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绿豆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以绿豆和鲜乳为原料生产酸奶的最适配方及生产技术条件。结果表明,将绿豆浆与鲜乳以1∶2的比例混合,再加9%~10%的白糖、0.1%的稳定剂,菌种选用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混合,3%的接种量,在42℃下发酵4h,可以制得优质绿豆酸奶。  相似文献   

2.
大豆蔬菜汁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豆乳蔬菜汁酸奶进行了初步研制。结果表明,以豆乳为基础,添加5%白砂糖、10%胡萝卜汁、5%番茄汁,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42~43℃、2~3h发酵,再经4~7℃、12h的后熟,得到较理想的产品,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魔芋粉和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魔芋酸奶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在牛奶中添加6%白砂糖,接入4%发酵剂(1∶1),于42 ℃下发酵5h,再添加0.2%魔芋粉于4℃后发酵20h得到的酸奶酸甜适中,口感细腻,组织状态均匀,有发酵乳特有的香味,并且保留了魔芋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核桃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核桃酸奶是以核桃浆、牛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通过调配、均质、杀菌、发酵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风味优良、营养丰富的酸奶制品.试验结果表明:在牛乳中加入15%的核桃浆,8%的蔗糖,0.5%的复合稳定剂(果胶:CMC=1:1),经85℃、10min保温杀菌后,接入3%的乳酸菌,42℃下培养4 h,最后在4℃~10℃条件下后熟12 h,即可得到优质的核桃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6.
以火龙果和奶粉为主要原料,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按1∶1的比例混合发酵后加工制成火龙果酸奶。以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火龙果奶发酵条件为火龙果果肉含量4%、蔗糖含量7%、接种量6%、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6h。   相似文献   

7.
花生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为原料,对花生蛋白提取、花生乳调配、酸奶发酵剂等工艺进行探讨,研制出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发酵花生酸奶。结果表明.将花生乳与鲜乳以2:3的比例(质量比)混合,再加9%的白砂糖,菌种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4%(质量分数)的接种量,在42cc的条件下发酵3.5h,可制得优质风味型花生酸奶。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火龙果和奶粉为主要原料,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按1∶1的比例混合发酵后加工制成火龙果酸奶。以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火龙果奶发酵条件为火龙果果肉含量4%、蔗糖含量7%、接种量6%、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6h。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以豆乳部分替代牛乳研制混合发酵型酸奶的配方设计、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业科技》2004,(05):95-97
叙述了以豆乳部分替代牛乳研制混合发酵型酸奶的配方设计、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1.
凝固型红豆颗粒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凝固型红豆颗粒酸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豆浸泡8 h,蒸煮1 h,效果最佳。采用正交实验,确定酸奶的最优配方和发酵条件为:红豆添加量10%,奶粉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4%(均为质量分数),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42℃。  相似文献   

12.
以红小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红小豆粉的液化糖化规律,优化液化糖化条件.结果表明,α-淀粉酶加量、糖化酶加量、液化温度、糖化温度以及pH值对红小豆液化、糖化的还原糖含量有显著影响.α-淀粉酶加量0.035%、60℃、pH值5时液化30min,还原糖含量为35.63mg,/mL.糖化酶加量0.9%、60℃、pH值4时糖化20h,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达到87.10mg/mL.糖化残渣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红小豆淀粉己基本水解完全,为后续的发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小豆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小豆不同浸泡温度和时间下的吸水率、不同蒸煮时间下黑小豆沙的出沙率、感官评价及质构特性为指标,研究黑小豆沙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黑小豆沙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温度40℃,浸泡时间150 min,蒸煮时间40min,该工艺条件下黑小豆沙出沙率为(72.93±1.53)%,且质地均匀、柔软、豆香浓郁。蒸煮对硬度、黏着性、弹性、内聚性、胶黏性、咀嚼性、回复性的影响显著(P0.05),黑小豆的蒸煮程度直接影响豆沙的品质。本研究扩大了目前豆沙原料的来源,可为黑小豆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红小豆粗粉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振动超微粉碎处理,研究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对红小豆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红小豆微粉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减小,微粉颗粒大小更均匀,颜色更白亮,更均匀。与粗粉相比,红小豆微粉的休止角和滑角均增大,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均小于粗粉。超微粉碎处理可以显著改善红小豆全粉的颗粒均匀性、颜色均匀性、吸湿性、溶胀度、溶解性等物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小豆功能活性成分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豆科植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以及铁、钙、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目前从小豆中提取分离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多酚、多糖、黄酮、植物甾醇、色素、无机盐、单宁、植酸、皂苷以及其他豆类缺乏的三萜皂苷等成分。研究发现,小豆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抑菌、抗病毒、抗癌等多种功能活性,且因其天然无毒副作用,因此有加工成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保健产品的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豆多酚、黄酮、多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其功能活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推进小豆高值化利用,促进小豆深加工产业发展,进一步为功能食品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对红小豆豆渣中的蛋白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对蛋白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即pH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min、料液比1∶18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62.99%,蛋白质的纯度为93.25%。  相似文献   

17.
对红小豆中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的最终残留进行测定,并评估其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的风险。结果表明:以0.3~0.6mL/m2施药浓度施药2~3次,多种采摘间隔下,红小豆中精喹禾灵残留量为0.03~1.07mg/kg,精喹禾灵酸残留量为0.05~1.20mg/kg。红小豆中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商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商分别为1.98%~19.70%,0.50%~1.30%,膳食摄入风险低。  相似文献   

18.
以绿豆和奶粉为主要原料,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按1∶1的比例混合发酵后加工制成冰淇淋。以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绿豆酸奶发酵条件为绿豆汁含量25%、蔗糖含量6%、接种量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6h;最佳绿豆酸奶冰淇淋配方为绿豆酸奶加量为25%,绿豆汁含量为2%,人造奶油加量为6%,白砂糖加量为10%,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15%、黄胶原0.03%、刺槐豆胶0.02%和单甘酯0.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实现赤小豆加工食品的真伪和品质鉴别,建立赤小豆加工食品中被误用或混用的红豆成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定性和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PCR)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赤小豆和红豆基因组DNA中保守基因,分别设计适用于赤小豆和红豆成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的特异性引物探针,并设计适用于赤小豆加工食品中红豆成分双重ddPCR定量检测的通用引物探针,建立赤小豆加工食品中红豆成分质量百分比-DNA拷贝数浓度百分比线性关系式。结果 本方法对赤小豆和红豆基因组DNA检测低限分别为0.1和0.01 ng/μL,对赤小豆和红豆基因组DNA拷贝数浓度定量检测限均为6 copies/μL,可对赤小豆加工食品中质量百分比为5%~80%的红豆成分准确定量。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赤小豆加工食品中红豆成分的定性和质量百分比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王玉荣  周家萍  班昭  蒿露  吴勃 《饮料工业》2008,11(10):21-23
选取优质绿豆,通过浸泡、磨浆、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过滤制备绿豆浆。绿豆浆接种乳酸菌发酵制得绿豆酸奶。发酵后的绿豆酸乳加入0.2%的藻酸丙二醇脂、0.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6%的单甘酯、3%海藻糖后高压均质,均质后真空冷冻干燥制成速溶绿豆酸奶粉。产品复溶性好,具有绿豆和乳酸菌的双重保健作用;冷冻干燥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保质期,而且食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