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优化参灵斛保健含片的压片制备工艺。 以感官评价、含片的成型性、含化情况、休止角、硬度和片重重量差异等评价为指标, 采用单因素方法对辅料抗性糊精、异麦芽酮糖醇、硬脂酸镁的添加量进行考察, 最终确定最优处方:参灵斛浸膏粉250g、抗性糊精50g、异麦芽酮糖醇200g、硬脂酸镁5g,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所制的含片外观形性状、片重差异、含服情况等均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要求,为参灵斛保健含片的生产利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罗汉果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协同水提醇沉法提取罗汉果粗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酶解pH、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罗汉果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解pH5.9、纤维素酶用量0.8%、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62 min,该工艺参数下罗汉果粗多糖得率为6.64%,与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基于罗汉果消炎、抗氧化等药用价值,进一步研制罗汉果压片糖果,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罗汉果粗多糖、硬脂酸镁、阿斯巴甜和甘露醇的添加量对压片糖果感官品质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研究表明,经优化的罗汉果压片糖果配方为:罗汉果粗多糖20%、硬脂酸镁1.5%、阿斯巴甜3%、甘露醇60%,感官评分90分,依此配方所制压片糖果入口清凉、色泽均匀、无砂粒感。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蔗糖替代物异麦芽酮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麦芽酮糖醇 (Isomalt)是近年来国际上 (欧洲、美国、日本 )新兴的功能性食用糖醇 ,可作为蔗糖替代物。它由双糖醇 (多元醇 )组成 ,味道像糖一样自然 ,且具有糖的一些感官特性、生理学及理化性质 ,因此 ,在糖果、焙烤制品、医药和其他应用领域均有广泛用途。异麦芽酮糖醇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名称 ,其构成是等分子的葡萄糖甘露醇和葡萄糖山梨醇苷的混合物。它是用异麦芽酮糖 ,即帕拉金糖为原料 ,经氢化而制得。异麦芽酮糖是以蔗糖为原料 ,用酶法转化制取 ,所以异麦芽酮糖醇的起始原料不是淀粉而是蔗糖。其甜度为蔗糖的 50 %~ 6 0 % ,且…  相似文献   

4.
以白芸豆提取物和马齿苋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异麦芽酮糖醇、微晶纤维素及硬脂酸镁为辅料,经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等工序制成一种低GI的白芸豆-马齿苋餐前控糖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配比为:白芸豆提取物比例为55%、马齿苋提取物比例为35%、异麦芽酮糖醇比例为7%、微晶纤维素比例为3%。通过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对比控糖片低中高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餐后血糖控制作用发现,中高剂量组(20、40 mg/kg)对小鼠餐后血糖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该产品可以预防餐后血糖升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主要探究不同类型糖醇对凝胶糖果质构的影响。通过常规软糖的制备工艺,得到各类型糖醇的软糖样品,对样品进行质构仪TPA检测分析、感官评分、常温考察,分析不同糖醇类型样品的质构及质量品质。试验数据显示:果胶凝胶糖果添加麦芽糖醇液、异麦芽酮糖醇及山梨糖醇,软糖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山梨糖醇、赤藓糖醇添加量和甘露糖醇添加量应分别控制在<12%,<6%和<6%再进行调整,如做返砂类型软糖,则添加量要求反之;木糖醇添加量应<6%,在此添加量下调整,避免软糖存放出水。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19,(10):12-15
为研制出一款低热量具有清咽润喉保健作用的木棉花压片糖果,以木棉花花蕊为原料,糖辅料为填充剂,用煎煮法对原料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浓缩,并对水提条件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对各种功能性糖的选择和配比的研究,确定出最佳颗粒配方,木棉花浸膏∶低聚木糖∶乳糖=1∶3∶3,浸膏∶乳糖∶木糖醇=1∶2∶4,浸膏∶甘露醇:木糖醇=1∶3∶3;然后通过对比试验对硬脂酸镁、柠檬酸、薄荷脑三者的添加量进行选择,确定最佳口味的产品配方为:木棉花浸膏∶乳糖∶木糖醇=1∶2∶4,硬脂酸镁0.5%,柠檬酸0.3%,薄荷脑0.1%。经过原料提取、浓缩、制软材、粉碎、湿法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制得木棉花清咽润喉压片糖。产品具有木棉花应有的特殊香气,硬度适中,清凉爽口。  相似文献   

7.
傅志丰  张晓荣  周鹤  石燕  涂宗财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9):212-218,351
以猕猴桃为原料,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其果糕的制作配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白砂糖、异麦芽酮糖醇、魔芋胶、卡拉胶和柠檬酸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色泽、组织状态、口感和风味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进行分析,并对优化后果糕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制作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40%,异麦芽酮糖醇添加量10%,魔芋胶添加量1.25%,卡拉胶添加量0.75%,柠檬酸添加量0.5%(以果肉匀浆重量100%为标准)。在此配方条件下制作的果糕模糊数学感官评分最高(91.15±0.82)分,产品呈均匀的黄绿色,猕猴桃香味浓郁,酸甜适宜,软硬适中,富有嚼劲。利用质构仪确定了优化后果糕的质构特性:硬度587.42±19.32 g,黏性(-76.81±8.12)g/s,弹性0.88±0.02,凝聚性0.66±0.00,胶黏性391.24±13.40,咀嚼性343.22±11.53,回复性0.22±0.00,测定结果均在消费者喜爱的质构特性区间内。本研究可为猕猴桃的精深加工及其系列"减糖"工艺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鱼腥草、雪梨、白莲子、麦芽糊精为主料,木糖醇、柠檬酸、薄荷脑为辅料,经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制成清凉解毒、低热量的复合保健含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对原料添加量、填充剂、黏合剂、润湿剂等的选择进行探讨,获得鱼腥草复合含片最佳制备工艺:原料与填充剂配比2︰1 (其中原料鱼腥草粉、雪梨粉、白莲子粉配比5︰3︰2)、主料与调味料配比2︰1 (其中调味料木糖醇和柠檬酸配比4︰1)、薄荷脑添加量0.2%、黏合剂PEG 6000添加量5%。成品含片硬度适中,酸甜可口,含蛋白质、黄酮等营养成分,且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蒲公英和罗汉果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饮料,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的蒲公英罗汉果配料比、料水比、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对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中黄酮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在此前提下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一款具有富含花青素、Vc等营养价值的压片糖果。采用以蔓越莓粉、梅肉粉、葡萄籽粉、玫瑰粉为植物原粉,以硬脂酸镁为润滑剂,以蜂蜜粉为粘合剂和以山梨糖醇为填充剂。压片工艺研制植物原粉压片糖果采用干法造粒,以单因素考察法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植物原粉、硬脂酸镁、蜂蜜粉三者添加量进行研究。确定产品配方为:山梨糖醇65%,蜂蜜粉20%,硬脂酸镁1.0%,植物原粉14%(蔓越莓粉∶梅肉粉∶葡萄籽粉∶玫瑰粉=6∶4∶2∶1)。采用干法造粒,干燥、造粒、混合、压片,制得植物原粉压片糖果产品。产品硬度适中,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罗汉果提取物50%苷V的甜味特点曲线。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确定复配甜味剂替代30%白砂糖的最优比例,即罗汉果提取物50%苷V添加量0.07%、赤藓糖醇添加量14.00%、甜菊糖苷添加量0.03%。将其应用于红烧调味酱中,结果发现该复配甜味剂可降低40%的白砂糖添加量。该最佳复配甜味剂替代红烧调味酱中40%的蔗糖时,可在“低糖”的同时,使其制得的红烧调味酱口感接近添加白砂糖的红烧调味酱口感。  相似文献   

12.
以罗汉果甜苷V3.5、狮冲鲜羊奶为主要原料,佰生优希腊发酵菌粉为发酵剂,研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酸羊奶产品。以滴定酸度、持水力和感官评分为参考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再以感官评分为参考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低糖罗汉果甜苷酸羊奶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低糖罗汉果甜苷酸羊奶最优工艺配方为杀菌条件80℃/20 min,蔗糖2%,罗汉果甜苷V3.5添加量5.48%,发酵剂接种量4.00%,发酵温度43.21℃,发酵时间5.5 h,感官评分高达88.73分。所得低糖罗汉果甜苷酸羊奶的酸度为92.47°T,pH值为4.66,蛋白质含量为3.17 g/100g,脂肪含量为3.25 g/100g,该酸羊奶当样品质量浓度达5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7.04%,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5.06%,均强于纯蔗糖酸羊奶(60.08%和42.20%),为罗汉果甜苷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异麦芽酮糖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异麦芽酮糖醇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功能性食用糖醇,是利用异麦芽酮糖,即帕拉金糖为原料,经氢化而获得的。异麦芽酮糖是以蔗糖为原料,采用酶法转化制取,所以,异麦芽糖醇的起始原料不是淀粉而是蔗糖。由于异麦芽糖醇比其他糖醇的溶解度低,不吸湿也不潮解,当作为食品配料时,其耐受性相当高,不易令人体产生腹胀、肠鸣等不良反应,颇受食品界的欢迎,用以生产无糖甜食品。  相似文献   

14.
为消除主观因素对蓝莓果渣压片糖果配方组成的影响,获得更科学、客观的产品感官评价结果,以蓝莓果渣压片糖果产品的感官评价得分为评价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与响应面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蓝莓果渣粉、甜味剂、填充剂、润滑剂等因素添加量对压片糖果感官评价分值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渣压片糖果配方组成为:蓝莓果渣粉添加量30.62 g、甜味剂添加量38.67 g、填充剂添加量22.45 g、润滑剂添加量2.14 g,赋香剂采用12%的薄荷脑乙醇溶液,此配方条件下蓝莓果渣压片糖果的感官评价预测分值是3.035 7,验证试验得到产品实际感官评价分为3.021 9±0.036 2分。制备出的蓝莓果渣压片糖果具有较好的色泽、形态、组织状态和滋气味,可为蓝莓果渣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异麦芽酮糖(又称“帕拉金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还原型二糖,将异麦芽酮糖氢化还原后可以制得异麦芽酮糖醇(又称“帕拉金糖醇”),是国际上新兴的功能性食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是1种包含2种立体异构体即α-D-吡喃葡萄糖基-(1,6)-D-山梨醇(GPS)和α-D-吡喃葡萄糖基-(1,1)-D-甘露醇二水合物(GPM)的白色晶状混合物。根据GPS和GPM比例的不同,主要有ISOMALT ST、ISOMALT GS、ISOMALT DC和ISOMALT LM 4种不同的产品。异麦芽酮糖醇是迄今为止唯一完全由蔗糖衍生获得的二元糖醇,其口感近似于蔗糖,甜度约为蔗糖的45%,热值为蔗糖的50%,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致龋齿、摄取后不会导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波动等优点,可以作为蔗糖的健康替代品。对异麦芽酮糖醇的生理功能、工业制造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梳理,系统介绍了异麦芽酮糖醇的制造工艺路线(生物催化法和加氢还原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异麦芽酮糖醇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蔗糖异构酶的结构、催化机理和分子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一种无糖益生菌牛奶片的最佳配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全脂乳粉、赤藓糖醇和罗汉果甜苷的添加量对无糖益生菌牛奶片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无糖益生菌奶片的最佳配方.结果 表明,无糖益生菌牛奶片的最佳配方为全脂乳粉添加量65%、赤藓糖醇添加量4.86%、罗汉果...  相似文献   

17.
为使红树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以红树白骨壤的果实榄钱为原料,研究榄钱压片糖果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同时开展产品品质检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榄钱苯乙醇苷压片糖果产品最佳配方、工艺为:按乳糖20%、预胶化淀粉20%、甘露醇20%、木糖醇23%、柠檬酸1%、维生素C 1%,榄钱苯乙醇苷浸膏15%配制软材,混合均匀后过24目筛,70℃烘干2 h,加入干颗粒质量0.5%的硬脂酸镁和0.5%羧甲基淀粉钠,压片后制得。经检验,产品呈浅棕色,色泽光亮均匀,酸甜微苦,略有清凉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索了绿豆多肽化橘红复合解酒饮料(绿橘解酒饮,MECIB)的最佳制备方案,获得了关键工艺因素。以饮料感官评价标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绿豆多肽、化橘红浓缩汁、罗汉果甜、柠檬酸不同添加量对绿橘解酒饮感官品质的影响趋势,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探讨了绿橘解酒饮的最佳配比参数:绿豆多肽添加量为14.01%、化橘红浓缩汁添加量为9.84%、罗汉果甜添加量为0.05%、柠檬酸添加量为0.156%,感官评分为(94.64±1.28)分,与预测值94.99分相差0.37%,该法制备的绿橘解酒饮感官品质较好,同时绿橘解酒饮显示出较强的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和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究了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并通过感官评价研究了各个因素交互作用对其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天麻添加量为0.1%,菊花1%,罗汉果渣添加量为0.8%,白砂糖添加量为9%,柠檬酸添加量为0.03%,蜂蜜添加量为0.25%,V_C添加量为0.01%,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天麻菊花果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86.6,同时通过对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符合饮料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罗汉果甜苷作为一种天然安全的甜味来源物质,在食品、日化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其对基酒的感官影响还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对罗汉果甜苷在浓香型白酒基酒中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拓展其在酒类产品中的应用。通过感官实验,采用三点检验、Scheffe成对比较检验、感官强度定量描述方法,对比不同酒精度下,不同添加量的罗汉果甜苷在白酒基酒中感官特性的变化,以确定罗汉果甜苷在白酒基酒中的觉察阈值、舒适度及罗汉果甜苷添加量对基酒的感官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酒精度基酒中,罗汉果甜苷在42%vol基酒中察觉阈值为1 mg/L;舒适范围为1~25 mg/L;在52%vol基酒中阈值较高,为2.5 mg/L;舒适范围较小,为2.5~25 mg/L。罗汉果甜苷在感官中可提高白酒的甜润度,在不影响白酒本身气味的同时,遮盖苦涩等不良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