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黄金分割原理,设黄金分割处的单宽流量与部分宽的乘积等于部分流量,推导出了断面流量与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并用汉江白河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黄金分割法不但解决了流量国标中部分流量系统偏小和岸边流速不准确的问题,而且在减少5~7条测速垂线时其精度仍符合流量国标的要求,因而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流量计算误差的分析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国家<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计算断面流量存在系统偏小的问题,以汉江白河站1982~1984年采用多垂线法施测的22次流量资料对几种流量计算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方便、实用有效的断面流量计算方法-单宽流量法,并用实例比较分析了其计算精度,证明单宽流量法克服了流量国标法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流量精度,可作为修订流量国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流速面积法计算断面流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流量模型原理导出了部分流量标准值公式。公式理论上正确,物理意义明确,加上岸边流量系数,构成了完整的断面流量计算方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符合天然河道实际情况,精度有保证。分析指出了流量国标法在计算部分平均流速时假定部分宽内垂线平均流速呈直线变化只能在矩形断面中应用,应用于天然河道是不合理的,由此导致了部分流量系数偏小,同时还有岸边流速系数欠准确的问题。因此,建议流量国标采用导出的部分流量标准值公式。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在测流方法中,我们一般采用梯型法,此法要求有较多的垂线才能达到精度要求。应用数值积分法测流,可以用较少的测流垂线,比较准确地计算全断面流量,使测流历时大幅度缩短,精度相应提高。其优越性在抢测洪峰时尤为突出。   数值积分法测流首先认为单宽流量沿断面的分布是条平滑连续的曲线,断面流量为单宽流量沿水面宽的积分。其表达式为: 经过一定的数学推导可得出理论上精度较高的数值积分法流量计算公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数测流断面并非很规则,水流要受某些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很难满足单宽流量沿断面分…  相似文献   

5.
流量计算误差的分析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资料证明在部分宽内单宽流量分布曲线总体情况是呈直线变化的。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方便、实用有效的断面流量计算方法一单宽流量法,并用实例比较分析了其计算精度,证明单宽流量法克服了流量国标法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流量精度,可作为修订流量国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少水文工作者对我国常用和可用的断面流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但是这些研究工作都忽视了大多数情况下单宽流量沿横向分布为向外凸曲线的事实,有的误认为垂线水深与平均流速沿横向呈线性变化后单宽流量也自然沿横向呈线性变化,因而近年来所提出的改进方法仍然存在系统偏小的误差。为此,笔者对我国现行常用断面流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新的断面流量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测资料的验证,其精度提高,测速垂线数较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流量在线测验精度,以长江下游干流八里江水文站为例,收集了八里江水文站2009~2021年84份流量测验成果,在分析测站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水文站流量测验断面平均流速与代表性垂线流速的关系,并计算了在线流量精度。结果表明:八里江水文站起点距为850 m和1 500 m的两条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确定性系数在0.97以上,推求流量不确定度为9.20%,满足一类水文站流量测验精度要求;起点距为850 m和1 500 m的两条测速垂线适宜作为V-ADCP自动测流设备安装位置。基于代表性垂线流速的在线流量测验方法可实现流速实时采集,提高流量测验精度并降低测验成本。  相似文献   

8.
临溪水文站流量测验主要以缆道流速仪法为主,常规测验方式虽能保证流量精度,但测验时间较长,无法满足时效性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对临溪站多年的缆道流速仪法流量进行测速垂线分析,在常测法基础上提出了流量简测方案,并对前后流量进行了误差分析,测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水文站测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临溪水文站流量测验主要以缆道流速仪法为主,常规测验方式虽能保证流量精度,但测验时间较长,无法满足时效性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对临溪站多年的缆道流速仪法流量进行测速垂线分析,在常测法基础上提出了流量简测方案,并对前后流量进行了误差分析,测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水文站测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九江水文站地处长江中游末端,其下游9km 处有张家洲将长江分为南北两江;其下游30km 有鄱阳湖入汇长江,对本站水位、流量有顶托影响,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为了提高流量整编成果的精度和报汛准确性,需找出能代表流量测验断面平均流速的代表性垂线流速,进而可实行在线流量监测。根据九江水文站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以及多年断面图,以该站2017 年至2021 年ADCP 实测流量成果资料为依据,对测速垂线进行了指标流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分析的11种方案中得到起点距为690m 和1 110m 的两条垂线组合的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有较好的关系,适宜作为该站在线流量监测的代表性垂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洪水期间的特殊水情或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测流历时的情况,结合测验实例,简述了通过测定垂线的单宽流量后转换成断面平均单宽流量再乘以测时水面宽度就可求得断面流量的一种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半江代表性测速(测深)垂线所占部分流量与全断面流量的相关关系,通过施测代表性测速(测深)垂线能较好地完成特殊情况下流量测验工作,保证水文资料系列的延续。文中以上马厂和卡伦山两水文站为例,介绍了封冻期流量测验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单宽流量法计算断面流量时,为了准确分析和计算Ⅲ型误差,依据其组成和特点,导出了ISO标准差、流量国标标准差及系统误差相互转换的公式,揭示了三者的内在联系,并得出流量误差的表达式。因此,不论水位-流量关系是直线相关还是曲线相关,是单值关系还是多值关系,只要定出相关线,计算出标准差与系统误差,就能计算出综合误差,并据此可对所定相关线的误差或精度进行准确判断。所导出的关系式在流量Ⅲ型误差的分析研究、评价流量精度、相关程度优劣等工作中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用固定垂线单宽测流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是在建立垂线单宽流量和断面平均单宽流量关系的基础上,精简流速仪测流方法,达到规范规定的精简目的。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部分河流流量测验工作量大,影响测验精度因素较多,提出在确保测流精度前提下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的测流方法,即利用黄金分割的原理抢测洪峰流量。本文以哈密榆树沟水文站多年水文资料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其他各站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按照黄金分割法原理进行测速垂线测流方法可以满足精度要求,具有安全、可靠、工作量小等优点,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汤旺河晨明站为例,分析流量测验简测法在晨明站的应用情况。流量测验简测方案是为了解决在高、中水或特殊情况下,能够用简测法快速准确的测算出河道流量。文中采用对各条测速垂线减少测点的方法即简测法和常测法与浮标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流量测验简测法在晨明站进行高、中、低水测流测验可行、可靠,且精度较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河道高洪时期流量测验是水文测验中的一道难题,在高洪情况下,常规的流量测验方法要满足测验的要求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采用测速垂线代表线法对缸瓦窑水文站的流量测验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测速垂线代表垂线(起点距180 m)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系数并分析关系系数的精度,从而得到在高洪时期,缸瓦窑水文站的流量测验,可以用垂线代表线法进行测验,在保证资料精度的情况下,缩短了测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测验安全,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其他水文站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在目前测站计算机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如何采用一种简便而不失准确的流量计算方法来提高报汛的时效性,一直是测站职工考虑的问题。笔者根据测速垂线布设原则,在无漫滩情况下,对流量中间分割法进行简化,工作中发现方法简便可行。2 计算原理和方法介绍 流量计算方法按测速垂线的分界线划分不同,有平均分割法和中间分割法两种,其计算结果均与数值积分流量差别不大(ISO/TR7178中已证明)。 中间分割法是以某一测速垂线与相邻两测速垂线间的两中点为分界线组成部分,其部分流量qi计算式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小川站现有设备和传统测验方法,以缩短流量测验历时、保证测验精度、提高水文测报效率为指导思想,依据GB 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并结合测站特性,通过流量精简分析方式,合理优化相关测验方案,达到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测验效率的目的,为其他水文站进行测速垂线和测深垂线的精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武隆水文站2009年~2017年流量测验成果为例,分析代表垂线法的适用性,揭示影响流量精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武隆站高、中水期代表垂线分别位于左岸起点距150.0 m和110.0 m,流量合格率超过75%;流量精度受断面面积及流速估算误差协同影响,且断面越稳定,流速精度要求越高。分析结果可供我国其他同类型、断面稳定性较差的测站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