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用转光膜是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棚膜中添加光能转换剂,通过促进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纤维素复合膜,主要应用于分离、渗透、吸附、抗辐射、抗静电等领域。纳米纤维素复合转光膜在高拉伸强度、高透光率、光能转换等农用转光膜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机填料对聚乙烯农用棚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无机填料对聚乙烯农用棚膜光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和农田实际应用表明:在尽可能保持聚乙烯农用棚膜透光率的前提下,一些无机填料能显著提高其红外阻隔性能、雾度、光散射率和散射光透过率,从而提高聚乙烯农用棚膜的保温性能和促进农作物光合作用,对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无机填料在聚乙烯农用棚膜生产和应用中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和农田实际应用表明:无机填料在尽可能降低聚乙烯农用棚膜透光率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其红外阻隔性能、雾度、光散射率和散射透光率,从而提高聚乙烯农用棚膜的保温性能,对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防雾剂在农用聚烯烃棚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介绍几种防雾剂在三层复合聚烯烃农用棚膜中的应用及试验研究过程,并讨论了几种特种防雾剂在农用棚膜中的应用效果,对农膜用防雾剂的应用原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静 《国外塑料》2008,26(3):25-26
2月22日上午,以开发和研制高科技农用棚膜为主的北京华盾雪花塑料集团向湖北受灾地区捐献300个农用棚膜,并与受灾地区签署后续的技术服务协议,帮助受灾农民减灾增收.  相似文献   

6.
光能转换技术在农用薄膜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康军  张颂培 《中国塑料》2000,14(12):42-48
论述了光能转换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农用薄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农田试验和实际表明:农用转光膜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生物效应、塑棚温室的增温效应、增产效应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目前农用转光膜所存在的缺陷和相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内功能棚膜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农用棚膜发展现状,包括生产棚膜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各种功能棚膜的原理,特点,应用状况以及我国棚膜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用多功能聚乙烯棚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用多功能聚乙烯棚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使用纳米二氧化硅制备了多功能聚乙烯棚膜,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多功能聚乙烯棚膜的力学性能、红外线吸收及透光率均得到提高,具有提高棚温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农用棚膜的发展、应用以及功能性棚膜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功能性棚膜用基础树脂的生产开发、性能及应用现状。基础树脂对棚膜的耐老化、透光性等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棚膜比例不断提高和开发专用树脂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农用大棚膜消雾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农用大棚膜消雾等级 ,提出了影响大棚膜消雾效果的因素 ,并分析了近年来的消雾剂品种、市场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农用转光剂及转光膜开发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概述了农用转光剂及转光膜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提出了农用转光剂的分类方法、表示符号和光谱参数,讨论了农用转光剂及转光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聚烯烃功能性农膜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田岩 《中国塑料》2004,18(11):1-8
介绍和评述了我国聚烯烃功能性农膜在降解、除草、光质调节、耐老化、流滴、消雾、保温、光转换等功能方面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概况 ,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转光剂的转光机理、制备方法和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农膜中的应用。对转光剂的引入方法、转光膜性能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当前转光剂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用转光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用转光膜在光学设计及转光剂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转光剂的引入方法、转光膜的透光性、发射光谱与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光谱的匹配性、转光膜的抗荧光衰减性等性能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当前转光膜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光能农膜转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秦立洁  田岩 《中国塑料》2002,16(3):53-59
对高光能农膜的转光性能进行了研究。阐述聚烯烃树脂、转光剂、光稳定剂、流滴剂、着色剂等对转光效能的影响。研制出既转紫光又转绿光的新型高光能农膜。  相似文献   

16.
农用聚烯烃棚膜防老化体系的持久性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国内农用聚烯烃防老化棚膜存在的问题,通过东北和西南地区试验验证了光稳定剂(6911)/抗氧剂(B215)防老化体系对聚烯烃棚模的防老化持久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耐农药型光稳定剂的开发是目前农膜行业的迫切需求,北京天罡助剂公司经过2010、2011年两个年度多家农膜企业参与的实地扣棚实验,基本确定了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Tiangang~ T-66及其改进型Tiangang~ T-68具有较好的耐农药性能,可供如西瓜膜等易受农药侵袭导致提前老化的PE农膜使用,而HALS Tiangang~ T-69以及HALS Tiangang~ HS-625作为新型耐农药型光稳定剂也已得到了实验室认可。  相似文献   

18.
吴汉祺  陈锡祚 《中国塑料》2002,16(11):89-90
随着农用薄膜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出现了对农膜包装的新要求。近年来,箱装薄膜作为一种农膜包装的新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主要讨论了箱装薄膜的应用特点和用于生产箱装薄膜的折叠式收卷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Titanium oxide/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were grown by ultraviolet (UV) matrix‐assisted pulsed laser evaporation (MAPLE) technique in controlled oxygen or nitrogen atmospheres. The effect of graphene oxide addition and laser‐induced reduction as well as nitrogen doping on the wetting behavior and photoactive properties of titanium oxide thin films was investigated. Hydrophobic to hydrophilic conversion of titanium oxide films takes place progressively as the relative amount of graphene oxide in the MAPLE composite target increases. Nitrogen doping leads to further decrease of the static contact angle of the composite films. The photoactive properties of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contact angle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 Wetting properties of both TiO2 and TiO2/GO nanocomposite thin films improved upon exposure to UV light.  相似文献   

20.
Photocatalytic and hydrophilic TiO2 thin‐film applications include water purification, cancer therapy,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self‐cleaning devices, and antifogging windows. We demonstrate superhydrophilicity of aerosol‐deposition (AD) TiO2 films on a glass substrate without use of a carrier solvent, thereby removing the possibility of impurity contamination. AD films exhibit high 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 (greater than 80%) and superhydrophilicity (0° contact angle) with even minimal UV‐light irradiation exposure. This AD method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ally viable, functional thin films for the aforemention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