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难浸金矿石堆式细菌氧化-氰化炭浸法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祥 《黄金》2002,23(6):32-36
介绍了难浸金矿石堆式细菌氧化-氰化炭浸提金的基本试验方法和结果。采用柱浸方式模拟堆式氧化过程。对某含砷微细浸染剂型难浸矿石经堆式细菌氧化后,柱式氰化浸取金的浸出率由原来的4.07%提高到57.46%,而矿石经细磨至-320目粒度后采用氰化炭浸法浸金,金的浸出率达到80.02%,这基本解决了金矿物同时受金属硫化矿物和非金属矿物包裹的问题,是该类难浸金矿石提金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某金矿石浸渣浮选精矿预氧化及氰化提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金矿石氰化尾渣浮选精矿难浸,在<37μm占99.5%的磨矿细度下氰化浸出24h,金的浸出率仅有3.95%。采用常温常压碱性强化预氧化工艺处理后,金的浸出回收率提高到85.85%,炭吸附率99.62%。  相似文献   

3.
石吉友  赵喜民 《黄金》2014,(4):67-69
针对某高硫高碳双重难处理金矿石,采用常规浮选法、全泥氰化炭浆法和全泥氰化炭浸法进行处理,金浸出率均很低。最终,通过采用钝化—全泥氰化炭浸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较好指标,金浸出率达到82.83%。  相似文献   

4.
张水旺  冯勇  黎清林 《黄金》2010,31(10):49-51
通过对难浸金矿石的氰化、浮选试验研究,确定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及条件,使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率达到87%以上;对氰化尾矿浮选,使金的氰化、浮选总回收率可达91.93%。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鹿儿坝含砷难浸金矿石细菌氧化柱浸试验研究结果。对5min粒度的试验样品,采用T1101细菌氧化68d,砷的氧化率达到59.32%,金的浸出率为72.99%,比直接氰化柱浸金浸出率提高6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试验矿石的难浸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难选金矿石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涛  胡熙庚 《黄金》1991,12(5):26-33,43
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难选金矿石的分类;难选金矿石的预处理方法,以及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后氰化、强化氰化、非氰化浸出等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戴红光 《湿法冶金》2007,26(3):143-145
甘肃某难浸金矿为微细浸染状、卡淋型,直接氰化浸金,金浸出率很低。用中温菌对金矿石先预氧化,然后以常规氰化法浸出,当矿浆浓度15%、预氧化7d后,金浸出率达85.69%。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一种难浸金矿石的矿石性质及其处理工艺研究。说明金矿石也存在混合矿;讨论了目前可行的处理工艺,提出用氰化浸出率划分易浸矿石和难浸矿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某含砷含碳微细粒嵌布难处理金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试验采用了原矿细磨后直接氰化浸出,浮选预处理后尾渣氰化浸出,氧化焙烧预处理后烧渣氰化浸出工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焙烧-烧渣氰化浸出工艺可获得83.45%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10.
难处理金矿石的细菌氧化预处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细菌氧化预处理难浸金矿石的机理及影响细菌浸出的一些因素, 介绍了国内外难处理金矿石细菌氧化预处理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含锑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法制备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敏  叶树峰  庄宇凯 《黄金》2013,(11):48-52
锑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焦锑酸钠被广泛应用于玻璃行业。锑金矿是难处理金矿的一种,直接氰化浸出时金的浸出率极低,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才能提取金。针对某矿山含锑较低的难处理金精矿的特点,并结合目前难处理金矿的各种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确定了该类难处理金精矿适宜采用先回收锑再回收金的思路,即以含锑难处理金矿为原料,采用硫化钠浸出法优先分离锑,使锑以硫代亚锑酸钠形式进入滤液,然后采用加压氧化新工艺以焦锑酸钠产品的形式回收锑,氧化后的滤液经过净化和浓缩结晶后产出硫代硫酸钠产品,脱除锑后的浸出渣用细菌氧化预处理,最后用氰化法从细菌氧化渣中提取金,从而实现难处理金精矿中锑、硫、金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2.
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丽  文书明  李华伟 《云南冶金》2004,33(4):7-10,6
综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技术及其工艺方法,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法预处理、生物氧化预处理、富氧或加助浸剂预处理、碱浸预处理、微波加热预处理等。难处理金矿将成为我国黄金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因此难浸金矿的处理及预处理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当前我国黄金工业提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黄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及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益减少, 难处理金矿逐渐成为黄金产业的主要资源来源.为使难处理金矿能够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 对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简要概述和分类, 并阐述其难处理的原因.采用传统的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 其浸出效果差, 且氰化物有剧毒, 严重污染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为实现难处理金矿的高效、环保浸出, 非氰化法浸出难处理金矿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硫氰酸盐法、硫脲法、多硫化物及石硫合剂法、液氯化法五种非氰浸金方法的浸金原理及在难处理金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非氰浸金方法存在的浸出体系复杂、浸出剂性质不稳定及消耗量大等问题, 展望了非氰浸金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含锑难处理金矿臭氧氧化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含锑金精矿难处理的问题,对某含锑金矿进行臭氧氧化浸出锑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浸出优化工艺参数:温度75 ℃,HCl浓度4.5 mol/L,浸出时间4 h,液固比10∶1,臭氧浓度121.9 g/L。在此条件下,锑的浸出率为98.13%,硫的浸出率为43.52%。经过臭氧氧化浸出处理后,矿物中的金得以在渣中富集。对原矿和浸锑渣进行硫脲浸金试验,金浸出率分别为12.36%和70.17%,表明预处理取得一定效果,实现了含锑难处理金矿中锑和金的综合回收。研究结果能为臭氧氧化浸出辉锑矿和含锑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易浸金矿的不断减少,难浸金矿应用比重越来越大,总结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难处理金矿难浸的原因,指出难浸金矿在浸出前进行预处理的必要性,对加压氧化法、焙烧法、生物预氧化法和超细磨法等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方法以及新的预处理技术进展进行了总结,评述了各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技术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难选冶金矿提取工艺工业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综述了难选冶金矿提取工艺在国内外的工业应用情况,对主流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工艺应用特点等进行详细分析,重点阐述了焙烧氧化、热压氧化、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等主流预处理方法及硫代硫酸盐法、硫脲法、卤化法等无氰浸出工艺,并评述了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综合评价了矿石预处理-浸出-提取-精炼各环节主流工艺方案工业化应用的优缺点;为难选冶金矿石处理工艺的未来研究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难处理金矿预处理及强化氰化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方通  高利坤  董方  陈龙 《黄金》2016,(4):51-55
针对难处理金矿进行了概述和分类,并对其难处理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全面介绍了在难处理金矿氰化浸出提金过程中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和强化氰化法,主要为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磁脉冲法、覆盖抑制法、竞争吸附法等,并对其基本原理、优缺点、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技术进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难处理金矿氰化浸出工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氰化浸出工艺对硫化矿物包裹的金的浸出率较低,利用微生物生理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可将硫化矿物包裹层氧化腐蚀,使氰化物得以直接接触金粒而大大提高金的浸出率。这种生物氧化技术近些年发展很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介绍了难处理金矿石生物氧化原理、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状况,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含砷锑碳低品位难浸金矿石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巫汉泉  张金矿 《黄金》2005,26(3):32-34
介绍某难浸金矿石的特性及在某些条件下的全泥氰化和柱浸试验结果,以及含碳低品住金矿石堆浸时提高金浸出率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