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雷文英  刘娜  张龙 《石油仪器》2010,24(4):69-71
文章针对各DSP芯片中浮点数的特点,对计算机软件处理浮点DSP的数据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出相应的处理算法,最后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对各自的算法描述进行了算法实现。实践表明,该算法处理结果误差小,稳定可靠,具有可移植性且能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VisualBasic语言的自定义函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工程设计的实践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反复查表(如电缆的载流量、电动机的效率等)或者使用同一公式不同变量进行反复计算的工作。比如海洋工程电力系统设计的短路电流计算,大电机起动压降的计算,电力负荷表的编制,以及电缆清册编制时动力电缆的选型等。掌握一些VisualBasic语言,可以使工程设计人员减轻或避免反复、枯燥的计算和选型工作,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3.
分形几何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由美国学者B.B.Mandelbmt在七十年代初创立的,它是研究自然界中不规则、复杂现象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对分形几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并用Visual Basic语言实现了油井测井曲线的分形插值。  相似文献   

4.
提高高粘度齿轮泵性能和寿命的途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齿轮泵是容积式泵中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抗污能力强、粘度变化范围大等优点,在液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可用于石化工业中高粘度液体的输送和增压。但是常规的外啮合齿轮泵,存在不平衡的径向力,使得齿轮轴的轴承过早损坏,造成泵提前报废,成为制约齿轮泵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该文就如何解决齿轮泵轴及轴承的负载、提高高粘度齿轮泵性能和寿命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措施,以使齿轮泵更具发展前途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Visual Basic语言的自定义函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工程设计的实践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反复查表(如电缆的载流量、电动机的效率等)或者使用同一公式不同变量进行反复计算的工作。比如:海洋工程电力系统设计的短路电流计算,大电机起动压降的计算,电力负荷表的编制,以及电缆清册编制时动力电缆的选型等。掌握一些Visual Basic语言,可以使工程设计人员减轻或避免反复、枯燥的计算和选型工作,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6.
祝海林  邹旻 《石油机械》2002,30(1):42-44
齿轮泵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耐污染、在高粘度下的抽吸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但目前我国石化行业使用的高粘度齿轮泵多属于国外进口产品。为此 ,分析了输送高粘度液体用齿轮泵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从 6个方面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为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石化生产条件的高粘度齿轮泵 ,提高现有高粘度齿轮泵的性能和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莉  马海燕 《试采技术》2006,27(4):57-58
通过Measurement Studio在Visual Studio6.0中的应用,介绍了如何对试油过程中USB接口的数据采集设备DAQ卡进行编程,方便地实现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齿轮泵中应用摆线齿形的情况,并对摆线齿形与渐开线齿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API系列抽油机是一种系列化、参数化、通用化的产品.有100多种型号。因此,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其由18类近100多种模块很快组合出其它型号约108种抽油机.大大地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其零部件具有高度的通用性、互换性.彻底地解决了各种抽油机之间换型问题.能及时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使产品质量及数量大幅度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水泥车柱塞泵曲轴箱润滑油变质,进行了水泥车柱塞泵曲轴箱与齿轮泵联结部位的改造.在齿轮泵与曲轴箱之间增加一个隔离机构,把齿轮泵与曲轴箱隔离开.将隔离机构固定在曲轴箱体上,以提高齿轮泵的防振动能力,增加齿轮泵运转的稳定性;在隔离机构中间开有一个漏油观察孔,当密封件不密封时,可以通过流出的润滑油判断是齿轮泵中的油还是曲轴箱内的油,为维修提供依据.改造后的技术经现场应用,有效防止了柱塞泵曲轴箱内润滑油的变质,延长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设计的齿轮油泵三维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朝威  易先中  蒋薇 《石油机械》2008,36(1):4-6,10
为解决齿轮油泵设计中内部集成与外部布局的协调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在介绍虚拟设计技术对产品仿真的主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齿轮油泵的虚拟设计流程。分析了流程各步骤的实际意义和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借助Solidworks、Pro/E、UG等三维造型软件,创建了齿轮油泵系统各零部件的实体模型,并进行了虚拟装配,实现了系统的三维动态仿真。通过仿真既可得到可能的模型配置,又可检测零件间的装配干涉,修正原始设计,辅助优化设计,动画模拟部件及整机的装配与运转,为齿轮油泵产品的批量制造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行星齿轮抽油机的设计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昕 《石油机械》1998,26(2):31-33
综述了我国长冲程、低冲次抽油机的发展概况,提出了行星齿轮抽油机的设计构想并阐述了这种抽油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出行星齿轮抽油机的扭矩计算公式,并与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的扭矩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认为行星齿轮抽油机与无游梁抽油机一样,可以实现长冲程或超长冲程,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和移运方便的特点,它克服了无游梁抽油机在换向方面存在的弊端,具有换向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胜利作业二号平台固井泵机泵组原设计传动方案为Z4-280-21直流电机与固井泵之间采用减速器,调速方式为直流电机无级调速。由于直流电机具有恒扭矩输出特性,使得现有直流电机输出特性与固井泵作业参数不匹配,无法满足平台作业要求。通过改进设计,保留原直流电机与固井泵,采用液压换档,可实现低速换档和远程控制,充分满足现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注聚合物用恒流量往复泵中凸轮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凸轮机构恒流量往复泵大大改善了传统曲柄连杆机构往复泵的运动与动力特性,满足了注聚合物驱油工艺的要求,但相同参数下该泵的体积并未减小。为减小体积、节约制造成本,文章以凸轮机构工作体积为目标函数,采用了综合的束函数双下降法对恒流量往复往复泵中的凸轮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井下驱动螺杆泵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用于井下直接驱动螺杆泵的功率分流式行星减速器。分析了该减速器的结构原理和它具有的功率分流特点。根据螺杆泵井下工作条件,对新型减速器完成了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使其在满足各项工作要求的条件下达到体积最小。在优化设计基础上,完成了该减速器的三维建模、应力分析和虚拟装配,以及减速器的制造和实验研究。理论和试验验证了该减速器从传递功率、体积、传动比和传动效率等方面均适用于井下驱动采油螺杆泵,说明该减速器用于连接潜油电动机与螺杆泵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用于出砂井的水力喷射泵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德泉  张辉  李杰 《石油机械》2003,31(7):15-16,19
油井出砂对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地层砂在井筒内的流动和沉积状态,测定了不同粒径的砂粒沉降速度和一定液量下的极限携砂量。设计了应用在出砂井中的水力喷射泵采油装置,其特点是采用平行双管柱结构的水力喷射泵,合理设计泵内流道,尽可能保持液体匀速流动,适当提高液体流速,提高携砂能力。最后为防止液体停止流动导致砂堵排出管,设计了结构独特的沉砂管。  相似文献   

17.
鉴于柱塞式抽油泵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因柱塞、阀等严重磨损造成的漏失问题,以及由于油层出砂引起泵体严重损坏和卡泵等事故。在汽车气缸活塞密封结构的启发下,初步设计出靠活塞环组密封的新型活塞式抽油泵。这种泵由泵筒和活塞两部分构成,但所需配套泵筒的长度可大大缩短。活塞外表面开有活塞槽,槽内配合有弹性钢质、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内外活塞环组。外活塞环的上端面上有4个凸起块,并采用特殊的开口结构,可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自由调节其外径。两活塞环在下冲程时提供进液通道,上冲程时起密封作用。它与传统抽油泵相比,进泵流体流动阻力小,效率高,特别适用于稠油的举升。  相似文献   

18.
叶片式气液混输泵水力设计的一种选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在输送气液两相混合介质时,其扬程和效率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降的程度与气泡群在叶轮内的滞留状态密切相关。根据考虑速度滑差的一维两相控制体模型,对于给定的泵设计工况,推荐用含气率α和静压p作为评估泵水力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对某设计工况下,按正交设计方法得到的6组设计方案,使用以涵盖含气率α和静压p的综合指标λ评估,可很方便地筛选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螺旋轴流式混输泵导叶水力设计的一种选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片泵在输送气液两相混合介质时,其扬程和效率与输送纯液体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的程度与气泡群在叶轮内的滞留状况密切相关。现文推荐一种实用的泵导叶水力设计的选型方法。该方法将含气率α、增压Δp和气液混输泵综合性能指标λ作为选型的3个综合考虑依据,其原则是保证泵即使在高含气比下仍有较强的增压能力。按此方法对6组导叶设计方案进行了选型,最后综合评价增压单元内的叶轮和导叶,得到6组增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