研究发展迅速,新农药的试验开发效果明显。70年代以来,按我国稻区生态条件和稻虫为害的特点,形成了江淮、太湖平原、川西平原、洞庭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五大稻区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主要技术路线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性品种为主体,依靠经济防治指标,协调农药防治和利用天敌  相似文献   

6.
吕雨土  胡水泉 《农药》1992,31(3):44-45
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螟蛉是水稻上主要的三大害虫。八十年代以来,我们采用杀虫双水剂和甲胺磷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杀虫双水剂对上述三种害虫防效有所下降,在南方稻区引起秋蚕大面积中毒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三唑磷防治水稻主要害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冯克强 《农药》1993,(2):57-58
1990~1991年田间试验证实,三唑磷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具有理想的效果,优于甲基对硫磷或杀螟硫磷,而与杀虫双或甲敌相当;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和稻蓟马若虫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对稻螟蛉则为特效,显著优于甲胺磷;但对稻虱和叶蝉效果较差,不能用于防治。我们于1990~1991年在嘉兴、温州两地开展丁三唑磷防治水稻各种主要害虫的一系列试验,明确了三唑磷的防治对象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防治螟虫的新农药三唑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林 《农药》1993,32(4):38-38
20%三唑磷乳油是浙江省仙居农药厂生产。其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等鳞翅目害虫,稻象(虫甲),蓟马等多种害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并具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但无熏蒸作用,是当前防治螟虫最有效的药剂。近年来我县螟虫危害加重,螟虫已是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常用防治药剂以高毒农药甲胺磷和杀虫双为主,今年我们对三唑磷农药进行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以明确三唑磷对二化螟的药效。现将大田药效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力  李棉春 《农药》1989,28(1):58-58,12
5%甲拌磷包衣颗粒剂是沈阳化工研究院1982年研制的新剂型。由辽宁省北镇农药厂生产,主要用于防治高粱、大豆等几种作物害虫。1985年我们在水稻上进行了防治水稻潜叶蝇试验,取得了较高的防治效果。1986、1987及1988年又在全省各地稻区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药效与小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药效快、安全、成本低、施用方便之特点,是取代乐果等药剂防治水稻潜叶蝇较为理想的高效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苯溴磷是美国威尔西科尔(Velsicol)化学公司于1965年首先创制,试验编号为VCS—506,商品名为 Leptophos、Phosvel、MBCP。苯溴磷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能防治谷类、棉花、蔬菜、果树、甘蔗、甜菜、烟草等多种作物的害虫,以及施于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此外,还兼具杀菌作用,对稻瘟病的效果很好。在它的杀虫作用中具有选择性,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由于其化学稳定性高,水解速度慢,因而不论是叶面喷雾或表上处理,都表现出持久的效力。据我们1974—75年的试验结果(另文发表)及国外资料报导,都表明苯溴磷不仅对稻螟有高效,对水稻其它害虫,如稻苞虫、稻纵卷叶虫、粘虫、稻螟蛉、稻潜蝇等也有效,而且对稻瘟病的效果也很好。因此,苯溴磷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比较好的兼治药剂。  相似文献   

11.
20%三唑磷乳油田间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喜  姜海洲 《农药》1994,33(4):57-57
20%三唑磷乳油田间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周群喜,姜海洲,王泉章,马建华(江苏省东台市稻区病虫测报站224200)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之一。今年,由于二代纵卷叶螟发生量大、残留虫量较高,三代纵卷叶螟发生期间外地虫源迁人量大,从而导致了我市...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防治水稻迁飞性害虫的有效药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混用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可起到防治多种害虫的作用,其适宜剂量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75 mL/hm2+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0 mL/hm2,对水稻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对稻田害虫天敌如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杀伤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06,45(6):393-393
“五一”期间,长沙市农业部迅速调集透螟、敌虱蚜等农药20多吨发往各区县,紧急扑杀水稻害虫稻水象甲。据该市农业植保站调查,该市已有18个乡镇受到稻水象甲害虫危害,并有可能通过水路、迁飞等多种途径扩散蔓延,该虫害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全市已成立6支应急防治队伍,印发防治资料10万余份,动员受灾农户扑杀害虫。  相似文献   

14.
李玲君  谢淑玲 《农药》1996,35(11):39-41
根据试验,示范及三年大面积推广就用结果表明:杀虫单能有效防治水稻三大害虫,并且成本低,很有推广前途,用药时间宜早不宜迟,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至2龄初期用药,防治稻虱应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用药量以667米^2用80%杀虫单粉剂35 ̄40克为宜。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上,化学防治占着重要的位置。如何进一步提高稻田化学药剂的施用效果、减少施药次数,保护害虫天敌以至延长其残效期等,这是当前水稻栽培上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亚洲热带、亚热带稻产区,对于防治水稻主要害虫,多年以来普遍采取叶面喷药。但是由于这些地区气温高、雨水多,水稻害虫容易滋长繁殖,甚至常常出现世代重叠,而施药又难于与害虫最易侵害的时期相符,尤其是频频暴雨,更容易把药剂自叶层表面冲走,因此  相似文献   

16.
七种杀虫剂防治灰稻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新  张惠琴  顾卫芬  王林伟  周奶弟 《农药》2002,43(9):25-25,18
灰稻虱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它除可直接为害水稻造成粮食减产外 ,也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因受耕作制度和农药使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 ,灰稻虱的种群数量不断上升 ,导致黑条矮缩病在我县再次暴发流行。药剂防治灰稻虱是目前控制黑条矮缩病的主要手段。 90年代由于长期单一地使用扑虱灵防治稻飞虱 ,致使其抗药性不断增强 ,防治效果每况愈下。近年我们推广吡虫啉防治稻飞虱 ,效果较理想。但据报道长期单一使用害虫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较大〔1〕,为了筛选尽可能多的防治灰稻虱的有效药剂 ,合理地…  相似文献   

17.
于效松 《农药》1993,(3):47-47,46
大豆蚜虫是吉林省大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300~600万亩,防治药剂以乐果为主,但药效在逐渐降低。水稻负泥虫为我省东部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份发生150万亩左右,近年来,农民习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但此类药剂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大。为增加防治这两种害虫的替代或轮换药剂品种,1991年采用灭多威对以上两个对象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75~1976两年,我们在省内外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进行了乙酰甲胺磷的药效试验。试验面积近五千亩。通过试验肯定了乙酰甲胺磷对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茶、桑、烟、甘蔗、果树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害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防治水稻害虫方面,乙酰甲胺磷对稻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虫具有优异的效果;防治三化螟白穗以及粘虫药效也比较显著;对稻蓟马、稻苞虫效果也比较好。在广东,近年来稻飞虱大量发生,为害猖獗,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我们先后多次大面积试验共4000多亩,于水稻孕穗、抽穗至齐穗期,掌握在稻飞虱大发生世代的前一代的若虫阶段,喷施乙酰甲胺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此虫在我国广大水稻种植区呈上升趋势,且出现了迁入批次增多,发生面积增大,虫口密度增高,为害损失增重。在生产实践中,水稻稻纵卷叶螟对许多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不仅达不到防治目的,更重要的是错过了防治适期,给水稻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稻纵卷叶虫上升为我地水稻重要害虫,其防治适期短,一旦错过收效甚微。前几年多数使用对硫磷,1985年我们对久效磷防治纵卷叶虫的技术进行了探索。试验结果证实,使用久效磷喷雾防治纵卷叶虫,不仅对低龄幼虫效果好,对高龄幼虫防效仍达95%以上,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