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木材是建筑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中以木结构建筑作为建筑的主要形式,木结构建筑在欧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地区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对木材的设计和研究呈现出逐渐放缓的趋势。本文将分别介绍传统中西方木建筑结构和艺术特点,分析木材在现代受影响、发展的原因,最后对木材料在我国发展的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二千余年以来的发展是受生态环境和哲学思维所制约,就地取材,利用木结构中铺作层的高架减震性能,达到“墙倒屋不塌”的抗震目的。 近代中国建筑界对“唐风”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无疑使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向前发展了一步。 “仿古建筑”的提法,不利于中式传统建筑向前发展,提出用“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取代“仿古建筑”的称谓,以适应发展中的“中式建筑”。 目前,国内风景区的景点建设和文化遗址公园、寺庙建筑以及休闲山庄中仍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在适应观光客流量大,消费需求的变化,为经济效益而商品化等因素带来的新问题,以实例进行探讨。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榫卯的当代传承为导向,在综合分析圆榫圆卯特点以及梳理圆榫圆卯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应用实例的基础上,对“机械臂平台”数控制作圆榫圆卯的特点、误差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基于实物模型制作以接近真实呈现的方法,从构造、材料和构架三个方面对圆榫圆卯木构架的优化方法展开了进一步的阐述,以期推动建筑用榫卯制作的数字工业化进程,促进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在当代的创新实践发展。研究从数控制作层面对榫卯的研究具有创新意义,从装配式建造层面对中国特色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木结构古建筑进行实地调查,以国家已经进行保护的重点木结构建筑和现存新、旧木质结构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统计加以分析的方法详实地描述侗族木结构建筑的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传统木结构建造工艺和木文化,提出合理的木结构保护措施,使三江侗族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村镇住宅大多采用木结构建筑且分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发“火烧连营”的严重后果。因此,西南地区现存的木结构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材料层面、构件层面以及结构层面对木结构建筑火灾蔓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木材炭化机理、木材炭化速率、木材热解动力学、木构件耐火性能和木结构建筑室内外火灾蔓延规律。同时,结合我国木结构建筑火灾研究现状,对木结构建筑耐火性能、防火措施研究中有待于深入探索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众多传统建筑结构形式中,木结构建筑是发展时间最长的建筑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历史辉煌灿烂,其色彩应用种类丰富.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用色源于对木材的保护和装饰,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木结构建筑逐渐体现出“低调素雅”和“丰富多彩”两种截然不同的主体色彩.在历史悠久和幅员辽阔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用色体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差异.进行这些研究对于古建筑保护和仿古建筑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敏娟  何桂荣  梁峰  李征 《建筑结构》2019,49(19):83-90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中国林木曾一度因过度采伐而资源紧缺,国家不得不限制木材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以致于木结构建筑基本停滞20余年。近几十年,现代木结构作为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和低碳建筑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很多国家鼓励使用,形成了以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和木混合结构为代表的多种结构形式。近年我国也愈来愈重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现代木结构建设逐步得到重视。阐述了近20年中国木结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期业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我国木结构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郑春  李长春 《建筑施工》2021,43(5):856-859
针对传统古木建筑结构元素设计和大木结构施工做法,采用胶合木结构对传统木结构进行了改进.主要应用现代结构设计手法,合理设计胶合木结构元素,并将胶合木优异的结构性能和可塑性与现代钢结构技术充分融合.实践证明:在现代木结构中应用胶合木可直接替代传统大木结构,能在确保木结构性能和装饰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传统大木结构对原木的依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且能实现传统大木结构无法实现的大跨度施工,为胶合木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方式 ,从先秦到明清 ,一脉相承 ,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统建筑体系。以木结构为框架的建筑 ,墙壁不承重 ,门窗装修没有限制 ,给人以轻盈秀丽的美感 ,与西方垒石荷重墙大相径庭 ,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魅力所在。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说 :“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位 ,如柱、梁、枋、桁、斗、拱、檐、杖、楣等皆是木材” ,其中屋身中的柱梁是建筑物的主干 ,崇楼华宇以木柱负重 ,梁枋横向联接 ,整体以木构件形成骨架 ,再通过斗拱过渡来直接支撑翘檐 ,使建筑物外形几乎是由各种密集的线条组成 ,显得疏密有…  相似文献   

10.
《山东建材》2014,(8):73-73
近日,由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产业联盟发起的“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推广行动”在北京举办启动仪式,该推广行动旨在推广绿色、低碳、节能、安全的木结构建筑理念,推动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推广行动得到了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节能司、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加拿大木业协会以及加垒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林业发展投资处中国区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